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某气田须家河组为一套碎屑岩储层,其测井响应为泥质含量越高,粒度越小,GR值越高,GR值大于80则为泥岩。为提高解释精度,减少工作量,在明确测井数据响应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卡奔软件的Carbon-Script语言运行相关程序,其运行结果显示自动解释结果与手工解释结果相差不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仅需要少量的后期手工校正工作。自动解释岩性程序在运行前需要进行工区和层段的调研以及参数的合理配置。
简介:摘要:飞仙关组飞三段作为普光气田下一步主要的接替层位,储层主要发育在台内滩的白云岩中。本文通过对研究区飞三段储层白云岩有序度、碳氧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目的层有序度在0.6左右,较低,为高盐度环境下同生—准同生期形成的白云岩;白云岩δ18O值平均-5.86‰PDB,δ13C值平均2.87‰PDB,反映出当时主要的成岩环境为盐度较大的海水-咸化海水成岩环境;稀土元素Ce明显正异常,(Ce/Ce*)sn平均值5.25,说明白云岩化流体来源于海水。综合以上体征分析,研究区飞三段白云岩化模式为准同生期蒸发环境下的高盐度流体影响的渗透回流白云化模式。
简介:摘要:页岩储层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储集体,对其孔隙体系的研究备受关注。充分调研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储层微观体系研究现状,理清了该研究区页岩油储层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芦草沟组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局部发育微裂缝,不同孔隙类型储集空间大小差异明显:原生粒间孔隙为1-30μm,粒间溶孔分为溶蚀钠长石和白云石,其中溶蚀钠长石为10-50μm(大者可达100μm),溶蚀白云石2-10μm,粒内溶孔为5-20μm,晶间孔为100-1000nm;在纳米尺度下孔隙半径主要为50-200nm,但很少提及分布在不同基质下各孔隙类型在纳米级别下的孔隙特征及其对储层的贡献率,缺乏上下甜点段孔隙类型及其物性差异对比,完整的孔隙结构体系尚不明确,很难为勘探开发打下良好理论基础,指导勘探开发方向。
简介:摘要:砂岩油藏主要特征为含油井段长,油层跨度长,储层纵横向非均质极强,油层"薄、多、散、杂","四性"特征复杂多变,油气富集规律不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与油藏工程方法对油藏开发现状和开采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暴露出的储层物性差、注采井距不合理,注采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相应调整策略,以储层分类刻画为基础,把“完善注采井网、做好层系归位”提高采油速度作为开发的主要方向,加快分层系开发和注采井网的完善,按层系归位要求,进行充分技术论证和准备,积极做好注水井的层调及分注工作。按照地质配注量的要求,狠抓注水井的管理和维护,按照开发方案要求,根据研究结果对注水井配套治理,通过以上一系列开发措施实现了产量良性开发。
简介:摘要: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是储层表征的核心内容,对油气聚集、成藏、开采有很大的影响,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基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阐述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发展历程和概念的形成,概述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方案及层次特征,探究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这对于我国高含水期油气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丰富储层地质学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