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看野岩的画,常觉静雅之气直入心扉,这种感觉于时下并不多有。在校期间,野岩师从陈玉圃先生,现在的作品送不时露着陈先生的痕迹。而他平时谈的更多的是陈先生的人品,是其超脱淡泊的修为。野岩的画所以有平和脱透之气,舆陈先生之言傅身教不无直接关系。所谓"画品即人品",斯言不虚。我很注意野岩画中的款识,小行书舆画作极协调,同样透着静雅之气。他很重视童画的书写意味,常说“古今大家鲜有画佳而书不佳者。”野岩的画中,水墨之外,线是很重要的构成元素,生动而富有内涵,显示了他的书法功底。而今不少画家的作品虽也可观,却总觉的多了些制作气,少了些国画味,大概缺的就是这一课。
简介:野岩是我看好的青年画家。他有足够绘画才份,书法也很好,笔下线条有逸气,整个画面有空灵之气,山水、花鸟都有过人处,依他目前的谦谨与努力,前路当未可限也。我一向主张热爱并躬事国画的年轻同道们,多向传统讨生活,深入研究一下前贤的艺术来路,找到自己与传统的那个最契合点。有人入手就学黄宾虹或者八大山人,不是说不可以,但他们是高秋老树上长熟了的红果,甜则甜矣,我们吃了后却不仅没变成果儿那样红,还容易为了所谓的虚荣或面子,搞些红妆料涂染双腮以招摇画坛,最终自己还是个苍白的底儿。许多悟性很好的年轻道友就这样给毁了,陶渊明所说的“总角闻道,白首无成”,移用到这里,倒真有点合适。
简介:形临,即写实地临写字帖,注重形似,是向经典法帖学习技法语言的途径,以此获得原碑帖的笔法运作技巧和结字方法。形临是学习技法的阶段,那就意味着临帖时要严格按照原帖法则来写。一要笔法准确,二要结构准确。总之形临的终极目标是准确无误地再现原帖。所谓意临,实质上也就是得原帖意蕴神采。大凡有所成就的书法家,对传统的学习皆以意临为之,多以自己的书法语言特色来再现原帖的风神,若这时书家对原贴的理解能够达到神思散逸的程度,临作或许更精妙。意临在拟其意态风神的基础上,可以夸张笔画粗细对比以及结字的疏密、欹侧,使它更充满生机。郭子绪先生临作《祭侄稿》帖,皆以其善长的沉着笔致来体现原帖的风神意韵,可谓是从形临到意临过渡阶段的佳构。要做到形神兼备,必须具备很好的形临基础,并且还要有丰富的读帖、临帖经验以及对书法持有独到的思想和见解,三者缺一不可。意临是书法学习从临摹到创作的最好训练方式,是锻炼思维能力和建立自己书法思想、书风语言的不二法门。如果一味只是形临,而没有熔铸百家的思想与窍门,哪怕临得再像,临过的法帖再多,法帖在脑海里至多呈块面陈列罢了。意临,读帖的环节不可忽视。读行书字帖,着眼在于一个“势”字,应细细品味其笔势是如何运作的。...
简介: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评课是既捉“问题虫”,又捉“萤火虫”。评课应聆听执教者的“自我评价”、应抓住关键点、遵循的原则及基本步骤等。多见者博,多闻者智。赢在课堂,贵在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