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在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8月我科经手法复位及石膏固定治愈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胫骨远端骨骺损伤患儿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6~14岁,平均10.8岁;左侧16例,右侧10例。按Salter-Harris分型:Ⅰ型3例,Ⅱ型20例,Ⅲ型2例,Ⅳ型1例。受伤至就诊时间1~52h,平均5.5h。根据病情及踝关节X线评价骨骺愈合情况,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进行康复评价。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通过1周、6周、6个月、1年、2年的随访观察,26例患儿均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未见有明显畸形愈合,未发生双下肢不等长。其中1例X线片示骺线不清或称有早闭,但未见患肢短缩。AOFAS踝-后足评分评分,优24例,良1例,一般1例,优良率96.15%。结论手法整复治疗胫骨远端骨骺损伤是一种费用低、创伤小、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愈合速度快、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及预后评价运用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患者,将其临床治疗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骨折类型将其分为三组,分别是远端全骨骺分离组、肱骨内踝骨骨折组以及肱骨小头骨骺分离组,分析每组的X线表现和骨折机制,并进行随访和观察。结果200例肱骨远端骨骺损伤患儿中,24例为远端全骨骺分离,占12%;124例为肱骨小头骨骺分离,占62%,其中90例愈合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52例为肱骨内上髁骨折,占26%。结论骨骺损伤出现血供障碍是导致畸形愈合的一个重要原因,尽早对肱骨远端骨骺损伤患儿进行X线诊断,准确复位,能够避免发生畸形。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及预后评价运用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按照骨折类型将其分为三组,分别是远端全骨骺分离组、肱骨内踝骨骨折组以及肱骨小头骨骺分离组,分析每组的X线表现和骨折机制,并进行随访和观察。结果200例肱骨远端骨骺损伤患儿中,24例为远端全骨骺分离,占12%;124例为肱骨小头骨骺分离,占62%,其中90例愈合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52例为肱骨内上髁骨折,占26%。结论骨骺损伤出现血供障碍是导致畸形愈合的一个重要原因,尽早对肱骨远端骨骺损伤患儿进行X线诊断,准确复位,能够避免发生畸形。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未成年兔骺板损伤模型,探究隐血管骨膜瓣预防骺板损伤后骨桥形成的效果。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将30只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解剖其膝关节血管,设计隐血管骨膜瓣。用直径为3.0 mm克氏针损伤幼兔单侧股骨远端骨骺,建立骺板损伤的模型,为实验侧,另一侧作为对照侧。对损伤的骨骺分别进行以下处理:A组实验侧切取与C组实验侧相同大小的骨膜并舍弃;B组实验侧在损伤区填充不带血管蒂的骨膜瓣;C组实验侧在损伤区填充隐血管蒂的骨膜瓣。术后24周测量股骨标本的长度及内外翻角,评估骺板损伤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并通过脱钙标本的剖面观、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评估隐血管骨膜瓣预防骨桥形成的效果。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内及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B两组实验侧股骨均较对照侧表现出明显短缩与外翻畸形,组内两侧股骨长度与外翻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实验侧股骨长度及外翻角与对照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面观显示A组骨骺损伤区出现骨桥,与周围骺板界限清楚;B组损伤区骨膜瓣被吸收,以纤维组织填充为主,伴有少许浅白色骨组织形成,与周围骺板界限清楚;C组损伤区由与骺板色泽相同的乳白色透明软骨组织填充,与骺板界限不清。HE及甲苯胺蓝染色发现,A组损伤区填充大量的骨组织,未见软骨组织;B组损伤区主要为纤维组织,可发现少量的骨组织;C组沿着损伤区隧道有大量透明软骨组织形成,且与正常骺板连接紧密。结论骺板损伤后隐血管骨膜瓣填充可预防骨桥形成,避免患肢出现短缩及成角畸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阻挡技术内固定治疗青少年桡骨远端II骨骺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12月间我院应用解剖锁定钢板阻挡技术内固定治疗15例青少年桡骨远端II骨骺损伤的治疗情况,进行随访并在随访时采用Gartland&Werley1和改良Green&O′Brein2评分系统进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进行了有效随访,至末次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93%,改良Green&O′Brein评分优良率87%。结论解剖锁定钢板阻挡技术内固定治疗青少年桡骨远端II骨骺损伤具有固定牢固、软组织损伤小、对骨骺端骨组织血供破坏小、对患者生长发育影响小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对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10-2022.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肘关节骨骺损伤患儿,均接受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例患儿中肘关节骨骺损伤阳性68例,阴性12例,阳性病例中,骨骺骨折22例,骺软骨损伤16例,骨髓水肿18例,关节腔积液12例。磁共振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多排螺旋CT(P<0.05)。结论:对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采用磁共振检查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多排螺旋CT,能够有效检出患儿损伤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兔骺板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为治疗儿童骺板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4周龄实验用大白兔20只,用直径4.5mm的克氏针制作右侧股骨远端骺板中央型骺板损伤模型,左侧作为正常对照侧;将幼兔随机分成五组,每组4只,分别于术后第3天、1周、2周、4周、8周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骺板损伤区组织和正常对照侧组织中bFGF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FGF在实验侧骺板损伤区组织中呈阳性表达,第4周达到高峰,第8周阳性率降低,与正常对照侧比较,在术后第3天、1周、2周、4周及第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实验侧骺板损伤区及邻近组织均有阳性表达,第2周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与正常对照侧比较,术后第3天、1周、2周及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兔骺板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中bFGF和VEGF都呈较高水平的表达,提示bFGF和VEGF与骺板损伤后骨桥形成密切相关,是促进骨桥形成的重要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