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鉴别不同产地黄柏药材的方法。方法选取四川、贵州、湖北和云南不同产地的真伪黄柏药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为研究对象,利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通过三重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可对黄柏药材的真伪的辨别率达到100%;数据模型对已知样本的分辨率为99.9%,对未知样本的预测准度也可达到99.9%。结论采用三重交叉验证模型对已知样本的预测准度较高,且可有效鉴别出黄柏药材的真伪。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可在不破坏药材材质的情况下,准确的辨别出黄柏药材的真伪和不同产地,优良性较强。
简介:本文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同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结合,对颠茄粉末药品进行无损非破坏定量分析,建立了最佳的数学校正模型。讨论了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和主成分数对PLS定量预测能力的影响,并对预测集样品含量进行预测,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简介:目的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了测定头孢丙烯原料药中水分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以头孢丙烯原料药为研究对象,用近红外光纤探头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用费休氏法测定实际水分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近红外光谱特征值与实际水分含量之间的校正模型,进而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在水分含量0.7%~9.8%范围内,校正集样品经内部交叉检验和检验集检验,相关系数(r)为0.9996,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和外部检验均方差(RMSEP)分为0.40和0.41。结论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果可靠,为头孢丙烯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简介:摘要 : 土壤养分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指标,含量过少会降低农作物产量,过多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快速、准确检测土壤养分对于精准施肥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取样和化学分析的传统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检测土壤养分,但检测过程中土壤的取样及预处理过程繁琐、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不能实现土壤养分的原位快速检测。本研究基于调制近红外光谱,提出了一种土壤养分主动式近场遥测方法,可有效避免土壤反射自然光的干扰。该方法使用波长范围 1260~1610 nm的 8通道窄带激光二极管作为近红外光源,通过测量 8通道激光光束的土壤反射率,建立土壤养分中氮( N)关于土壤反射率的计量模型,实现了 N的快速检测。在 74组已知 N含量的土壤样品中,选取 54组作为训练集, 20组作为预测集。基于一般线性模型,对训练集中土壤 N含量与土壤反射率的定量化参数进行训练,筛选显著波段后的计量模型 R2达到 0.97。基于建立的计量模型,预测集中土壤 N含量预测值与参考值的决定系数 R2达到 0.9,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土壤养分现场快速检测的能力。
简介:为了研究不同增温对小麦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以徐麦31为供试品种,设置了2种不同的大田开放式增温处理:夜间增温2℃(T1)和白天温增2℃(T2),及不增温作对照(CK),研究采用FieldSpecProFR光谱仪测定了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冠层反射光谱,并研究不同的增温处理对小麦光谱反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下小麦冠层反射光谱反射率在拔节期大于CK,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小于CK,其中孕穗期差值为0.1。T1处理情况下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在拔节期大于CK,在孕穗期、开花期小于CK,孕穗期二者差值达到0.15,在灌浆期二者差异不明显。另外,在拔节期、孕穗期和开花期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均有T2大于T1,灌浆期后T1大于T2。研究结果对于在不同增温处理的背景下,对小麦冠层光谱进行无损监测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有效监测小麦的生长。
简介: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遵循库贝尔卡·芒克(KubelkaMunk)方程式,现已广泛应用于纸张、金属、陶瓷、织物等的直接分析,也适用于文物的无损分析研究,此方法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虽刚刚起步,但前景广阔.
简介:摘要:为了可以顺利地完成温室环境中有关土壤盐渍化的程度迅速现象的现场检测,准备采用基于土壤电导率和土壤光谱反射率以及土壤盐渍化的定量关系描述的技术,建立一套可以用于现场表征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快速检测应用系统。首先,应该要有对土壤盐度进行定性的分析过程,应用电磁感应方法检测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再通过测量出电导率来推导出有关原生磁场和诱导出的次生磁场的相对关系,进一步地推算出土壤盐渍化的程度。其次,由于土壤在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的各个波段的反射特性,因此,将光谱图和TM数据进行结合从而得到盐渍化影像,并研究以TM数据作为土壤盐渍化的基础图像,再通过几何精校正映射至实际地点。最后,为了提高影像的识别率,再采用精度和稳定性比较高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法,从而给出相关的测度公式。因此,从此次对土壤的实验结果来看,以电磁特性和光谱特性来综合评价土壤盐渍化程度的方法是具有可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