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日渐完善,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的不断提高,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大直径圆形水处理构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对于普通混凝土结构,池壁厚度可大大减小,可以有效防止水池池体由于混凝土收缩、池壁内外温度变化以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裂缝及渗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鞍上池囊肿的误诊原因,分析误诊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和鉴别要点。方法回顾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和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97例鞍上池蛛网膜囊肿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扫描,均伴有梗阻性脑积水。97例中13例发生误诊误治,其中男7例,女6例,初次就诊年龄1~31(6.3)岁,6岁以下10例,15岁1例,31岁1例,26岁1例,误诊为梗阻性脑积水11例,误诊为囊性颅咽管瘤2例。结果13例中1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9例无效再次行神经内镜治疗,同时去掉分流管,恢复良好,1例分流术发生颅内血肿再次开颅清除血肿并去骨片减压,1例分流后发生裂隙脑室,给保守观察,2例开颅手术切除病例稳定。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者,无并发症发生。内镜再次手术后病例,CT和(或)MRI扫描示脑室有不同程度缩小,部分恢复正常大小,手术后磁共振脑脊液造影造瘘口处脑脊液流动通畅。结论鞍上池蛛网膜囊肿发病率低,临床上少见,易误诊误治。目前公认最佳治疗方法是神经内镜囊肿壁部分切除、囊肿脑室造瘘和三脑室底造瘘术。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对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型池体抗渗清水混凝土施工主要从提高池体抗渗、抗裂性能和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提高抗渗、抗裂性能,在混凝土中添加抗裂防水剂,改善混凝土自身防水性能,在超长结构中设置引发缝以减少裂缝产生,同时加强施工缝、变形缝、预埋管线处的施工质量管理,减少渗水、漏水风险;提高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采用创新可拆卸止水螺栓加固模板,合理布置螺栓孔,选取施工便捷、质量良好的模板和脱模剂,加强成品保护。本技术适用于超长、超大池体等水工构筑物且表面有清水混凝土效果要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简介:摘要: 为解决蔷薇河微污染原水的处理及净水厂现有场地扩建条件限制的问题,本文以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试、中试和生产性试验,验证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处理蔷薇河微污染原水的适应性,研究影响沉淀池处理效果的因素,探讨正常情况下装置的最佳运行工况,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正常工况和特殊工况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运行控制方案。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一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轻钢结构以其工期短、性价比高、环保好、抗震能力强等优点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发明应用于剧院、会议类建筑观众厅、会议厅阶梯座椅底部池座结构,以轻钢结构池座代替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
简介:摘 要:对青铜峡段黄河水水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简述辐流式沉淀池工艺流程,论述了影响混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投加 PAM后混凝机理,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幅流式沉淀池处理黄河水的排泥规律,为辐流式沉淀池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应用于重症颅内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几率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的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