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浆膜炎,其病原为氏杆菌(曾称氏杆菌),是现代养鸭业中造成严重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发展,本病呈上升趋势,且本病易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相混淆,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该病的发病日龄一般在12-40日龄,发病率5%-90%,死亡率为5%-80%,严重时会全群覆没。我服务中心曾诊断多例氏杆菌病,现将最近一例的发病和诊断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疫里默氏杆菌病 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防治
  • 简介:氏杆菌病又名传染性浆膜炎,是由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的急性、慢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禽的急性、出血性、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两病均能使不同日龄和性别的番感染发病,尤以2~5周龄的番易感。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番养殖较为集中,番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较为多发,现将一例雏番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简述如下,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禽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雏番鸭 诊治 败血性传染病
  • 简介:1904年首次报道氏杆菌病,70年代后已逐渐传播到全球许多集约化养鸭生产的国家和地区,亚洲许多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均报道本病的存在。1975年邝荣禄教授曾提出本病在我国的存在。自1982年郭玉璞教授首次报道了北京郊区的三个商品场发生氏杆菌病之后,本病目前在我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上海、江西、江苏、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海南等省的番、蛋和肉群中都有发生。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绿头野鸭 诊断 北京郊区 集约化 黑龙江
  • 简介:氏杆菌病是危害和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也是幼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已成为世界性疾病,广泛分布于养鸭发达的地区。由于本病的存在,使抵抗力降低,继发感染大肠杆菌,造成雏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饲料报酬明显下降,消耗大量药物、人力,给养鸭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诊治 接触性传染病 败血性传染病
  • 简介: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病,又称氏杆菌病、败血症、综合征、传染性浆膜炎,是、火鸡和其它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Hendrickson和Hilbert1932年首次报道纽约长岛的北京发生本病,并把该病原命名为斐佛氏菌(Pfeifferellaallatipestifer);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疫巴氏杆菌病 鸭传染性浆膜炎 防治 疫苗 接触性传染病
  • 简介:1发病情况2006年6月28日某农场王氏兄弟购进雏番1200只,采取平养育雏。自购进第2天开始,阴雨连绵7d,高温潮湿,没有干垫料不能更换,育雏舍内闷热潮湿,饮水器周围有积水。饲养密度过大(52只/m^2)。开食的头2天用水泡的小米,以后用蛋鸡雏的颗粒料。颗粒料存放在一个用塑料布搭设的小棚内,堆放离地面只有4~5cm,由于高温、潮湿叉不通风,使饲料发霉。因经济条件的限制,把肉眼看到发霉的饲料弃掉,用所谓好的饲料(实际已发霉)喂雏,再加上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曲霉菌病 饲料发霉 诊治 并发 发病情况
  • 简介: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是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给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1流行特点这两种病的混合或继发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凡是目前有这两种病流行的地区,大多数群都存在两种病的混合感染。2-5周龄幼多发,自然感染发病率20%-40%,有的群感染率达90%,死亡率5%-80%,这取决于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及应激因素。一般新饲养的场地和在流动水域饲养的很少发病,然而,连续饲养几批之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有所提高,特别是旱地养鸭,每批均于2-3周发病。不少群随着饲养批数的增多,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流行特点 饲养管理 防治
  • 简介:氏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感染是、鹅、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1904年Riemer首次报道鹅发生本病,并称之为"鹅渗出性败血症"(Septicemiaanserumexsudative);1932年Hendrickson和Hilbert首次报道位于纽约长岛的北京发生本病,当时认为是一种新病,被称作"新病"(Newduckdisease).

  • 标签: 鸭疫里默氏菌 鸭传染性浆膜炎 生物学特性 基因型 菌种 病原菌
  • 简介:一、病原学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形成芽胞,不运动。纯培养菌落涂片可见菌体呈单个、成对或偶呈丝状,菌体大小不一,02~04微米×1~5微米,用瑞特氏法染色时,菌体两端浓染,呈两极染色特性,用印度墨汁染色可见到荚膜。

  • 标签: 诊治 染色
  • 简介:摘要:氏杆菌病是影响类养殖业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给养殖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然而,在临床防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免疫、药物使用、饲养环境和养殖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规范性不高和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因此,加强对氏杆菌病的临床防治对策研究,对于促进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鸭疫里氏杆菌病 防治 问题
  • 简介:摘要:氏杆菌病是影响类养殖业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给养殖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然而,在临床防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免疫、药物使用、饲养环境和养殖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规范性不高和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因此,加强对氏杆菌病的临床防治对策研究,对于促进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鸭疫里氏杆菌病 防治 问题
  • 简介:2008年12月10月,本镇某养殖户购进商品雏2000只,雏2周龄时开始发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群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畜主用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均无效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很快传染整个群,发病率达50%,死亡率达30%。笔者前往诊治,确诊为沙门氏杆菌感染,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很快控制病情。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 标签: 沙门氏杆菌病 雏鸭 诊治 药物治疗 消化道症状 喹诺酮类
  • 简介:氏杆菌病也称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引起的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关节炎及麻痹。因其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常给养禽生产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 标签: 鸭巴氏杆菌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治疗 诊断 败血性传染病 纤维素性
  • 简介:近来,我县大渡口镇个体饲养的雏发生了一种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以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等病理性病变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以大面积发生,死亡率在75%左右,而且疫情不断蔓延扩大,对养鸭业危害很大,经济损失惨重,后经综合诊断,确诊为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混合感染 大肠杆菌 巴氏杆菌 防治 病毒性疾病 纤维素性
  • 简介:近来,我县部分乡镇个体饲养的雏发生了一种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以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等病理性病变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以大面积发生,死亡率在75%左右,而且疫情不断蔓延扩大,对养鸭业危害很大,经济损失惨重,后经综合诊断,确认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巴氏杆菌 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发病特点 临床症状
  • 简介: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和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各种禽类,是目前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急性病例表现为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表现为体内炎性出血和败血症。2014年4月份,新余市下村镇某养殖场只突然发病,死亡率高,经过临床症状检查和病原的分离鉴定,最后确诊为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巴氏杆菌病(禽霍乱)。

  • 标签: 巴氏杆菌病 出血性败血症 多杀性巴氏杆菌 急性病例 禽霍乱 炎性出血
  • 简介: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在、鸡、鹅、火鸡等家禽中易发,尤其易感,对未接种禽霍乱疫苗的鸭子致病率很高,日死亡率可高达10%以上,对已接种禽霍乱疫苗的鸭子仍可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起病例,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 标签: 种鸭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发病特点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 简介:摘要:氏杆菌病主要是因为多杀性的巴氏杆菌感染导致出现急性致死的传染性疾病,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急性病例的各组织器官出现急性败血症,因此也叫做出血性败血症,多种家禽都会感染巴氏杆菌病,以类最易感,死亡率也较高,可达30-50% ,本病一旦爆发,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以一起氏杆菌病的诊疗情况及体会进行报道,希望能为同行对氏杆菌病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鸭巴氏杆菌病 治疗 诊断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