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辣椒上同时存在细胞质不育和细胞核不育两种遗传类型的雄性不育,是研究植物雄性不育育性表达很好的试验材料。介绍了辣椒雄性不育的小孢子败育机理、育性与生理生化指标昀关系、育性相关基因遗传特点以及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辣椒雄性不育研究的重点。

  • 标签: 辣椒 雄性不育 研究进展
  • 简介:利用雄性不育系做母本生产杂交一代种子,为改善作物的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和由光周期(PGMS)/温度诱导(TGMS)的不育性极大地促进了作物杂交育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编码ncRNA分子与植物雄性不育有关,如水稻的PGMS和TGMS与ncRNA密切相关.在CMS中,线粒体ORF影响小孢子发育而导致CMS发生的机制仍然不明确.高通量测序使得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发现和验证这些调控分子及其靶基因,并阐述它们与CMS的相关性成为可能.植物线粒体DNA中的ncRNA以及其可能诱导的CMS的机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ncRNA与CMS有关,还需要转基因等遗传方法来进行验证.在本文中,我们总结了最近关于ncRNA与植物CMS关系的相关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对控制植物CMS的ncRNA介导的调控途径的理解.深入了解植物CMS可为促进CMS在农作物育种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非编码RNA 雄性不育 线粒体 花粉 基因表达
  • 简介:辣椒雄性不育系304A是陕西省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利用不育源0918A与二荆条测交,继续回交4代培育而成,2016年通过省级审定登记。该不育系平均高66cm,幅60cm,始花节位9~10节。用保持系304B授粉,果实线形,青果深绿色,成熟后呈深红色,平均果纵径20cm,果横径1.4cm,味辣,品质较好,耐病毒病和疫病,综合抗性较强。

  • 标签: 雄性不育 选育 304A
  • 简介:利用辣椒雄性不育制种方式相比常规制种优势明显,即单位面积可以提高工效57.6%,杂交座果率、单株挂果数、单果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均增加,制种产量增加30.2%,制种成本降低46.9%。

  • 标签: 辣椒 雄性不育 制种 优势
  • 简介:为了掌握小麦温光敏核雄性不育雄性败育发生的时期和类型,为两系法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提供依据,用涂抹压片法观察了其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在叶枕距-5cm左右、幼穗长5cm左右、孕穗前5-10d的时段处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发育正常;叶枕距-2-1cm、幼穗长8cm左右、孕穗前4-5d到孕穗当天的时段处于减数分裂期,减数分裂行为基本正常,能形成正常的四分体;叶枕距5cm左右、穗长9cm左右、孕穗后到抽穗前的时段处于小孢子发育期,小孢子能发育到单核靠边期,但此后就发育停滞,细胞质和核物质逐渐解体,不能被苏木精或碘液染色,出现败育;发生败育的高峰在小孢子单核晚期,败育花粉的主要类型是圆败型。而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过程与常规对照品系相同,能形成正常可育的三核花粉粒。

  • 标签: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温光敏核雄性不育 败育 细胞学
  • 简介:对引进加工番茄材料进行分离研究,摸索出分离材料的遗传规律,并利用回交转育和自交分离优选单株相结合的方法,将分离材料的雄性不育基因和苗期连锁标记性状转育到优良自交系材料中,同时保持其他农艺性状不变。对转育组合少量制种,并安排区域适应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优选组合产量均高于对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

  • 标签: 加工番茄 雄性不育 回交转育
  • 简介:以辣椒H97643分离世代中的胞质雄性不育不育源,通过测交、回交进行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雄性不育的转育.在测交中发现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有较强的雄性不育保持性,通过单株选择、连续回交转育,选育出了4个园艺性状接近96-140YBM、稳定的辣椒雄性不育系96-140YBMA-n和相应的4个保持系96-140YBMB-n,并对不育系、保持系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观测.

  • 标签: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 植物学性状
  • 简介:本研究以甜菜不育系(N9849)及保持系(960766)为材料,采用Label-free、质谱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甜菜现蕾期的花蕾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中鉴定到的96个差异蛋白,涉及16个功能组;其中胁迫响应,碳水化合物代谢,花粉发育等功能类别所占比例较大。胁迫响应功能蛋白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过氧化氢酶等在不育系中显著低表达,有毒物质及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弱,可能导致不育系材料系统发生紊乱导致形成败育。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蛋白苹果酸脱氢酶,蔗糖合酶等在不育系中表达量较低,碳水化合物代谢强度低,能量代谢匮乏也是致使花粉不育的一个原因。花粉发育相关蛋白Ⅲ型聚酮合酶在保持系中显著高表达,很好地维持了保持系的育性。本研究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为阐述甜菜明雄性不育机理及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甜菜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LABEL-FREE
  • 简介:辣椒杂种优势非常明显,一代杂交品种已大规模应用于我国辣椒生产,但我国辣椒杂交种的生产主要靠人工去雄、授粉,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种子纯度难以保证,因此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辣椒生产 雄性不育系 制种技术 杂交种 规模化 杂种优势
  • 简介:利用材料与不育系测交,F1代不育则材料的基因型为N(msms);F1代全恢复则材料的基因型为N(MsMs)或S(MsMs),为进一步判断,分别以其为母本与基因型为N(msms)的材料杂交,F2代分离出不育的则其基因型为S(MsMs);F1代一半不育,自交后分离,后代出现1/4不育则材料的基因型为S(Msms),否则为N(Msms)。

