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Sincethemid-1990TsinghuaUniversityhasshakenoffitsimageasadrabscienceandengineeringuniversitybyaddingnewsschoolsanddepartments.InclusionofworldknowncoachesandathletessuchasYuFenandFuMingxiain1997injectedvigorandglamorintotheprestigiousuniversity.Tsinghua,whichfirstraisedtheslogan"Let'sstayhealthyandworkforthenationfor50years",hasbecomeabreedinggroundfortopChineseathletessincetheuniversitydesignedamodelofmixingcompetitivesportswithfi...
简介:一二九运动前夕的1935年11月,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姚依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位年方十八,从皖南贵池县来的热血青年深感国势的内忧外患,积极投身革命洪流。12月9日,北平这座文化氛围极浓,知识分子聚集的历史名城,爆发了党领导下的,主要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参加的一二九运动。他们高举抗日救国旗帜,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口号,向国民党反动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姚依林参加了由党领导的清华大学民族武装自卫会的工作,并任北平市学联党团书记。与清华学生会主席黄诚一道参加了北平爱国学生运动的领导工作。姚依林、黄诚等学联党团骨干组织的爱国学生运动有效地打击了北平反动当局,推动了全民反日抗战形势的发展。一二九示威游行的第二年,北平当局为了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终于撕下伪善面具,直接派军警包围学校抓人。2月29日,正在学校商议对策,欲重新联合起来的部分进步清华学生被反动军队包围,反动当局的这一举动,明摆着要把进步学生一网打尽。对于反动当局包围学校,公然搜捕学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紧急召集有关人士商讨应付办法。当时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吃过晚饭,正欲赶到梅贻琦家中开会。刚要出门,迎面撞上了气喘嘘嘘的两位学生,一位是他认识的
简介:周末的下午,我们作文班的学生一行十几人来到了中国的百年名校——清华大学。真不愧是一座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高等学府,单是那如诗如画的风景和饱经风霜的建筑就足以让你陶醉。
简介: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了暑假.我可以跟着爸爸妈妈去北大清华参观喽! 一进北京大学的南门,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这些建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爸爸告诉我:"这些建筑大约建于1905年,房子的顶端都是瓦片做成的."……
简介:朝阳软软地铺在北京西北郊,红晕中圆明园残破挺拔的石柱与咸丰皇帝题字的清华园相对伫立。日出东方这一刻,好像一百年都如此,只有历史的目光,知晓这里的变迁……时事是有趣的,那个逃往热河的皇帝题字的皇家园林在1911年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变成了清华学堂,这便是后来的清华大学。这四千多亩绿树成荫,水色山光,楼馆林林的校园走出近十万学子,成为德才兼备的科学家、文学家、工程师、教授、政治家……他们对社会的杰出贡献使清华这所高等学府驰名中外。
简介:2005年高考北京理科“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大学,远赴香港科技大学学习,引发“北大、清华顶尖生源流失”的讨论。2006年高考结束后,携优良教育机制和高额奖学金的双重优势,香港高校在内地的火爆招生阵势和“掐尖”做法以及“鲇鱼效应”,引起部分教育界权威、社会人士和学者的担忧。“北大、清华将被香港高校扫成二流”的观点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旅美学者薛涌接连在博客中抛出《北大清华要甘当二流》《香港的大学招生为何偏爱穷人》等文章加以回应,声称如果北大、清华不放下“一流”的架子,以平常心为学生服务,那么香港高校取代北大、清华而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势头将难以阻挡。“北大、清华沦为二流论”引起了轩然大波。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都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论争无休止,然而事实是。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均创历年新高。香港大学等八所香港高校在内地计划招生1300人,而内地报名人数却突破三万,录取比例大约为1:23。其中仅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四所高校就招收了约900名内地优秀考生。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热,给众多考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使多年来内地沿袭已久的高考招生格局为之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