简介:摘要为了充分发挥杂志的继续教育功能,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在阅读杂志提高知识技能水平的同时能够免费获得Ⅱ类继续教育学分的需求,《中华眼科杂志》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联合为眼科医师搭建继续医学教育平台“专家讲坛”。每期讲座内容由眼科学分会各专业学组根据临床热点,委派相关专家撰写,希望能为广大眼科医师提供更为前沿、系统的眼科最新知识。对许多严重影响人群眼健康的疾病,如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而言,开展大规模筛查可在看似健康的人群中快速、简便地挑选出患病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作用。本文介绍了人群眼病筛查研究设计的10项原则,研究的分类,以及如何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遴选出筛查指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筛查技术鉴别能力,决策曲线分析确定筛查技术的净效益,生存分析进行预测性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以期为人群眼病筛查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37-640)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康体检中机会性眼病筛查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4至 2019年 10月健康体检受检者 1000例,对其进行机会性眼病筛查,回归性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1000例受检者中,发现 41例眼病患者,检出率 4.10%,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2例( 4.88%),黄斑病变 10例( 24.3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6例( 14.63%),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 7例( 17.07%),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12例( 29.27%),可疑青光眼 4例( 9.76%)。 结论:健康体检中进行机会性眼病筛查,是一种有效的眼健康服务方式,其特点为可行、简便、高效,能有效检出眼病,是避免盲与视觉损伤的关键。
简介:摘要: 儿童视觉健康近年来一直是屈光及视光专家致力研究的问题。新生儿眼底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 ,易受到母体疾病、生产过程、出生后健康状况及相关治疗的影响 ,从而诱发眼底出现一些特殊病变。 而有些病变因为家长没有高度重视 ,从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导致了视力低下、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的严重后果。随着医疗及社会对新生儿视觉健康的重视 ,新生儿眼病筛查开展的也越来越好 ,设备也由原来的间接眼底镜逐渐过渡成美国进口的全新广域新生儿眼底筛查系统。在家长及社会的支持及认可下 ,新生儿眼部筛查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被社会各界认同并支持。从而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及视觉健康。
简介:
简介:摘要受限于基层眼健康服务资源、群众预防意识、普筛经费、筛查模式等因素,我国社区人群眼病筛查供给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人工智能(AI)可替代部分医学工作,结合“互联网+”模式将优势医疗资源下沉,改善眼病筛查供需矛盾。但AI技术应用于社区眼病筛查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大部分AI产品无法直接适用于社区筛查,无法对病史、症状、影像等多模态信息进行整合判断,产品化和落地应用仍缺乏相关的法规和卫生政策等。因此建议由相关部门主导,构建标准化大数据集、真正打破数据壁垒,加速AI技术研发和落地应用;尽快培养“AI+”复合型医疗人才;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科研发展规划以及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监管框架;并针对需求强烈的中西部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加大医学AI基建投入。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优化宣教模式对新生儿眼病筛查普及率的影响。方法该院自2014年12月开始对新生儿眼病进行筛查,2014年12月—2015年5月该院新生儿眼病筛查采取传统的宣教方法,在该阶段随机选取1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5年11月该院采取优化宣教模式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在该阶段随机选取10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对比2014年12月—2015年5月和2015年6月—2015年11月这两个阶段该院新生儿眼病筛查普及率以及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的认知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阶段新生儿的眼病筛查普及率明显更高(P<0.05),其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的认知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眼病筛查工作中采取优化宣教方式对孕产妇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普及率,提高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的认知度。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因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孕妇,采取自愿的原则,抽羊水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20例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孕妇中,核型异常者16例,其中,唐氏综合征高危产妇9例,18-三体综合征5例,神经管缺陷高危孕妇2例。年龄大于等于35周岁的孕妇筛查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35周岁组的孕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等于35周岁组的孕妇,其高危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35周岁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孕妇抽羊水进行产前诊断,可减少5.74%染色体异常儿的出生。孕中期孕妇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有助于早期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此筛查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生胎儿的缺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