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孕症治疗中引入新型孕激素受体调节剂的疗效。方法:不孕症患者入选于2022年4月—2024年4月,共计64例,以数字奇偶法支持组别划分,对照组(32例)予以来曲唑治疗,基于此,研究组(32例)予以新型孕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比对临床相关指标、妊娠率、排卵率。结果:研究组的E2(95.32±3.21)pg/ml、P水平(54.26±3.18)nmol/L均比对照组要高,LH(5.37±1.12)IU/L、FSH水平(2.35±0.42)U/L均比对照组要低(P<0.05)。研究组的妊娠率(71.88%)、排卵率(81.25%)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在不孕症患者治疗中应用新型孕激素受体调节剂可提升妊娠率,改善患者孕激素水平,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9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学特征。应用#检验比较不同组的差异;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疾病进展相关因素。结果低ER水平(HR5.59,95%CI:2.42~12.95,P〈0.001)、低PR水平(HR0.19,95%CI:0.04~0.90,P〈0.05)和高Ki-67增殖指数(HR5.84,95%CI:1.91~17.85,P〈0.05)的患者复发率更高。ER+/PR+患者与ER+/PR+患者在肿瘤体积(P〈0.001)、病理分期(P〈0.001)、Ki-67水平(I〉20%)(P〈0.001)、Her-2阳性表达(P〈0.05)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R+/PR+乳腺肿瘤比ER+/PR+乳腺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性。
简介:雌激素是一种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甾体激素,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和功能维持的重要因素,此外在机体多种生理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雌激素功能失常能够引发乳腺、子宫、心脏等多种疾病,特别是与内分泌相关的癌症。雌激素的多种生理效应通过的两种经典雌激素受体α和β传导(estrogenreceptorαandβ),核受体命名委员会(nuclearreceptorsnomenclaturecommittee,NRNC)1999年命名为NR3A1和NR3A2,这两种受体均是核受体超家族(nuclearmoeptorsuperfamily,NRs)的成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选择性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试验的对象均为老年冠心病患者,选择的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选择病例总数共为50例,按照药物的不同,将其划分成A组和B组,其中A组25例患者使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即比索洛尔;B组25例患者使用非选择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即卡维地洛,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情况、心肌缺血情况和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次数以及时间、心率情况均下降,和治疗前各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次数、时间和心率情况无显著差异,P均>0.05。其中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二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的临床中,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均能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情况和心率情况,其中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所致心血管事件相对比较少,如果情况允许,可优先选择该药实施治疗。
简介:水环境是环境雌激素最大的储存库,环境雌激素可通过水体传递,对水生动物产生严重危害.雌激素的生理功能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ER是一种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通过雌激素应答元件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大量研究证实,在环境雌激素类化合物污染的评价中,ER可作为检测环境雌激素效应的生物标记物之一.但不同亚型的ER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对配体的结合存在差异,因此在环境雌激素效应的检测中,应注意化学污染物的类型以及受检动物的物种及组织的特异性.检测ER的方法包括ER蛋白直接定量检测和ERmRNA定量分析,检测技术的选择要依据实验设计而定.论文对环境雌激素效应检测中ER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环境雌激素污染检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现有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只能抑制病毒,不能实现完全治愈。维沙莫德(GS-9620)是由美国吉利德公司开发的一种选择性Toll样受体7(TLR7)激动剂,其可通过激活TLR7识别入侵的病毒,触发先天免疫反应抑制病毒复制,同时触发适应性免疫反应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虽然其Ⅱ期临床研究未达到预期,但GS-9620与现有抗病毒药物相结合,可能给现有治疗方案带来全新的变革。同时,GS-9620在抗HIV-1的临床前实验中表现良好,2项HIV-1相关的临床试验现已被开展。笔者就GS-9620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情况作一概述。
简介:摘要乳腺癌病理学亚型可根据其免疫组化结果如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及Ki67表达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包括管腔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管腔型被定义为ER和(或)PR阳性,在分子机制上,ER的表达活性可调控PR表达,所以ER与PR表达通常一致,但在检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部分ER/PR表达不一致的情况,尤其是ER(-)/PR(+),但关于此类病例是否真实存在尚存争议,应对此型患者重新进行ER和PR免疫组化检测,再根据HER2状态进行分类。因ER与P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密切相关,故其检测结果将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现就ER(-)/PR(+)型乳腺癌存在的原因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探讨。
