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眼科门诊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常用心理护理对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来我院眼科门诊治疗的70例眼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方法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情况以及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干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策能有效减轻患者内心的紧张焦虑感并增强患者信心,极大的提高可眼科患者的病情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772例门诊输液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需求,然后通过对这些患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总结,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主要分为药物的过敏反应、疼痛、交叉感染情况、穿刺失败问题、注射液体走空等。为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我门诊制定了对应的护理措施,通过将患者作为护理的工作重心,开展对应的个性化服务,从而使患者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有效的满足,大大提高了我院的收治患者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门诊急性哮喘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相应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70例就诊于我院内科门诊的急性哮喘患者,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使用不同护理方法。随机分组,干预组、常规组,每组各35例患者,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干预组使用针对心理问题的护理对策。观察通过不同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CT评分情况以及哮喘的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ACT评分要较常规组患者的显著提高(P<0.05),干预组患者ACT评分小于20分者要显著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ACT评分在20-25分者要显著多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的哮喘控制率要较常规组的哮喘控制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门诊急性哮喘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护理,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得到显著好转,在临床上要积极的予以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门诊急性哮喘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探究适宜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过去三年(2013.1-2015.12)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60例急性哮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对每位急性哮喘患者所采取的护理对策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至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与采用系统心理干预护理的干预组,观察心理干预护理对门诊急性哮喘患者的影响。结果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对策的急性哮喘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达95%,远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0%,且干预组患者的POMS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不同护理对策对急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急性哮喘患者多伴有焦虑、惶恐、躁动等消极心理,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应予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改善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将84例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常规组,一组为干预组,应用医院抑郁焦虑量数据和SCL-90数据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此两组的得分情况。结果心理干预组焦虑平均得分为(3.42±0.67),抑郁平均得分为(3.34±0.8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00),心理干预组SCL-90总均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具体项目方面,心理干预对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的平均得分低于常规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神经内科有心理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也是一种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崇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小儿输液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门诊小儿输液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针对实验组,基于常规治疗方法前提下,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基于不同护理措施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扎针一次性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处理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门诊小儿输液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家属满意度,优化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医学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