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对包头市3~5岁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现状分析,探讨患龋情况、龋蚀程度与龋病活跃性的关系。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选取包头市5所幼儿园中的379名儿童(男196名、女183名)进行口腔卫生检查,计算患龋率、龋补牙数(dft)、龋蚀严重指数(CSI),并应用龋活跃性试验检测龋活跃度(CAT)。结果包头市3—5岁儿童患龋率、乳牙龋补牙数(dfI)和龋蚀严重指数(CSI)分别为56.20%、3.82和10.11;男女之间的患龋率、dft、C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患龋率、dft、C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CAT在0-1度、2-3度间dft和C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各度与dft、CSI呈正相关关系(r=0.394和0.363,均P〈0.05)。结论龋活跃性试验能够有效准确地反映龋蚀程度,对筛选高危惠龋风险儿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针对包头市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应制定合理的预防诊疗措施,因地制宜为儿童口腔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简介:目的探讨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人性化护理。观察患者治疗用药后的疼痛情况与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4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显效36例,有效5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0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治疗时,采用优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患者的需求能得到更好地满足,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广州市学龄儿童人体质量指数(BMI)和口腔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7~12岁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照《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实施方案》,于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开展了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工作。按方案进行口腔检查,分别记录乳牙和恒牙的龋失补牙数(dmft/DMFT);同时测量其身高和体重,计算BMI。根据受检儿童的性别、年龄和BMI,分别计算患龋率和龋均。根据《中国6~19岁儿童青少年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评价消瘦,《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评价超重和肥胖,将受检儿童分为4组:消瘦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统计方法分析BMI与龋病相关性。提取7、9、12岁的城乡汉族学生口腔数据及BMI数据为研究。结果7、9、12岁儿童总数2903人,乳牙患龋率为32.3%(937/2903),恒牙患龋率为3.7%(108/2903)。乳牙龋均为1.27,恒牙龋均为0.09。消瘦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其检出率分别为10.8%(313/2903)、72.9%(2116/2903)、9.2%(267/2903)、7.2%(209/2903)。消瘦组儿童与正常体重对照组相比,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3,P=0.000)。消瘦与乳牙龋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瘦与乳牙龋的发生有相关性,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助于降低乳牙患龋程度。儿童超重/肥胖与龋病之间未见关联。
简介:摘要:龋病及牙髓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四联因素是龋病的原因,不同程度损害的龋病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应根据不同损害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做好龋病的三级预防和及时治疗,可降低牙髓病的发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乳牙龋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在本地区的幼儿园中随机选取5所幼儿园,对园中的600名儿童进行观察,对所有孩子的龋齿情况进行诊断分析,然后对孩子的基本情况以及家长对龋齿认识的程度以及正确的行为习惯进行对比,对各项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分析,随后在600名小孩中随机选取10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每组50名小孩,对实验组进行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本次参与调查的600个小孩中,有254个小孩有龋齿,概率为42.33%,经过干预,实验组新发龋概率为20%,明显比对照组的34.00%要小;充填率为60.00%,远远大于对照组的30.00%;含氟化泡沫为98.00%,也要大于对照组的84.00%。窝沟封闭为18.00%,与对照组的12.00%相差较大。讨论经过干预以后,实验组听从医嘱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概率,乳牙龋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填充率较高,发病率更低,可以在该病的预防上对此种措施进行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肿瘤性与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尤其是肿瘤性肠梗阻,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非肿瘤性肠梗阻以粘连性肠梗阻多见,应根据CT的诊断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