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了探讨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可用性,对2013年9月—2015年10月青岛站和济南站的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数据进行相关、误差及有效样本比率分析。结果表明:(1)济南站和青岛站绝大多数高度层00:00和12:00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的水平风速显著正相关,通过α=0.05及以上信度检验;(2)济南站00:00和12:00,晴天1.5km以上及雨天0.64km以上大多高度层风廓线雷达的水平风速比L波段探空雷达偏小约2m·s^-1,且当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水平风向差≤20°时,有效样本比率基本在70%以上,资料质量很高;(3)青岛站00:00和12:00,6.48km以下大多高度层风廓线雷达探测的水平风速比L波段探空雷达偏小2-4m·s^-1,水平风速资料可用,但当2部雷达风向差≤20°时,有效样本比率仅为20%,海陆风及2种仪器的布设距离是水平风向差异的主要原因。
简介:L波段雷达经过多年业务运行,故障频发,极易造成记录缺测或中断。如何在故障出现时完成观测任务,保证气象数据准确和完整,值班员的应急处置方法及时得当显得尤为重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西安泾河站2017年11月23日02时的一次L波段雷达系统突发性故障为例,从故障研判、仪器准备、数据观测、记录处理、编发报文等方面详细记录了单独测风应急观测业务流程和操作技巧,供同行参考。
简介:摘要 飞机尾流是飞机飞行时在其后方形成的一对反向旋转的强烈旋涡,具有强烈、稳定、持续时间长和空间尺度大等特点。这些尾流对后续飞机的飞行安全构成威胁,尤其是在飞机密集的机场区域。飞机尾流的研究对于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和飞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精确识别尾流涡核的位置,可以动态调整飞机间的间隔,减少因保守间隔标准而造成的跑道和空域容量限制。本文用激光测风雷达在双流机场实地测量飞机尾流,验证激光雷达测量飞机尾涡的效果,根据观测到的尾涡演变数据,对几种主要型号的飞机的尾涡消亡时间和尾涡环量数据的变化,初步提出针对几种主要飞机最小间隔的建议。结果表明:测风激光雷达的安置位置对飞机尾涡测量效果有较大影响;测风激光雷达能较好的测量到起降阶段的飞机尾涡的整个生消过程;分析了几种主要典型飞机的尾涡个例;研究了典型飞机机型尾涡的初始涡核间距和消散时间,为将来飞机起飞降落缩小间距提供了实地测量数据。
简介:摘要:风机分体式测风激光雷达是一种基于多普勒效应以激光传感技术和测距技术相结合的远程探测器。利用激光的多普勒效应,测量出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后向散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可以实现对大气风场的测量。本项目的应用方向为风力发电机前端近距离风场的探测,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设计为四光路输出,采用分时发射的方案,可以合成计算出风力发电机轴向水平风速、风向和垂直风速、风向,机械结构上采用分体、微缩的方式,以适应恶劣、复杂多变的环境。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西宁高原机场低空风切变的演变规律,利用激光测风雷达资料对2022-2-13至14日三次风切变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激光测风雷达可以清楚地探测到低空风切变的位置、结构和演变,西风转东风时,切变层由地面延伸至低空;东风转西风时,切变层从低空向下延伸至地面,风切变持续时间与切变两侧低空风速的大小有关;13日与14日第二次过程,切变线呈弓形向前凸起,由东向西经过机场,14日第一次过程由于风速小和东西风对峙,导致风切变长时间维持在机场附近,随着西风下传,风切变移动至机场附近消失;激光雷达的PPI模式比自观设备和风廓线模式更早观察到风切变。以上研究对于高原机场保障飞行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