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The100mostendangeredspeciesontheplanethavebeenidentifiedinafirst-of-its-kind1list.AnnouncedduringtheInternationalUnionfortheConservationofNature’sWorldConservationCongressinJeju2,SouthKorea,thelististheculmination3ofworkby8,000scientistswhoidentifiedtheanimals,plantsandfungifrom48countriesthataremost
简介:目的调查芜湖市医院内蟑螂种群构成及侵害状况,为蟑螂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诱捕法和药激法捕获蟑螂,并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及数据分析。结果共捕获蟑螂574只,分类鉴定为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澳洲大蠊和德国小蠊;医院内各生境类型均有蟑螂孳生繁衍,其中门诊部、住院部和食堂内蟑螂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行政办公室以美洲大蠊为优势种。医院蟑螂平均侵害率为80.33%(294/366),平均孳生密度为1.57只/间;其中医院食堂蟑螂侵害最严重,侵害率为100%(54/54),与门诊部、住院部和行政办公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蟑螂平均孳生密度为4.74只/间;住院部普通病房受蟑螂侵害最严重,侵害率为93.65%(59/63),与高干病房、值班室、ICU和手术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蟑螂平均孳生密度为1.71只/间。结论芜湖市医院蟑螂侵害状况较为普遍,其中医院食堂和住院部普通病房内蟑螂侵害严重,蟑螂防治工作十分紧迫。
简介:研究具有反馈控制的单种群对数模型.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我们让得系统的正平衡点是无条件全局稳定的.所得结果补充和完善了已有的结果.
简介:目的掌握青岛市住区蚊类种群构成、地理分布及携带病原情况,为指导蚊虫及蚊媒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O2灯诱法、帐诱法采集不同环境成蚊;采集不同水体幼虫带回实验室饲养,待孵化成蚊后鉴定;蚊虫标本研磨处理后,采用细胞培养方法分离病毒,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结果青岛市住区蚊类种群构成(2007年CO2灯诱法)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捕蚊总数的83%、13.44%和0.77%;东乡伊蚊占1.18%,主要分布于青岛沿海的石穴中;朝鲜伊蚊占0.07%,主要分布于崂山风景区;中华按蚊和刺扰伊蚊分别占1.38%和0.16%,主要分布于农村。青岛市蚊类5月份入笼,7月下旬、8、9月份达高峰,11月下旬笼诱不到。2006、2007、2008年共采集8100只蚊虫,未分离到乙脑病毒和登革热病毒,乙脑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但有3份(QD-2、QD-3、QD-9)蚊虫标本产生特异性细胞病变,怀疑为其他黄病毒。结论青岛市近年不大可能发生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疾病的流行;但宜于7-9月份加强蚊类防治工作,市民到海边、崂山景区游玩或到海边钓鱼时注意防伊蚊叮咬。
简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数量繁多,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态系统、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外来物种入侵管理政策,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确保国家及国际生物安全。然而,我国现有的针对外来物种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明显滞后。本文综述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及相关立法,指出外来物种入侵可在不同生态系之间发生,揭示了行政区划与生态系差异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管理存在“自然与经济的错位”、国内管理方面存在“生态系统与行政区域的错位”的“双错位现象”,分析了我国外来物种的管理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探求我国在国际背景下的外来物种管理对策,提出制定《外来入侵物种法》及相关法律的国家体系、建立跨部门协作科学研究体系以及建设行政管理体系,增强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的能力,实施以防为主的管理策略。
简介:河北自古就是农业区,外来物种引进的历史非常悠久,汉朝传入中国的苜蓿、西瓜、大蒜、核桃、石榴等蔬果品种,如今已成为人们的日常食品、明清时期是河北引进外来物种的另一个高峰期,美洲作物的涌入,使河北一跃戍为这些作物的大宗产地。1912年的辛亥革命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引进西方动植物品种以提高品质、力图改良农畜业.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探索和努力不断进行。一时间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教会组织等诸多力量合力推进,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局限,引种高潮并没有改变中国农业落后的局面,甚至或多或少造成物种入侵的危害。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简介: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已经成为决定西南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植被的生态恢复无疑是极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之一,物种选择又是重中之重.通过互联网搜索、文献阅读和野外实地考察,针对喀斯特分布极广且石漠化最为严重的贵州省,本研究调查和分析了喀斯特山区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所选择的物种分布现状,对其恢复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希望能对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恢复,尤其是对即将全面铺开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结果表明:在贵州省78个岩溶县(市、区)的328个地点,共调查收集到用于植被恢复的物种87种,其中生态林物种26种(主要是松、杉、柏、香椿、杨树和车桑子等),经济林物种47种,包括26种药用植物(太子参、天麻等)和其他21种经济林物种(茶、油茶、梨、桃、李、板栗等),另外有牧草14种(白花三叶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等).这些物种聚集或零散种植在不同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大区:A区(黔西高原山地)、B区(黔中丘原山地)、C区(黔东低山丘陵)和D区(无石漠化).就恢复效果而言,油茶、茶、中药材、花卉栽培及草地畜牧业均显示出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势头,板栗、核桃、花椒、桃、梨等经济林物种也在其生长适宜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然而,植被生态恢复中所营造的人工林,均存在树种单一、物种配置简单、经营粗放等问题,林分的整体功能和生态、经济效益较低,亟待进行改造;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物种配置措施.
简介: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8亿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但在水稻生产中,由于病、虫、草害及不良气候等逆境因子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水稻的高产、稳产。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水稻抗性育种提供了新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全方位地开展了转基因水稻的研发,目前已经培育出大量的抗病、抗虫、抗除草剂和抗逆的转基因水稻品种,这将为提高我国水稻的生产力和确保粮食安全做出重要的贡献。但转基因水稻的基因漂流及其可能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已有报道证明,外源转基因可以通过异交向非转基因品种和野生近缘种漂流。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抗除草剂基因有0.05%-0.53%逃逸的可能,其向不育系的最大漂移频率可达4.518%。抗虫基因向相邻非转基因水稻的平均漂移频率最高为0.875%。因此,本文对水稻与其近缘野生种的杂交情况,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品种、野生近缘种以及野生非近缘种的漂流和渐渗及其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转基因水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转基因水稻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