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能履行以及自身发展上都需要进行对应调整,作为内部综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预算管理活动开展层面也要进行一定程度调整。通过对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较为显著的预算管理问题依然存在,固有的预算管理理念、方式方法的实际有效性也在不断降低,预算管理的功能性也十分薄弱。本文将对现阶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预算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学服务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7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7名药师,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工作仍以药品保障和传统调剂、审核为主,用药咨询、处方点评及不良反应申报等药学服务开展机构占比均超过40%,用药差错分析及建立并管理药历占比均低于2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服务困难以学习及培训机会较少,无法适应药学发展,其次为西药学或者中药学知识缺乏及不了解医学知识,无法参与到药物治疗过程中。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学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根据自身特点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药学服务,推动患者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维护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2021年乐山市各区县的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的变化,为促进乐山市卫生机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7-2021年年《乐山市统计年鉴》,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对乐山市各区县卫生资源配置与服务效率状况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乐山市各区县卫生机构数、病床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医生人数,都有较大增幅。结论:卫生资源应进一步向乐山周边区县倾斜,以提升区县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流失情况,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利用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流失情况的连续性监测数据,对2012—2019年我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流失情况进行统计描述。结果2012—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流失率总体为1.5%~2.0%。2015—2019年,各类机构自然减员率为0.44%~0.70%,人员转行率为0.06%~0.12%。流失人员主要是离退休和进入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各约占流失人员总数的30%。各类机构中,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流失情况最为突出。结论卫生人员流动出现一些新特点,总体上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逐步适应,市场机制在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显现。针对人员流失严重的机构,需要强化政策集成,引导卫生人员合理流动。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儿科服务提供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儿科服务能力,发现我国儿科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在全国随机抽取44个城市,对提供儿科住院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儿科出院人次占辖区儿科总出院人次的比例最高(51.2%);2008—2010年不同级别的机构儿科出院人次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县区级机构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增长幅度达到16.1%。能提供综合性新生儿科服务的机构中,以市级及以上机构比例最高(70.O%),其次是县区级机构(64.9%),乡级机构最低(16.0%)。23.6%的乡级机构尚不能提供基本新生儿科服务。新生儿死亡病例以发生在县区级机构比例最高(46.3%),其次是乡级机构(32.6%)。新生儿死亡原因以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死亡比例最高。结论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我国儿科医疗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儿科服务能力.需重点关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儿科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推广,提高其服务能力。
简介:摘要为了让患者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有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医疗服务环境,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知识和控烟参与意识,真正实现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目标,本文结合十堰市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的经验与不足及本地医疗卫生机构控烟工作现状,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控烟方案,为医疗卫生机构控烟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为制定院内感染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本辖区2009年各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监测数据,对不同被监测对象消毒效果、不同季节消毒效果以及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累计监测491间次,共采集4990份样品,经检测4970份合格,合格率为99.60%;除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为98.38%,其它监测项目检测合格率均达100.00%;不同季节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16,ρ=0.215>0.05);社康站和个体诊所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ρ=0.567>0.05)。结论本辖区消毒管理工作较规范,下一步应掌握日常工作中各项监测项目的实际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