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资治通鉴纲目》是朱熹生前尚未最后定稿的一部纲目体史书,随着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导思想,《纲目》亦被后世帝王钦定为万世史法、史家准绳,成为十三世纪以来中国封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史学著作之一。本文就《纲目》宋元版本情况进行了一番梳理考证,比较了《纲目》宋元刻本的优劣,指出宋元刻本之间的相承关系,尤其是对《纲目》温陵初刻本在宋元明三代的递修情况作了细致的考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 标签: 通鉴纲目 版本考
  • 简介:元代《通鉴》学和《通鉴》胡注瞿林东一元代《通鉴》学的发展南宋时期开始形成的《通鉴》学,在元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据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卷2编年类所考,关于《通鉴》方面的撰述有:郝经《通鉴书法》;金履祥《通鉴前编》18卷;何中《通鉴纲目测海》3卷;胡三省...

  • 标签: 《通鉴》学 胡三省 《资治通鉴》 通鉴纲目 黄龙府 历史文献学
  • 简介:吴人韦政腹枵然,好谈诗书,语常不继。或嘲之曰:“此非出‘芝麻通鉴’上乎?”盖吴人好以芝麻点茶,市中卖者,以零残《通鉴》裹包。一人频买芝麻,积至数叶,而以零残语掉舌。人问始末,辄穷,曰:“我家‘芝麻通鉴’上止此耳。”

  • 标签: 《通鉴》 芝麻点 吴人 裹包 术部 冯梦龙
  • 简介:《本草纲目》是我国十六世纪的医药科学家李时珍的一部名著。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春瓦硝坝人。他出生在医药世家。父亲李言闻医术高超,勤于总结医药学经验,著有《四诊发明》,《医学八脉法》等。李时珍在家庭影响下,从小常常跟随父亲上山采集草药,抄写药方,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候,科举盛行,医生被看作没有出息的职

  • 标签: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十六世纪 医药学 科学家 家庭影响
  • 简介:梁冀一门,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冀专擅威柄,凶恣日积,宫卫近侍,并树所亲,禁省起居,纤微必知。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乘舆乃其次焉。吏民赍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百官迁召,皆先到冀门笺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郎中汝南袁著年十九,诣阙上书曰:“夫四时之运,功成则退,

  • 标签: 《资治通鉴》 随笔 皇后 将军 公主 岁时
  • 简介:《资治通鉴》是旧史书中一部著名的大书,简称《通鉴》。北宋中期,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在一些优秀的助手协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编写完成。《通鉴》以编年体形式,叙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前403——公元959年)共

  • 标签: 《资治通鉴》 周威烈王 后周世宗 北宋中期 编年体史书 范祖禹
  • 简介: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盱,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

  • 标签: 《续资治通鉴》 岳飞 大将
  • 简介:李斯临刑而哭读史有癖,有癖是因为其中有乐,乐趣之一是常于不经意处与极有意味的历史细节邂逅。起初不免粲然一笑,继之则渐生怅惘。读秦国李斯,便有这样的情况。

  • 标签: 《资治通鉴》 札记 历史细节 李斯
  • 简介:摘要《本草纲目》是一本十分著名的药学作品,其中包括了1万多种方剂、1900种左右的药物以及多种临床病证、医案等,涉及到天文地理、化学、植物等各方面知识,在中医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为中医临床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篇文章着重浅析和描述了《本草纲目》与中医临床,充分发挥中医临床的作用。

  • 标签: 本草纲目 临床
  • 简介:印顺法师的《修身之道》形成了对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系统看法。与传统儒家将三纲领视为由内向外的推展不同,印顺法师将三纲领视为由外而内的落实,与大乘“三心”相近;致知就是止于至善,如同佛教的“续善根”一样,其意义与佛教的正见相似,但远不如佛教的正见更为究竟、彻底和殊胜;格物是儒家致知的手段,不如佛教修得正见的方式来得真实;他对大学的诚意慎独非常欣赏,比之于佛法的戒学修行,但认为佛法的理论和方法也更有效率;正心就是定,孟子的“养气”就是定的一种境界;儒佛二家都以修身为本,儒家的修身,等于佛法的修慧,只有大乘佛法,才开显了究竞的修身之道;在印顺法师看来,儒佛二家都以利他作为出发点,但利他的方式则有区别。印顺法师的大学纲目是从佛教立场理解和审视儒家经典的范例。

  • 标签: 印顺法师 《大学》 三纲领 八条目
  • 简介:<正>《资治通鉴》一书,1956年由古籍出版社据胡克家翻刻元刊胡三省注本校勘标点出版,后又经吕叔湘先生等专家全面校阅,对标点、排校之错误,多所是正。吕先生又撰《(通鉴)标点琐议》一文,给读史者极大启发。然洋洋六百万言之巨著,偶疏之处,亦或有之,今读中华书局第5次重印本,仅秦、汉二纪,得标点疑误处凡数十例,今抽取二十八例,依次排列,就正于方家。

  • 标签: 《资治通鉴》 标点 胡三省 中华书局 古籍 吕叔湘
  • 简介:袁枢编纂的《通鉴纪事本末》使我国史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史学体裁。该文论述了此书的成书过程,分析了此书的思想基础和创新性。认为该书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标签: 袁枢 资治通鉴 纪事本末体
  • 简介: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朕为始皇帝,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

  • 标签: 《资治通鉴》 “皇帝” 随笔 “朕” 五帝
  • 简介:《资治通鉴》通过叙事纪言、论理,多方面地说明了赏罚是治国极其重要的政治行为,是维护和实施国家纲纪的手段.那么怎样正确地实行赏罚呢?《资治通鉴》展示了如下原则.l、严肃性原则.历史上有为的政治家都极其严肃地行赏罚.惰文帝扬坚,自己的生活过得很俭朴,史载他:“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赏罚的严肃还表现在不妄赏和不妄罚上.曹操“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丝毫不与”,这就是一例.

  • 标签: 《资治通鉴》 政治行为 无功 李世民 惩恶扬善 陆赞
  • 简介:司马光的名字与《资治通鉴》一起,彪炳于史册。然而,这部规模宏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并非司马光一个人编成的,它是一部集体编写的著作。其主要协修的有当时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刘恕、刘攽和范祖禹。诚如司马康所说:“此书成,盖得人焉。”《通鉴》的初稿,也就是各朝历史的丛目和长编

  • 标签: 刘恕 《资治通鉴》 范祖禹 协修 通鉴外纪 十国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