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心理反应及再次捐献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的100例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献血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对影响献血者再次捐献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再次献血的因素包括性别、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结论: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献血次数、职业为影响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捐献的因素,故此需要充分关注患者心理反应,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再次献血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认知情况,以期为制订科学的机采血小板宣传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日照市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811位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1名献血者在血小板捐献知识方面平均得分(7.55±3.25)分。不同年龄、职业、以前是否献过全血的调查对象,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0~50周岁献血者,医务人员,献过3次以上全血的献血者知识平均得分最高。结论无偿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和有针对性的宣传,以招募更多的机采血小板捐献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结核病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核病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骨髓巨核细胞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结核病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中,采用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进行监测的作用。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的100例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入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进入对照组,采用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观察冠心病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前后与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治疗前,冠心病患者的AA、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氯吡格雷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ACA、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均只能抑制单一途径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多个途径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具有抑制作用。在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中,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可帮助医师判断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可为确定最佳剂量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其对治疗的临床意义。果,目的为临床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输注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实验一共选择70例患者作为研究实验的对象,患者加入本次研究实验的时间从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对70例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分析患者输血次数和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关系,对70例血液疾病患者开展血小板输注工作,对70例存在血液疾病患者对血小板输注成效与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结果:对实验当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在这70例开展过血小板抗体检测血液病患者当中,一半的患者在经过血小板抗体检测之后,结果呈现阳性,然后对患者进行输血次数的研究,结果得出输血次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情况也越来越高。在血小板抗体阳性时,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相对来说更具有有限性。两种情况下差异对比比较明显,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因此,针对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的检测,有利于提高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值得运用到临床当中。
简介:摘要:血小板输注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血液系统疾病、手术及外伤等情况。然而,一些患者在接受血小板输注后仍然表现出无效或亚效应应答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管理难度。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在解决血小板输注无效问题上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深入研究患者与供体之间的血小板差异,为个体化的血小板治疗提供精准的指导。传统的血小板输注仅关注血型配对,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通过分析患者和供体之间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差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他相关因素,有望在避免免疫排斥、提高血小板存活率和增强治疗效果等方面取得显著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