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的解剖学层次结构,分析薄层塑化和超声影像的特点,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路径实现股神经阻滞提供参考。方法:择取临床上20例患者的股神经阻滞操作的超声影像,同时取2具成人盆部标本,将这两具标本制作成薄层塑化切片,对薄层塑化切片进行观察。对比股神经阻滞薄层塑化图像和超声影像,分析股神经阻滞的解剖学特点。结果:通过观察后发现,两种图像均具有明显的特点。薄层塑化图像显示:(1)在股神经阻滞的过程中,位于阻滞的对应层面,可以观察到股神经和腰肌的表面被筋膜紧紧覆盖着;(2)同时,在股鞘后外侧壁的部位,无股神经和腰肌的表面被筋膜紧紧覆盖的结构;(3)而阔筋膜自缝匠肌表面表现出向内走行至股销前方,同时将髂筋膜、股神经、骼腰肌、股鞘等结构覆盖的图像;(4)在择取的2具(4侧)成人盆部标本中,分别有一半表现为阔筋膜未在缝匠肌内侧缘出现融合,因此,而表现出2层;有一半则出现阔筋膜在缝匠肌内侧缘出现融合,因此,而表现出1层。与此同时,超声影像图像中也能够观察到股神经前方部位处的筋膜,同时也能够观察到髂筋膜,其在超声影像中表现未白色的条索状的高回声影,同时也在股神经的前方部位,且和股神经密切相连;阔筋膜将股神经、髂筋膜等部位覆盖,而且和股神经的距离相对更远;在20例超声影像中,2层阔筋膜的影像有17例,1层阔筋膜的有3例;同时股神经两侧的结缔组织在超声下无显影,且发现股神经阻滞时两侧的结缔组织对麻醉作用有屏障的作用。结论:通过对股神经阻滞的解剖学层次结构分析,显示薄层塑化和超声影像的特点相似,均发现髂筋膜和股神经紧密相连,且存在密切的关系,股神经阻滞可选择髂筋膜作为超声引导下的入路部位;同时阔筋膜和髂筋膜容易混淆,因此在进行股神经阻滞时要对两者进行区分。
简介:目的:探讨股神经及其与周围毗邻器官的解剖关系,以及股神经在腹股沟区的体表投影与体表标志之间的关系,为下肢股神经阻滞麻醉的穿刺点提供解剖学和超声影像学依据。方法2014年3月—2015年1月,选取16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组),进行解剖观察;2014年9—10月,选取健康成人志愿者30例(超声组),对其双侧股神经进行超声扫描。两组分别经应用解剖和超声探测,观察股神经的走行情况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并测量腹股沟韧带下缘股神经的宽度、距皮肤的距离,及股神经体表投影位置与耻骨结节线、髂前上棘线的水平距离。结果解剖组结果显示:股神经在腹股沟韧带下缘、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外侧(1.28±0.60)cm处发出,被髂筋膜包裹,内侧与股鞘内的股动脉、股静脉相邻,外侧是缝匠肌;股神经的宽度平均(0.71±0.06)cm,距皮肤的距离平均(0.85±0.19)cm,与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平均(7.25±0.67)cm,与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平均(7.24±0.41)cm。超声组检查显示:股神经在股动脉的外侧,呈倒立三角形高回声的浅色区域,外侧是呈深色高回声区的缝匠肌,内侧紧邻的股动脉和股静脉呈圆形高回声黑色图像;在腹股沟韧带下缘股神经的宽度平均(0.66±0.04)cm,距皮肤平均(0.97±0.22)cm,股神经在体表的投影与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平均(7.58±0.75)cm,距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平均(6.95±0.42)cm。解剖组和超声组测量的股神经宽度、距皮肤距离、距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及距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55、1.197、1.774、1.348,P值均〉0.05)。结论超声测量结果与尸体解剖结果相近,符合股神经实际解剖的位置关系,揭示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阻滞穿刺定位方法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肘正中静脉穿通支的CDU影像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为利用肘部穿通支静脉建立高位血液透析通路的可行性找到依据。方法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应用CDU检查75例成年人的150侧肘正中静脉,测量穿通支长度和内径,对肘正中静脉穿通支进行超声影像解剖学分型;对其中38例前臂造瘘困难的慢性肾衰患者采用肘正中静脉穿通支-肱(桡)动脉吻合的方法建立血液透析通路,观测瘘管血流量,记录瘘管成熟时间,测量有效血管长度,得出长期使用率。结果肘正中静脉穿通支位置恒定,出现率为94.0%,靠近肱动脉,多于静脉汇合处发出,超声影像解剖可分4型,各型之间的血管长度和血管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38例患者内瘘成熟后均可满足血液透析需求,I型和II型患者瘘管的有效血管长度优于III型(P<0.01),3型患者瘘管的长期使用率分别是84.6%、85.7%和72.7%。各型之间的瘘管血流量和成熟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正中静脉穿通支高位造瘘术安全可靠,以I型和II型最优,可以为前臂血管耗竭、高龄糖尿病肾病以及瘘管血栓复通失败的困难造瘘患者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血液透析通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隔间腔的透明隔腔(CSP)和韦尔加腔(CV)的MRI特点并对其进行影像学分型,以便在选择手术入路时作为辅助参考。方法纳入2019年1—4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常规5.0 mm层厚头颅MR扫描的患者200例,观察透明隔间腔的出现概率和形态学特点,进行影像学分型。针对临床最为常见的CSP类型,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难治性癫痫患者75例,行1.0~2.0 mm薄层MR扫描,经图像融合和三维重建,分别在横断面、冠状面图像中测量CSP长、宽、高的最大径,计算平均值。结果200例头颅常规MR扫描,可以观察到CSP者189例(94.5%),提示存在显性CSP者占大多数。CSP通常显示在经室间孔层面及其上方1个层面,位于胼胝体膝部的后方和穹窿柱的前上方。将CSP进行MR影像学分型:闭合型(Ⅰ型)、间隙型(Ⅱ型)、扩张型(Ⅲ型)、囊肿(Ⅳ型)和畸形变异(Ⅴ型)5个类型,分别占比4.5%(9/200)、91.5%(183/200)、1.5%(3/200)、1.5%(3/200)和1.0%(2/200)。CV按影像学可分为:单独出现或者与CSP融合,各占比1.0%(2/200)和1.5%(3/200)。最常见的CSP间隙型(Ⅱ型)的三维形态学测量,MRI可见的长、宽、高,均值为2.3 mm、1.5 mm、3.6 mm。结论CSP在MRI呈现多种形态,体积大小差别不一。术前通过MRI判断CSP是否存在以及CSP分型,可以作为选择透明隔分离方式和手术路径的重要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