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额部除皱术。方法根据患者需要与具体状况选择不同手术方法。结论额部除皱的目的是去除额部和眉间皱纹,矫正眉下垂和上睑皮肤松垂,尤其是上睑外侧皮肤松垂,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根据老化征象产生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面部除皱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实施全面部除皱术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7例,有效10例,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4%,28例患者均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8例,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71.4%,2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可见,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全面部除皱术的手术效果,延缓衰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内镜额部除皱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119例患者行内镜额部除皱术。该术式在额肌上做平行切断以改善额部皱纹。部分降眉肌、皱眉肌用微创钳钝性咬除。术中不使用固定装置,也不行缝扎固定。术后对患者发放相关FACE-Q量表评估满意度,并测量手术前后眉部位置。结果术后1周,119例患者肿胀基本消除,眉间纹、额横纹明显减轻或消失。眉部测量显示,患者眉毛有明显抬高。FACE-Q量表结果显示,患者对术后额部皱纹、眉间皱纹改善满意度高,对手术结果满意度高;患者自觉年轻7岁。该术式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是额部暂时性皮肤麻木,其次是发际线后退。结论内镜额部除皱术式可有效改善额部、眉间皱纹,满足患者需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有限范围内处理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瓣的不动区,进行面部多层次剥离悬吊除皱手术的术后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整形美容中心采用有限范围内剥离SMAS瓣不动区的方法开展面部除皱术110例,其中男1例,女109例,年龄46~72岁。术中皮瓣剥离范围与经典的除皱范围相似,SMAS层的处理范围集中在颧颊部的不动区。以轻拉SMAS瓣能看到鼻唇沟的深度和走行角度改变、口角提升、口周垂肉上移为剥离到位的标准。每剥离1 cm的SMAS瓣,进行1次动态评估。如果能观察到鼻唇沟的深度和走行角度随着牵拉而发生改变则停止向内剥离,对于不动区的处理停止;否则继续向内剥离。最后,按经典的多层次悬吊原则,达到面部年轻化的目的。术后对患者主观满意度、局部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调查。结果本组110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主观满意率为94.5%(104/110),其中十分满意61例,满意43例,可接受2例,不满意4例。所有患者均表示眉下垂、鼻唇沟、口角位置、口周垂肉、皮肤质地情况有改善。术后早期并发症为局部血肿4例(3.6%)。远期并发症为耳前、耳后瘢痕过宽或增生3例(2.7%)、耳垂移位2例(1.8%)、颞部切口无毛发区过宽1例(0.9%)。结论SMAS瓣不动区的有限剥离对除皱手术的术后效果无明显影响,可以实现并维持较好的面部年轻化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部除皱术的手术方法并进行FACE-Q量表评估。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对接受全面部除皱提升术女性患者126例(年龄27~64岁,平均43.3岁)进行FACE-Q系列14个量表的评估。结果共44例患者完成FACE-Q量表,随访6~86个月,平均27.9个月。面部整体满意度(87.30±10.79)分,额部及眉部满意度(92.16±10.12)分,颧部满意度(93.30±6.95)分,颊部满意度(91.20±10.17)分,颈部满意度(87.16±9.65)分,整体皱纹评估(87.57±9.71)分,额部皱纹评估(91.80±10.23)分,眉间皱纹评估(90.43±10.76)分,鼻唇沟评估(88.25±12.10)分,鱼尾纹评估(91.52±13.66)分,社会功能(88.70±9.40)分,心理功能(88.77±10.49)分,手术决策满意度(90.86±9.06)分,手术结果满意度(90.03±10.61)分,自我评价年轻(8.33±3.15)岁。<40岁、40~50岁、>50岁年龄组的量表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部除皱术为综合的全面部年轻化治疗方案。经FACE-Q系列量表证实在短期及长期随访中有较高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眶周联合悬吊除皱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睑皮肤松弛患者54例作为研究目标,按治疗顺序分为常规组(27名),研究组(27名)。常规组采用上眼睑松弛矫正术干预,研究组采用眶周联合悬吊除皱术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使用的眶周联合悬吊除皱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效果高于常规组使用的上眼睑松弛矫正术(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结论:眶周联合悬吊除皱术在面部年轻化中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毛发移植法改善除皱术后发际位置异常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收治61例除皱术后发际位置异常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5岁,平均41岁。其中45例为额部(内镜法)联合中面部除皱术后,11例为额颞部除皱术后(内镜法),5例为中面部除皱术后。除皱术与毛发移植术的间隔为6~79个月,平均18.4个月。根据美学理论重新设计额部、颞部和鬓角的发际位置和形态,采用毛发移植法予以修复。术后随访计算毛发成活率,由患者和1位第3方整形外科主治医师分别评价患者发际线的满意程度和对颞下发际线瘢痕的遮挡程度。结果25例行额颞发际线联合颞下发际线植发,23例行额颞发际线植发,13例行颞下发际线植发。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24个月。额颞部发际线的毛发成活率平均为94.3%[90.8%(51.1/56.3)~98.9%(52.5/53.1)],颞部发际线内切口的颞下区域毛发成活率平均为93.2%[89.1%(31.1/34.9)~98.6%(34.4/34.9)],颞部发际线边缘切口的颞下区域毛发成活率平均为81.2%[60.4%(17.2/28.5)~87.6%(26.8/30.6)]。额颞发际线植发满意程度评价:患者为4.1~5.0分,平均4.5分;医生为4.3~4.9分,平均4.7分。颞下发际线植发满意程度评价分为2部分,发际线内切口评分患者为4.0~5.0分,平均4.4分;医生为4.2~4.9分,平均4.7分;颞下发际线边缘切口评分患者为2.8~4.7分,平均4.0分;医生为3.1~4.9分,平均4.2分。颞下发际线的瘢痕遮挡程度评价:患者为2.6~5.0分,平均3.7分;医生为3.1~5.0分,平均3.9分。结论应用毛发移植技术修复除皱术后的发际位置异常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由于颞下发际线的位置和瘢痕上毛发成活率较低,术后毛发遮挡瘢痕的效果一般,再次植发和改进除皱手术切口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