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1月10日,陈水扁主持所谓"国安高层会议"并做出"十点裁示".在两岸关系部分,陈水扁继续以"520演说"以来的所谓"缓和"面目示人,提出了诸如"机会之窗"、"阳光政策"、两岸"军事缓冲区"等着意突显"缓和"两岸关系的华丽词藻,但这些空洞的语汇并不能掩盖其顽固坚持"台独"的本质.陈水扁一方面大言其连任以来不断地释放"善意",另一方面却加快"台独"步伐,给两岸关系不断制造麻烦.很显然,陈水扁所谓"缓和"的橄榄枝又是一场欺骗国际舆论的故伎重演,只能为陈水扁"假和平、真台独"的本质留下又一桩罪证.

  • 标签: 台独缓和 掩台独 缓和烟幕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美国通过缓和战略加强了对苏联的渗透,      三、缓和的战略得失  70年代前期的美苏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尼克松的缓和战略既考虑美国彼时现实的切身利益

  • 标签: 尼克松缓和 战略评析 缓和战略
  • 简介:2005年电力供求仍然是相当紧张的,据预计2005年可新增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则尚缺装机5000万~7000万千瓦.也就是说2005年年底缺少的装机容量可能与2004年年底相当,如果不能控制电力需求的增长,依靠新增装机容量已经很难解决缺电问题.

  • 标签: 电力企业 电力供求 电力建设 电力需求侧管理 供电企业 2005年
  • 简介:新年伊始,利用参加第12届南盟首脑会议之际,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举行了近两年来的首次高层会晤,双方共同呼吁,要“变猜疑为信任”、“变分歧为协调”、“变对抗为和平”,通过“不间断的会谈”解决各种纠纷,为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努力,并决定开启“广泛对话”的进程,对有争议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 标签: 印度 巴基斯坦 国家关系 核试验 外交活动 克什米尔地区
  • 简介:本文概述了2004年以来印巴关系走向缓和的主要情况,并分协了印巴关系的发展前景,作者认为,印巴关系真正缓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标签: 印巴关系 对抗 缓和
  • 简介:今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能源供应紧张,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吴宝森在近日举行的2005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表示,明年能源价格的涨势会趋于缓和,但仍然面临不小的上涨压力。

  • 标签: 涨势 能源价格 上涨 中国 中国 价格监测
  • 简介:根据多年的测设实践,分析探讨公路回旋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方法。在叙述设置缓和曲线的原理和作用以及回旋缓和曲线长度计算的依据的基础上,以实例说明确定时应灵活应用、精心比较,以使公路线形更趋完美。

  • 标签: 公路测设 回旋缓和曲线长度 视觉条件舒顺协调
  • 简介:<正>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政治学教授、前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耶尔·高尔德曼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人员就东西方关系问题进行了座谈。他的主要观点是:一、缓和一词长期以来被用以说明敌对双方关系的和解。四十年来美苏关系经历了很多曲折。到了七十年代,美苏之间出现缓和,双方关系在下述条件下得到了改善:(1)双方都想解决相互之间的主要问题;(2)双方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愿意缓和。美苏缓和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限制可能导致战争爆发的因素;2.在武器控制和裁军方面

  • 标签: 东西方关系 联邦德国 主要问题 美苏缓和 七十年 美苏关系
  • 简介:去年6月的南北首脑会谈及此后的一系列南北和解举措大大缓解了朝鲜半岛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敌对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东亚安全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因此,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虽然可能根据朝鲜半岛形势的变化进行某些局部调整,但总体上不会有很大变化.

  • 标签: 朝鲜半岛 东亚安全战略 美国 雅尔塔体制 地区安全
  • 简介:在公路与城市道路,特别是城市互通式立交桥的路线方案研究、方案比选及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计算,尤其是缓和曲线部分。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迅猛发展,设计理念不断更新,线形设计更加注重安全、舒适、美观大方而不过分考虑经济因素,由于线形的美化而引起的计算相对复杂和繁琐,我们应当积极应付,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工程勘测设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飞速发展的高等级公路勘测设计中优质高效地完成设计任务。

  • 标签: 缓和曲线长度 迭代求解 弦位法 高等级公路建设 互通式立交桥 公路勘测设计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缓和曲线在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的应用及计算方法,缓和曲线的应用增加了路线设计的自由度,使线形更优美流畅。

  • 标签: 公路 平面线形 缓和曲线 设计
  • 简介:<正>"缓和"在战后苏美关系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苏美从"冷战"走上"缓和",反映了国际关系以及两个超级大国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虽然苏美"缓和"的高潮已过,但回过头来考查一下"缓和"的由来与发展,在"缓和"中两个超级大国的你争我夺,这对我们分析今天和明天的苏美关系还是有益的。一苏联的"缓和"是它"和平共处"的翻版,是它的政治战略。苏联开始寻求"缓和",可以说是在斯大林逝世后不久。1953年8月8日,马林科夫在讲话中提出要和缓世界紧张局势,他说是为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而斗争。

  • 标签: 苏联外交政策 缓和 苏美关系 勃列日涅夫 和平共处 战略武器
  • 简介: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利率水平及其变化——是影响产出缺口的重要因素,  以上分析了中国利率管制下的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动态关系,第三部分探讨在利率管制下产出波动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标签: 中国经济波动 经济波动缓和 缓和化
  • 简介:中国经济波动缓和的原因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基础因素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均减少了,而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组合就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基础因素(基础因素冲击和产出缺口见图2),由此可知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缺口方差的贡献为44%

  • 标签: 中国经济波动 经济波动缓和 缓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