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民间鼓乐”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以“吹打”为主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通辽民间鼓乐的源流与沿革通辽地区(指今通辽市区,下同)的民间鼓乐,与河北、辽宁两省有着很深的渊源。民间鼓吹乐流传到通辽一带比较晚。据调查,最早把民间鼓吹乐引入通辽的是现通辽市东郊五道木村民间唢呐艺人崔凤义的父亲崔振林(1900—1946,辽宁省朝阳县人)。崔先生1921年迁入通辽并开设了第一家“鼓乐房”。自此民间鼓乐在通辽地区有了第一个发展基地。1926年辽宁省锦州地区民间唢呐艺人张祥(现健在)随其兄张珍(1911—1958,通辽市著名民间唢呐艺人)先后迁居通辽并在通辽创办了远近闻名的“珍蔡”鼓乐房。相继又有辽宁省盖县民间唢呐艺人张洪印(现健在,此人是辽宁省著名民间唢呐艺人王山健之徒),以及其他一些辽宁省民间鼓乐艺人先后迁入通辽,使通辽地区民间鼓吹乐有了初步的发展。1941年冀东地区著名民间唢呐艺人刘湘亭(1904—1977)迁入通辽,并开设了颇有影响的“湘亭”鼓乐班。至此,通辽地区的民间鼓吹乐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到1945年左右,通辽一带的城镇、乡村的职业、半职业的鼓吹乐团体已达三十余家,这些团体多半是以家族或近亲组成的...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通花瓷及其民间工艺美术的融合与借鉴。首先介绍了通花瓷和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借鉴的可能性。接着以具体案例为例,探讨了通花瓷与民间工艺美术的融合应用,并总结了其中的创新和亮点。最后,对于进一步推动通花瓷与民间工艺美术的融合与借鉴提出了建议。
简介: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两个部分。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生成或生长的石头、泥巴、自然景观、竹木、鸟兽等。瓜果蔬菜、牲畜家禽虽然需要种植和养育,但因其遵循着自然生长的规律,有着自己的生命轨迹,所以我们也将其列入自然资源之中。由于自然资源几乎没有人化的因素,即便有也不至于改变其生命轨迹,因此本文不拟讨论,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中的文化资源部分。地方的文化资源,实际上主要指地方的民间文化,其中包含民间艺术和民间美术。因此,所谓地方美术课程资源转化为包括民间艺术和民间美术在内的民间文化,并着重讨论其中的民间美术作为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简介:摘要:民间游戏在中华传统文化占有重要的位置,它肩负着民族传统的责任,它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幼儿教育要充分发挥各类文化资源,其中民俗活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玩,而民间游戏则是很好的补充。民俗活动是从劳动和生活中产生的,民歌和当地的特色文化反映了当地的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引入民间游戏,进行收集、整理、改编和创新,可以丰富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儿童的团队合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民间游戏,效果是很好的,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