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褐斑患者治疗期间,强脉冲光、果酸联合干预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罹患黄褐斑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随机抽样法下对其分组,组别类型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收纳黄褐斑患者30例,病例总数60例。收集时间开始于2019年4月,结束于2021年4月;其中,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黄褐斑患者,强脉冲光+果酸联合治疗实验组黄褐斑患者,就两组最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强脉冲光治疗、联合治疗后(强脉冲光+果酸),对总有效率予以评测,实验组黄褐斑患者(86.67%)相较对照组黄褐斑患者(63.33%),数据有更高显示,P<0.05。结论:黄褐斑治疗期间,在患者面部色素沉着改善、提高总有效率方面,强脉冲光、果酸治疗效果明显,且在联合干预时更佳,可推荐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射频导入左旋维生素C精华液改善黄褐斑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9年3—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皮肤科就诊的20例黄褐斑患者,男1例、女19例,年龄30~60岁,平均43.5岁。20例患者每周接受1次22%左旋维生素C精华液射频导入治疗,共8周,治疗后随访至12周。根据临床照片、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CK多功能皮肤测试仪、患者自我评估来判定结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医师评估和患者自我评估均显示黄褐斑皮损得到改善,随访至12周时,18例(90%)患者认为皮肤色斑、水润度、细纹、光泽度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1、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检测指标中,皮肤纹理、紫外线色斑、棕色斑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多功能皮肤测试仪检测显示,皮肤光泽度明显改善,皮肤含水量增加,黑色素指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皮失水量和红色素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在治疗中出现局部轻微红肿反应并自行消退,其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射频导入22%左旋维生素C精华液可改善面部黄褐斑,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影响皮肤屏障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宝石激光结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黄褐斑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红宝石点阵激光结合氨甲环酸治疗,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数据分析治疗前后疗效状况。结果:共治疗50例,治愈6例,显效3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2%。治疗2周后16例患者色斑减少,治疗1个月后21例患者色斑减少。从治疗终止至连续随访1年时间内,3例患者出现复发色斑情况,3例患者连续口服妥塞敏片3个疗程,色斑减少。结论:红宝石点阵激光疗法和氨甲环酸口服疗法治疗的联合应用对黄褐斑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该治疗方法在黄褐斑临床治疗中较为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微针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护理干预分析。方法:从我院随机抽选60人黄褐斑患者,然后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微针修复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研究组在基本治疗的前提下,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数据分析,针对于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六点七,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三点四,由此可见,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在针对于患者治疗后的心态比值方面,进行心理干预的研究组的患者的SDS、SAS的分值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后的分值改善不是很好。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心态,而且效果也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RP水光注射联合调Q微光对黄褐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调Q激光治疗,观察组接受调Q激光联合PRP水光注射治疗,比较治疗疗效、黄褐斑面积和色素程度等。结果:比较治疗疗效(95%vs77.50%),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得分更低(P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氨甲环酸联合激光治疗仪在黄褐斑治疗中的疗效。方法:研究纳入皮肤科2021年1月-2021年9月收治80例黄褐斑(均为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双色球分组,A组(红,40例),B组(蓝,40例)。A组采用氨甲环酸口服治疗,B组在A组药物使用基础上给予激光治疗仪治疗。观察A、B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 (MASI)。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90.00%(36/40)高于A组有效率70.00%(28/40)(x2检=5.000,P=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