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糖尿联络护士在糖尿病区的护理问题的探讨,从而让糖尿病区的护士掌握更多糖尿的知识,提高其自身的专业性,也更好地对糖尿患者进行护理。方法从医院选取20名糖尿病区的联络护士进行关于糖尿知识的专业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糖尿的基本常识、操作技能等等,对比培训前后结果。结果培训后的联络护士在糖尿护理的技能操作比分比培训前的提高,糖尿基本知识考核结果上升,糖尿患者知识掌握更好,与培训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专业性培训的联络护士在糖尿病区对病患者的护理取得更好地效果,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和改善了管理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非糖尿病病区 联络护士 护理风险与管理 专业性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联络护士在糖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该院的各个病区选取护士,每个病区选取1~2名,一共63名,组成糖尿联络护士小组,所有护士均接受系统的培训,再由这些护士对该病区的护士进行再培训,然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管理。结果经过干预,该院的所有护士对糖尿的相关知识以及基本操作技能均有显著提高(P〈0.05),专科住院糖尿患者对糖尿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立糖尿联络护士能提高专科糖尿的护理水平。

  • 标签: 护士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专科护士主导的护理小组模式在内分泌病区规范处置糖尿低血糖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80例内分泌病区糖尿患者,抽签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糖尿专科护士主导的护理小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低血糖发生率和发生次数。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和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分泌病区糖尿患者实施糖尿专科护士主导的护理小组模式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 护理小组模式 非内分泌病区 规范处置 糖尿病低血糖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高危人群的分布和糖尿人的早期表现并掌握其干预措施。方法使人们意识到糖尿高危人群的分布,糖尿的早期症状及如何通过运动和饮食积极干预不让病情继续发展。结果从早期症状确诊做到4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80%糖尿患者可以一辈子不使用任何降糖药物。糖尿高危人群改变其不健康生活方式可阻止向糖尿转变。

  • 标签: 糖尿病 高危人群 早期表现 预防措施
  • 简介:胰岛素泵能短期内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近年来被广泛的运用在高血糖患者。目前,糖尿发病率快速增长,多数高血糖患者分布在如心血管内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神经内外科等糖尿科室。糖尿专科(外病区)的医务人员对胰岛素泵基本知识和血糖监测方面知识及低血糖反应观察处理等问题相对较缺乏。为此,本院对糖尿专科高血糖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制订巡诊单和巡诊制度,帮助糖尿专科护理人员处理在应用胰岛素泵过程遇到的技术及安全使用管理问题,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胰岛素泵 巡诊单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内分泌病区规范处置糖尿低血糖采取糖尿专科护士主导的护理小组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名糖尿专科护士负责内分泌病区低血糖规范化处置主导工作,管理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3月,期间糖尿低血糖处置次数为260次;并以2022年9月-2023年3月无糖尿专科护士主导的常规管理为对照,期间共发生240次糖尿低血糖事件。对比管理前后糖尿低血糖的处置效果、结果 管理后低血糖规范处置各条目正确率明显高于管理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专科护士主导下,内分泌病区负责处置糖尿低血糖的护理人员,可掌握规范化处置方式,强化对低血糖时间的应对能力,为患者争取良好预后。

  • 标签: 糖尿病 专科护士 非内分泌病区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性脑梗死(DCI)与糖尿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对176例脑梗死病人,根据是否患糖尿分为DCI和糖尿性脑梗死两组,并对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CT表现、预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对比指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DCI组的疗效及预后明显较糖尿性脑梗死组差。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DCI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糖尿病性脑梗死 非糖尿病脑梗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糖尿是诱发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虽然由糖尿引发终末期肾病患者经腹膜透析死亡率已大幅下降,该方式下的死亡率仍高于糖尿患者。目的分析糖尿糖尿肾病患者腹膜透析各项临床指标,,为提高糖尿诱发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法研究,抽取从XX市XX医院信息数据库收集终末期肾病患者病历信息,筛选病历,并对糖尿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和糖尿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临床指标进行统计。结论相对于糖尿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糖尿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更易患上营养不良、水肿、微炎症及腹膜炎等并发症。临床可通过改善患者营养情况,控制好患者血糖水平,阻断微炎症及降低腹膜感染率来提高糖尿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终末期肾病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前期(IGT)与2型糖尿(T2DM)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5年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9月的165例接受PCI治疗患者,根据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T2DM组(54例)、IGT组(52例)、糖尿(NDM)组(59例)。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记录患者在PCI术后5年之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死亡、致死性再梗、致死性卒中、心力衰竭再住院。结果术后5年随访结果显示,72例患者发生MACE,其中15例死于心源性死亡,11例因心力衰竭入院,5例为致死性卒中,41例为致死性再梗。72例发生MACE的患者中,NDM组17例,IGT组30例,T2DM组25例,IGT组高于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例致死性再梗患者中,NDM组10例,IGT组19例,T2DM组12例,IGT组高于NDM组及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T会增加PCI后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导致MACE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前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糖尿病人并发肝脓肿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4例肝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这64例肝脓肿患者中有35例为糖尿并发肝脓肿患者,另29例为糖尿肝脓肿患者,并分别把他们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我们得到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发热、上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只有在压痛、叩痛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并发肝脓肿病人症状体征不明显,容易漏诊误诊,且易并发其他部位的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白杆菌亚种多见,治疗宜及时采取个体化和综合措施。

  • 标签: 糖尿病 肝脓肿 非糖尿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护理小组模式在培训糖尿专科护士中的应用方法建立糖尿护理小组,进行糖尿基础知识、糖尿护理知识理论授课、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笔的使用现场示范和录制视频教学。结果经过专科培训后的糖尿基础知识、护理知识有了显著提高P<0.05,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笔的使用较前规范P<0.05,47名护士所在科室健康教育质量培训后1个月后教育质量较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尿护理小组培训对糖尿专科护士的糖尿基础知识、糖尿护理知识、教育水平、胰岛素笔的使用和血糖仪的使用规范性均显著提高,为提高糖尿专科糖尿护理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小组 培训 非糖尿病专科护士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糖尿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情况、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治疗50例糖尿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组)和同期具有可比性的40例糖尿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冠脉病变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功能不全、多支病变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未见差异。结论糖尿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症多,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严重,应根据接诊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院前急救措施,就近送至医院,使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水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初诊糖尿住院与住院患者糖尿的控制及生存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0例初诊糖尿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00例初诊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较短,低血糖发生率仅为2.00%(6/300),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较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初诊糖尿患者来说,及时进行住院治疗,不但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初诊糖尿病 住院 非住院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糖尿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国发病率高,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已经成为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糖尿药物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等,为后期临床治疗糖尿提供指导。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 非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上治疗糖尿性脑出血与糖尿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性脑出血患者30例为观察组,而对照组则为25例糖尿性脑出血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包括活化脑细胞、运用抗生素、营养支持以及营养神经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糖尿性脑出血而言,糖尿性脑出血的预后较差,可能受到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影响,所以,临床上在治疗糖尿性脑出血时,一定要重视血糖控制,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性脑出血 非糖尿病性脑出血 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