  • 标签: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 基因型 鉴定
  • 简介:综述了我国近年来辣椒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杂交制种中的技术弊端,着重探讨基因工程在辣椒杂种优势上的利用,介绍应用基因工程创造辣椒雄性不育系原理和方法,以及提出基因工程雄性不育的保持和育性恢复途径。

  • 标签: 辣椒 基因工程 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利用
  • 简介:目的研究抗生育灭鼠饵剂在现场大面积应用时,对持续降低鼠密度,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的效果。方法选择奉贤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重点镇,在室内、室外、农田、集镇的绿化地带、下水道等场所,采用6次间隔等量补饵法,投放贝奥雄性不育灭鼠饵剂后,检查鼠对该饵剂消耗水平,并在饵剂投放第1、3、4、6、9个月后测定鼠密度。分类后剖检成年鼠的生育能力。结果现场36d内鼠类对不育饵剂仍有较好的适口性。室内、室外、野外拖食率分别为24.06%、23.60%、28.21%。9个月后平均鼠密度与灭前比较下降73.58%,与对照(采用抗凝血杀鼠剂灭鼠)区比较下降68.18%。两区灭前灭后鼠种构成无变化。试验区剖检各类鼠18只,其中具有繁殖能力的成年雄性鼠和幼年鼠各为1只,没有发现具有繁殖能力的雌鼠;而对照区剖检各类鼠35只,具有繁殖能力的成年雄性鼠13只,幼年鼠9只,具有繁殖能力的雌鼠6只。结论现场应用研究证明,贝奥雄性不育灭鼠饵剂具有良好的适口性,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在鼠密度较高的场所,尤其在流行性出血热重点发病地区应用,以常规抗凝血杀鼠剂灭鼠作对照比较,在有效控制种群数量及鼠传疾病上均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贝奥雄性不育饵剂 大面积应用 鼠密度 灭效
  • 简介:为快速筛选具有恢复基因的材料,为后续基因型的鉴定和组合配制提供参考,利用BSA法对2套不同的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三系材料恢复标记进行筛选,结果从6对标记引物中获得引物对BAC13T7SCAR6适宜检测甜椒恢复基因,扩增大小为500~700bp;其准确性还在进一步验证中。

  • 标签: 甜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系 分子标记
  • 简介:<正>现代育种学的成就之一就是利用植物雄性不育性培育雄性不育系,借助于雄不育系来大面积生产杂交种,由此使许多作物特别是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利用.石明松一九七三年在湖北沔阳沙湖原种场水稻粳型品种农恳58大田中发现一自然不育,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后发现,该材料具有长日照诱导雄性不育而在短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的特性,由此定名为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HPBMR),即农恳58s.

  • 标签: 水稻核不育系 水稻两用核雄性不育系 籼型核不育系 育性变化 育性转换 核不育基因
  • 简介:本文采用间接酶联免疫(间接ELISA)测定技术测定、比较了辣椒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IPA和ABA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差异明显;不育系内源激素的相对含量随着花蕾的发育下降,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相对含量前期上升,后期下降,提示辣椒花蕾发育过程中前期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可能与小孢子败育有关.

  • 标签: 辣椒 雄性不育 花蕾 内源激素 小孢子败育 间接酶联免疫法
  • 简介:作为遗传育种的有效工具,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三系配套在我国辣椒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现状,提出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策,为进一步探索其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不育机理 应用
  • 简介:辣椒是常异花授粉植物,杂交制种成本较高,种子的纯度难以保证,这使得辣椒杂交种的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辣椒育种技术能力亟待提升。而辣椒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及其遗传研究为辣椒杂交种的利用提供了很好的遗传资源和技术理论基础。利用雄性不育育种可以降低制种成本,作为辣椒育种的主攻方向,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重视。介绍了多种分子标记技术的特点,阐述了有关辣椒雄性不育研究的进展,涉及已被利用的遗传类型、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研究,并对近年来开发的不育和保持基因标记、恢复基因标记进展进行了描述,以期为国内辣椒育种研究者提供参考。

  • 标签: 辣椒 雄性不育 分子标记
  • 简介:植物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对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有重要意义,而生产杂交种的重要途径是细胞质不育及其恢复系统。在杂交品种选育过程中,优良恢复系选育至关重要。近年来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目前恢复基因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恢复基因的遗传与定位。认为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一般为单基因或少数显性效应主效基因,且恢复基因间作用方式多样化。目前,玉米Rf2基因、矮牵牛Rf基因、水稻Rf-1基因、萝卜Rfo基因都已被克隆。在这些恢复基因的克隆与分离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恢复基因的结构特征及分子机理,认为恢复基因的可能分子机理,一种是恢复基因抑制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特异ORF的表达,另一种是恢复基因补偿线粒体功能的缺陷。本文最后对恢复基因在植物分子育种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看法。

  • 标签: 植物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