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肝癌实施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内科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所选的患者均采用导管介入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实施治疗,同时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所选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以及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缓解,体重增加,食欲好转,通过MRI及CT对腹部进行检查表明肝癌的病灶明显减小,化验AFP数值有所降低。结论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治疗后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引导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同时实施正确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肝癌病程进展较快,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率低,确诊时多已到中晚期,如不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自然病程较短,所以给予患者精神心理上的支持,使尽快解脱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状态,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在于探讨手术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样本,对肝癌的肿瘤部位及大小、入肝血流阻断、切除方式、出血量、引流等方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结资料及统计学分析表明,术中出血量>1700ml者0例;出血量1200~1700ml者1例(3.8%);出血量700~1199ml者10例(38.5%);出血量200-699ml者14例(53.8%);出血量<200ml者1例(3.8%)。结论使用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大大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患侧下肢给予绷带加压包扎,制动24h,监测生命体征;出现疼痛和发热时,根据情况对症处理;做好饮食指导和出院健康指导。结果6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术后,其中5例患者出现肝区疼痛,8例患者体温升高,进行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其余无并发症,全部好转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完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安全实施原发性肝癌介入术的关键。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位于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位[1]。在肝癌晚期,肿瘤组织代替了大部分肝组织,以至没有足够的非瘤组织来满足日益长大的肿瘤以及体内其他组织对葡萄糖的需要,导致低血糖的发生[2]。由于原发性肝癌伴重度低血糖引起的症状常被肝癌症状掩盖,易造成误诊、误治,并且肝癌晚期病人进食、营养均处于较差状态,低血糖症状容易反复发作,难以纠正。重度低血糖不及时发现处理,可进一步发展为低血糖昏迷,如抢救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心、脑等重要脏器发生不可逆的损害,甚至致死、致残,其危害极大[3]。本次研究收治11例原发性肝癌伴重度低血糖的患者,无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吸烟、饮酒与原发性肝癌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54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系统性分析,按照其是否吸烟、饮酒分为4组,即吸烟饮酒组、吸烟不饮酒组、饮酒不吸烟组以及既不吸烟也不饮酒组,分别用A、B、C、D代表各组,对比分析四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1.2±8.4)岁,B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7.6±7.9)岁,C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8.3±8.4)岁,D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7.4±6.9)岁,A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其余三组,且存在差异性(P<0.05),与D组患者的差异性更为明显(P<0.01),D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最晚。结论饮酒是原发性肝癌密发病的高度危险因素,长时期的饮酒会使原发性肝癌的发病趋向年轻化,单独的吸烟对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年龄无明显影响,但吸烟及饮酒同时存在时,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年龄明显年轻化。
简介:摘要摘要临床上原发性肝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热消融治疗、无水乙醇注射、放疗等。热消融技术主要包括微波消融、射频消融、激光、高强度聚焦超声等。微波消融治疗技术具有热效率高、热场均匀、凝固区坏死彻底、创伤小、痛苦小等特点,在肿瘤局部热疗中有明显优势。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治疗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就原发性肝癌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情况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内科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寻求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内科护理的方法,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疗率为95.00%,而对照组患者疾病有效治疗率仅为75.00%,观察组的有效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为6.67%,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为28.33%,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加强内科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实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在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两组患者在病室环境、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睡眠指导、转换体位舒适度等方面满意度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生活质量的评分比较,舒适护理的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实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探讨舒适护理在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患者的应用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广州市原发性肝癌(PHC)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肝癌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通过病理学确诊的在广州居住10年及以上的100例医院新发PHC病例,同时选择100名与病例同社区、同性别、年龄±3岁、无血缘关系的非肝癌人群为对照,进行生活行为方式、饮食卫生习惯、疾病因素等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0对病例对照中,男性86对,女性14对,PHC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58±11.6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1.37±12.54)岁。病例对照组的年龄构成一致(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HC的危险因素为饮酒、乙型肝炎病史、恶性肿瘤家族史,其OR分别为:33.142、70.385、33.218(95%CI分别为5.729~245.367、13.452~408.274、6.745~212.403);PHC的保护因素为饮茶、食用豆类、深绿色蔬菜,其OR分别为:0.016、0.038、0.007(95%CI分别为0.002~0.071、0.005~0.621、0.001~0.053),均P〈0.05或P〈0.01。结论PHC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控制饮酒、乙型肝炎等危险因素,多食用豆类、深绿色蔬菜、饮茶等可减少肝癌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1、探讨首次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肾功能的近期影响;2、评价TACE对肝功能ChildA级和ChildB级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是否有差异;3、比较使用微导管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与使用常规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本院救治的(未经任何临床处理的)1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次进行TACE治疗,分析术前、术后一周和术后一月的肝功能情况(ALT、AST、ALP、ALB、γ-GT、Tbil、Dbil)及肾功能(Bun、Cr)的变化规律。结果ChildA级患者术后一周肝功能呈一过性损害,术后一个月AST、ALT、ALP、r-GT均能恢复到术前水平,但是ALB、Tbil、Dbil尚未恢复到术前水平;ChildB级患者术后一周ALB、ALP、-GT无显著变化,其余的肝功能指标呈现一过性损害表现,术后一个月较术前一周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但是尚不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微导管的使用虽然能造成肝功能的损害,但是对肝功能的损害明显优于常规插管。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首次TACE后对肝功能有显著的损害,但经保肝、补液等综合对症治疗后,肝功能有明显恢复。对于肾功能来讲,无论ChildA级和ChildB级患者TACE术后一周肾功能呈一过性损害表现,术后一个月较术后一周明显好转,且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微导管的使用能从更大程度上减轻TACE对患者的肝功能的影响,从而保护患者的肝功能,使患者的肝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