简介: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R)及其亚型mRNA、多巴胺受体(D2R)及其亚型mRNA在泌乳素腺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30例泌乳素腺瘤标本ESR1mRNA、ESR2mRNA、第五外显子缺失的1型雌激素受体(△5-Del-ESR1mRNA)及D2RmRNA的表达,研究其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肿瘤体积、侵袭性及泌乳素(PRL)水平的关系。结果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患者肿瘤ESR1mRNA表达高于育龄女性患者;侵袭性泌乳素腺瘤高于非侵袭性肿瘤;PRL≥1000ng/ml的患者△5-Del-ESR1mRNA表达水平较PRL〈1000ng/ml的患者明显增高。D2RmRNA异构体的表达水平与泌乳素腺瘤生物学行为有关系,D2SmRNA的表达水平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泌乳素腺瘤中存在显著差异,D2SmRNA在侵袭性泌乳素腺瘤中呈低水平表达。结论ESR1及其亚型△5-Del-ESR1mRNA、D2R及其亚型mRNA表达与泌乳素腺瘤PRL分泌及肿瘤侵袭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雌激素受体β(ERβ)激动剂二芳基丙腈(DNP)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大鼠肠系膜动脉(MA)反应性和Rho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阐述DNP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内脏高动力循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并采用四氯化碳注射创建肝硬化PHT模型。分组干预后检测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MA血管反应性,并检测各组大鼠MA中ERβ、Rho激酶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受体脱敏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DNP能明显改善去势肝硬化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提高MA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提高受抑制的ROCK蛋白的激活作用,并下调β-arrestin-2的表达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论DNP能提高MA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明显改善去势肝硬化大鼠的高动力循环状态。该效应可能与DNP改善MA对缩血管物质的受体脱敏现象,从而激活Rho激酶通路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态调节剂产生、分类和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临床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相关报道的调查分析,阐述微生态调节剂的临床应用现状。结果微生态调节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临床多种疾病的防治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应该不断探讨和研究,学会用生态学的理论去解决临床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微生态制剂将更好的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区域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与胆道结石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微创疝腹壁外科收治的胆道结石患者资料。胆道结石患者(结石组)共186例,男性59例,年龄(49.88±12.29)岁,女性127例,年龄(50.35±13.54)岁。女性患者中育龄期62例,年龄(42.50±5.33)岁;绝经后患者65例,年龄(58.56±8.74)岁。选取同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无胆道结石者186例(对照组),其中男性57例,年龄(49.93±12.19)岁,女性129例,年龄(45.64±13.34)岁。女性健康体检人群中育龄期69例,年龄(37.76±7.53)岁;绝经后60例,年龄(54.87±6.51)岁。所有入组人员于8~10时空腹抽取静脉血3~5 ml,女性育龄期患者均取黄体中期静脉血。检测并对比结石组男性患者和对照组男性、育龄期和绝经胆道结石患者与相应对照组女性、单发结石与多发结石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卵泡刺激素、睾酮、孕酮、催乳素等指标。结石组患者取胆囊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雌激素受体α、雌激素受体β阳性表达情况。结果结石组患者和对照组人群的性别、年龄、民族分布、合并疾病及体质量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胆道结石患者与对照组男性比较,雌二醇[(39.56±17.2)pg/ml比(20.86±13.57)pg/ml,t=2.250]、促黄体生成素[(5.72±3.74)mIU/ml比(2.75±2.53)mIU/ml,t=2.13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刺激素、催乳素、睾酮、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女性相比,结石组女性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催乳素、睾酮、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水平升高[育龄期(64.69±24.00)pg/ml比(96.81±42.88)pg/ml,t=2.056,绝经后(32.80±26.51)pg/ml比(46.91±37.97)pg/ml,t=4.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结石患者与单发结石患者比较,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催乳素、睾酮、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水平升高[(41.99±28.81)pg/ml比(49.64±25.15)pg/ml,t=3.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患者胆囊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阳性表达率52.69%(98/186),雌激素受体β表达阳性表达率57.53%(107/186)。结论新疆区域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与胆道结石发病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I与试验组II均32例,试验组I运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试验组II运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试验组I和试验组II患者治疗后的PCT、CRP水平,试验组II比试验组I低,差异均显著(P>0.05);对比试验组I和试验组II患者治疗后的APACHE-II、SOFA评分,试验组II比试验组I低,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组I患者治疗后死亡17例,死亡率为53.1%;实验组II患者治疗后死亡13例,死亡率为40.6%;实验组II的死亡率比实验组I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推行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