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明清太原县城,位于汾河之西的故晋阳西城(晋阳为横跨汾河东、西、中三城格局)大明宫遗址以南,从明洪武八年(1375)始筑以来一直是明太原县、清太原县、民国太原县、民国晋源县、新中国晋源县、太原市第六区、晋源区的治所,1963年后降为公社、镇、街道办事处一级建置。县城南关之龙天庙(一名刘王祠)创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之前,所祀“刘王”被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以龙天庙为中心的一场大型抬神活动却流传甚远,涉及河东、河西的十数座村庄。这场前后历时三个月之久、有数千人参与抬神的民俗活动,不仅规模宏大充满趣味,而且有很深的历史内容,应该引起后人关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2017年水库蓄水的观测资料,对大坝监测项目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初步评价了大坝的工作性态,结果表明水库大坝运行是安全的。
简介:摘要多年来,引黄供水为沿黄地区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济南大王庙引黄闸担负着济南城市生活供水及天桥区的大桥镇、桑梓镇两个镇的农业灌溉用水任务,而引黄闸的安全,则是引黄供水的基本保证。为加强水闸的安全管理,保障水闸安全运行,水闸实行定期安全鉴定制度,并对鉴定为三类、四类的水闸,应采取除险加固、降低标准运用或报废等相应处理措施,在此之前必须制定保闸安全应急措施,并限制运用,确保工程安全。本文着重讨论济南大王庙引黄闸三类水闸的保闸安全应急措施。
简介:大约十年前,我曾想编一本名为《知堂两梦抄》的选集,企图通过周作人反复提及的“三盏灯火”“两个梦想”和“一桩心愿”,梳理出其思想中隐含的一条独特思想路线。这条路线自上古的大禹和稷肇端,中间填充周作人选择的孔子、颜回、墨子的部分思想,由其所谓的“中国思想界之三盏灯火”——汉之王充、明之李贽、清之俞正燮——发扬,突出强调“疾虚妄,爱真实”的一面。在周作人看来,这是一个对中国思想及现实有益,却两三千年隐而不彰的传统。构想本有实现的机会,但出于各种原因错过了。不过书有自己的命运,去年偶然谈起这本想象中的书,有朋友表示兴趣,也就终于有了出版的可能,前两天校样已经拿到手上。
简介:在阐述庙垭矿田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碱性杂岩源区性质、成因类型以及动力学背景,总结铌—钽—稀土成矿规律,建立庙垭矿田铌—钽—稀土成矿模式,认为庙垭矿田铌、钽、稀土成矿是受区域地质背景控制的特定时空域内的客观产物。较高结晶分异程度的碱性岩石是成矿的物质基础,花园—槐花园断裂及次级断裂提供了深部幔源岩浆及岩浆期后热液上升通道,并控制了岩体空间展布。杂岩体的成岩过程为Nb、REE元素富集成矿过程,矿物的分离结晶是REE富集成矿的主要机制。而Nb-Ta富集成矿主要与后期的岩浆热液活动,即富F、CO2、H2O等含矿流体的储藏和运移有关。伴随着碱性岩浆的上侵—喷发沉积,受后期构造—热液交代改造,在矿田内不同的岩相形成不同的矿种组合,也构成不同的矿床成因类型。
简介:临汾魏村牛王庙舞楼坐落于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魏村,系三面观乐楼形制,其前檐西角石柱有铭文'蒙大元国至元二十年岁次癸未季春竖',可知始建于1283年。舞楼坐南向北,台基高1米,台面宽7.4米,进深7.15米,略呈正方形,台前部三面敞开,为表演区。舞楼四角立柱,上承大额枋。额枋内侧留有圆环铁钉,演出时为悬挂帷幔的部位,成前后台的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