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9年6月5-6日出现在漯河市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降水天气还没有出现之前,500hPa高空槽呈阶梯状分布,再加上槽后存在较强的偏北气流,促进了冷平流朝着我国中东部地区转移;700hPa和850hPa处的四川中部地区有西南涡不断发展加强,促进了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中低层地区,由于高空槽的作用,低涡系统东移增强趋势明显,低涡中心逐渐朝着江汉以南地区转移,有显著的气旋式环流;暖式切变线相邻的气旋中心带就是垂直速度大值区,同气旋云系的回拨主体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为漯河市这次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降水落区、影响范围、位置均与假相当位温高能舌、水汽通量辐合区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简介:通过对闽东地区近10年历史资料的分析与总结,研究降雪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影响系统,诊断各物理量条件的变化.利用自动站实况资料、6h间隔的NCEP1°×1°再分析资料,采用GRADS作图对资料进行客观分析,研究降雪天气过程中水汽条件、动力条件、温度层结等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闽东降雪发生在东亚稳定的纬向环流形势背景下,北半球上游,强大的经向环流和阻塞高压使中纬度东亚地区和西太平洋纬向环流得以维持.700hPa低层切变和低涡东移有利于冷暖空气的交汇,使得暖湿气流沿冷空气垫抬升凝结,850hPa低空急流形成较强的水汽通道和能量通道.散度场和涡度场的垂直结构变化对降雪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且两者的斜压性与冷空气的入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温度层结是降水相态转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低层逆温是产生降雪较有利的条件.
简介:利用2007--2010年南昌市空气污染监测资料以及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空气质量与天气形势的关系,以及造成南昌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1)南昌市空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季污染日出现频次最高,其次是春、秋两季,夏季由于雨水的冲刷稀释作用、热对流作用,极少出现空气污染日。(2)影响南昌市空气质量的地面形势主要分为低压类(倒槽、锋前)和高压类(高压底部、高压后部、弱高压),而高空系统主要为槽后西北气流以及西南气流的影响。(3)当出现空气污染时,地面至1000hPa近地层逆温非常明显,地面风速弱,基本在3m/s以下,且以偏东风出现频次最高。(4)污染物浓度与霾天气密切相关,霾日的空气质量较差。
简介:摘要:造成低能见度的天气因素很多,雾、霾、烟及雨雪天气都可以使能见度降低,这里主要以大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使能见度降低,对航空飞行带来的影响,二连浩特机场的大雾主要是平流雾和辐射雾。
简介:摘要:入夏以来,宁安市7月份、8月上旬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全市12个乡镇旱象凸显。7月份月降水总量仅62.2毫米,比历年同期少50.6%,偏少五成以上;8月上旬降水量23.9毫米,比历年同期少35.9%;7月至8月上旬30度以上高温天气共计13天。
简介:利用2008—2013年西北地区东部169个气象观测站的天气实况资料和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计算的对流参数对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进行了天气分型,并应用分型统计的参数阈值对2013年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进行了试预报。结果表明:2008—2013年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集中出现在5—9月,占雷暴总日数的85.9%;雷暴日发生的天气形势可分为低涡型、低槽型、西北气流型和西南气流型4种。引入天气型强度指数,研究4种雷暴天气型的自动识别方法,通过天气分型检验表明,天气型自动识别方法可准确的识别雷暴发生的天气形势,且漏报较少。在天气型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雷暴物理量诊断表明,消空效果明显。2008—2012年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回代预报的TS评分为54.1%,漏报雷暴日为4d;2013年雷暴日试预报的TS评分为51.8%,漏报雷暴日为10d;雷暴日回代预报与试预报的TS评分均超过气候概率,预报效果较理想,可为西北地区东部雷暴天气预报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