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绷带接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濮阳市眼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者96例(96眼),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应用绷带接触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抗炎治疗不用绷带接触组,每组各48例(48眼)。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1天和7天角膜刺激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520,-2.989;P=0.024,0.010)。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两组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t=-2.593,P=0.021)。术后不同时间点泪膜破裂时间比较,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翼状胬肉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2.08%(χ2=1.011,P=0.753)。结论应用绷带接触在翼状胬肉术后可缓解角膜刺激症状,有利于眼表修复、稳定泪膜。

  • 标签: 镜,接触,绷带式 手术,翼状胬肉 移植,干细胞,角膜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绷带角膜接触辅助治疗急性眼化学性烧伤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大化集团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急性眼化学性烧伤28例(35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4例(18只眼),对照组14例(17只眼)。所有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及常规治疗,观察组佩戴绷带角膜接触,对照组不佩戴绷带。随访21天,观察视力、角膜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3天观察组视力(BCVA,logMAR)为0.20±0.08,优于对照组的0.31±0.12(t=-3.134,P=0.004)。治疗后3、7和14天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Z=-3.304,-3.312,-2.249;P=0.001,0.001,0.024)。观察组角膜愈合时间为(9.44±3.93)天,较对照组的(14.82±4.53)天短(t=-3.759,P=0.001)。结论佩戴绷带角膜接触可以缩短急性眼化学性烧伤后角膜修复时间,使视力更快恢复。

  • 标签: 眼,烧伤,化学,急性 接触镜,绷带式 角膜
  • 简介:目的探究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角膜接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我院60例角膜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角膜接触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传统羊膜移植术治疗)。均随访一年,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角膜水肿消退时间、视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0%)和对照组(100.00%)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愈率(95.24%)相比对照组(81.08%)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7.24±1.23)d]相比对照组[(12.24±2.23)d]明显更短,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视力[(0.46±0.22)]相比对照组[(0.35±0.15)]明显更优,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急性排斥反应、羊膜脱落。结论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角膜接触治疗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角膜溃疡 生物羊膜移植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绷带接触治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早期滤过泡渗漏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角膜绷带接触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渗漏38例(3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戴前眼压为(7.3±1.31) mmHg,戴后1周升至(12.1±1.10) mmHg(1 mmHg=0.133 kPa, P=0.000)。戴前中央前房深度为(1.53±0.13)mm,戴后1周升至(2.10±0.19) mm(P=0.000)。戴前下睑中央泪河高度为(0.24±0.324) mm,戴后1周升至(0.48±0.28) mm(P=0.000),戴后2周泪河高度(0.25±0.11) mm(P=0.863)。戴后1周有28例(73.68%,28/38)滤过泡渗漏消失,眼压及前房稳定;戴后2周8例(21.05%,8/38)滤过泡渗漏消失。结论角膜绷带接触治疗小梁切除术后青光眼滤过泡渗漏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镜,接触,绷带式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滤过泡,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病患者用于持续佩戴绷带角膜接触镜中的效果以及疼痛。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角膜病患者内选择20例研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5%,且干预前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高于干预后,对比P<0.05。结论:将持续佩戴绷带角膜接触用于角膜疾病治疗中,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疼痛程度。

  • 标签: 持续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 角膜病 治疗效果 疼痛缓解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绷带角膜接触在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盐城市大丰区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原发性翼状胬肉50例(50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25例(25眼),术后佩戴绷带角膜接触,B组25例(25眼),术后未戴绷带角膜接触。术后随访1年,观察眼部症状评分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后当天、1天、3天眼部症状评分,A组优于B组(P<0.05)。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绷带角膜接触应用于翼状胬肉手术能减轻术后不适症状,提高舒适度。

  • 标签: 切除术,翼状胬肉 移植,结膜瓣,游离 镜,接触,绷带,角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绷带型角膜接触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选取100例来到本院眼科进行翼状胬肉手术的患者,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翼状胬肉手术后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帮助患者恢复,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角膜愈合情况和刺激感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时候,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绷带型角膜接触在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2例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一组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进行治疗。对开始治疗四周后和八周后的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药物组患者在四周和八周时的治疗有效率为52.94%和68.62%。角膜接触组患者在四周和八周时的治疗有效率为64.7%和94.12%。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同时期的角膜接触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显著高于角膜接触组的1.96%。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绷带型角膜接触应用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 角膜上皮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角膜接触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绷带型角膜接触治疗角膜上皮擦伤患者对其疼痛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医院收入的角膜上皮擦伤患者120例为评价病例,时间从2018年11月1日至2021年11月1日。以计算机表法处理出两个小组,对比组(n=60例)应用氧氟沙星眼膏与加压包扎治疗方案,评价组(n=60例)应用绷带型角膜接触治疗方案。结果:评价组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比组,且统计P值0.05;所有患者均无不反应,且得到治愈。结论:绷带型角膜接触应用于角膜上皮擦伤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表现,值得临床做出评价。

  • 标签: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 角膜上皮擦伤 疼痛
  • 简介:目的:针对较大翼状胬肉,采用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全角膜羊膜覆盖术,或胬肉切除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侵及瞳孔区的较大翼状胬肉40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全角膜羊膜覆盖术(羊膜组),另一组行胬肉切除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绷带组),每组各20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第l、3d,1、3wk眼部舒适程度和角膜愈合情况与随访复发情况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羊膜组为61.4±5.2min,绷带组为34.5±2.7min,绷带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眼部舒适度在术后第Id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第3d和术后lwk,绷带组患者的眼部舒适度明显优于羊膜组(P<0.01),至术后3wk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wk时两组患者的角膜愈合率评分分别为0.85±0.18分和1.15±0.18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羊膜组有1眼胬肉复发。结论:在侵及角膜的较大翼状胬肉治疗中,胬肉切除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联合全角膜羊膜覆盖或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均有助于缓解眼部不适症状和促进角膜创面修复,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患者更舒适,治疗更便捷。

  • 标签: 较大翼状胬肉 羊膜覆盖 角膜绷带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博士伦纯视治疗用角膜绷带(即简称角膜绷带)在角膜病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相关眼表疾病累及角膜后引起的一组角膜病患者102例(111只眼),自愿接受配戴绷带,同时均给予相应角膜病变的药物治疗,配戴时间1~93天,年龄7~82岁,平均49.6岁,男53例(58只眼),女49例(53只眼),配戴前视力无光感至1.0,配佩戴前症状畏光流泪、疼痛、异物感等刺激症状严重,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观察配戴前后眼部刺激症状缓解状况,角膜病变愈合状况,视力好转状况,是否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资料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分析表明,缓解疼痛和异物感等刺激症状的治疗有效率96.40%%(107眼),角膜病变愈合或好转率达到91.89%(102眼),视力好转率达87.39%(97眼),此三项评价有效率与无效率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有1例术后次日检查发现镜片脱落丢失,重新戴未再出现脱落,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0.90%,未发现角膜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角膜绷带在多种角膜病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广泛开展使用。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角膜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绷带治疗角膜穿通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角膜绷带治疗单纯角膜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戴时间7~20d。创口均为1级愈合。无感染发生,无白斑形成。其中10眼有线条状角膜云翳形成,8眼有线条状角膜斑翳形成。出院视力为0.3~0.5之间11眼,0.1~0.3之间3眼,0.1以下1眼;与入院前相比,有明显好转,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伤口较小的角膜穿通伤,采用角膜绷带治疗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角膜穿通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 观察博士伦纯视治疗用角膜绷带(即简称角膜绷带)在角膜病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 2014年 12月至 2017年 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相关眼表疾病累及角膜后引起的一组角膜病患者 102例( 111只眼),自愿接受配戴绷带,同时均给予相应角膜病变的药物治疗,配戴时间 1~93天,年龄 7~82岁,平均 49.6岁,男 53例( 58只眼),女 49例( 53只眼),配戴前视力无光感至 1.0,配佩戴前症状畏光流泪、疼痛、异物感等刺激症状严重,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观察配戴前后眼部刺激症状缓解状况,角膜病变愈合状况,视力好转状况,是否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本组资料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果分析表明,缓解疼痛和异物感等刺激症状的治疗有效率 96.40%%( 107眼),角膜病变愈合或好转率达到 91.89%( 102眼),视力好转率达 87.39%( 97眼),此三项评价有效率与无效率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其中有 1例术后次日检查发现镜片脱落丢失,重新戴未再出现脱落,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 0.90%,未发现角膜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角膜绷带在多种角膜病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广泛开展使用。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角膜病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角膜绷带治疗角膜穿通伤的效果。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临床研究数据和病例资料,探讨了角膜绷带治疗角膜穿通伤的优势和局限性。结果显示,角膜绷带能够有效修复角膜穿通伤,提高患者的视力和角膜结构稳定性。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需谨慎应用。综合来看,角膜绷带作为一种治疗角膜穿通伤的手段,在特定条件下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术后护理等因素。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角膜穿通伤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非接触角膜内皮镜中参与分析的细胞数(NC)对测量结果重复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到我院诊治并在同一时间行2次以上(含2次)非接触角膜内皮测量的患者,其测量结果包括中央角膜厚度(CCT)、内皮细胞密度(ECD)、平均细胞面积(ACS)、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和六边形细胞百分比(HEX%),排除NC=0的结果,〉2次测量的患者,选择NC最大的2组结果,以每位患者所得的2组结果中NC较小者(NCmin)为分组依据,10个细胞为一个等级,获得(NCmin〈10、10~20……90~100、≥100)11个组段,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其95%置信区间(95%CI)对各组段内2组数据的重复性进行评估,并对ICC进行F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各组段CCT的ICC均〉0.9,且95%CI下限在0.75以上;ECD和ACS的ICC,当NC≥100时,均〉0.9,且95%CI下限在0.75以上,当NC≥50时,均〉0.75;CV的ICC,当NC≥90时,〉0.75,其余组段均〈0.75;HEX%的ICC,当NC≥100时,〉0.75,其余组段均〈0.75。结论CCT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不受NC限制;分析ECD和ACS时,NC应在50以上,当NC≥100时,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最佳;分析CV和HEX%时,NC应分别在90和100以上。

  • 标签: 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 重复性 中央角膜厚度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
  • 简介:华南赛区夏季赛的赛场上,这一家子颇为引人注意:儿子陈泽同,大脑袋、大眼睛;再看看旁边的爸爸陈庆桥,他们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他们的亲友团就是脚上缠着厚厚绷带的陈妈妈。如果不是前阵子陪儿子玩滑板摔断了腿,陈妈妈也会出现在当天的比赛名单中。

  • 标签: 绷带 网球 运动员 比赛前 赛场 男单
  • 简介:摘要:接触与非接触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融合是一种综合利用两种技术的方法,以提高测量效率、精度和多样性。接触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全站仪、测距仪等,需要物理接触目标表面;而非接触测量技术主要包括激光扫描仪、摄影测量等,可以无需与目标直接接触进行测量。通过将这两种技术融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更全面、精确和高效的工程测量。

  • 标签: 接触式测量技术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工程测量
  • 简介:摘 要:电连接器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可靠性,确保接触可靠稳定,信号传输万无一失。本文就开槽两瓣接触接触失效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探讨绷带在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接诊的40名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基于这40例患者的50只存在病症的眼采用绷带进行治疗,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后检验其治疗效果和价值,分析绷带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效果。研究结果患者接受治疗3天到2个月不等的时间内,50只眼中完全缓解的有32眼(64%),部分缓解的有11眼(22%),无效的有7眼(14%),总有效率为86%;从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情况上来看,完全愈合为18眼(36%),部分愈合为26眼(52%),无效为6眼(12%),总有效率为88%;从视力改善提升角度来看,视力提高的患者为38眼(76%)。研究结论在临床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时,采用绷带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其不仅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够较好的促进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愈合,并且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绷带镜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绷带在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患者42例(42眼睛)作为对象,随机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患者术后角膜表面配绷带型角膜接触,5d后取下,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角膜上皮荧光色素染色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的每个时间点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角膜上皮荧光染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翼状胬肉术后使用角膜绷带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刺激症状,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属于简单、有效、便于掌握的辅助治疗措施,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绷带 疼痛 角膜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