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拉尔波的家庭是维希地区一家家资万贯的巨富。维希驰名世界的矿泉,多半归他家所有。他是这个家庭的独生子和财产的唯一继承人。拉尔波自幼娇生惯养,过着优越的生活。但遗憾的是他从小就体弱多病,费尽了父母的心神。他从小学到中学上的都是贵族子弟学校,受到严格的文化教育,但中学会考以后,他便没再升学,而是过着到世界各地游览名胜的恬淡、平静、安闲、舒适的生活。拉尔波的文学素质很好,对诗歌、评论、小说有广泛的兴趣和实践,再加上博览群书,广采各家所长,所以他的成就越来越显著。他和当时著名作家纪德是好朋友,两人关系很密切,因而得到了纪德的大力推举。他从十五岁开始发表诗作,后来兼写小说,很快在文坛小有名气。他的诗歌和小说都展示了异国情调、世界主义倾向和多姿多态的新颖风格。对后来的诗人作家如桑德拉、莫朗、凯塞尔等产生了较大影响。他的中篇小说《费米娜·马盖》是一部别具一格的作品,写于1908—1909年间,1910年发表在纪德主办的《新法兰西评论》上,后来又在纪德的帮助下,与马格丽特·奥都的《玛丽—克莱尔》合出单行本。这部小说当时在文坛产生了很大反响。产生反响的关键是这部小说采用了法国作家以往不大注意或没有充分挖掘的体裁——对小青年的描写。十三—十七岁这一段年龄,是由少年进入青年的过度阶段,这一段时间里,他们身上的性爱本能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萌动,对这一段学龄孩子的复杂、微妙、奇特的心理,拉尔波以戏剧化的文学手法进行了具体、深刻的开掘,并以其酣畅流利的文学语言为其他作家树立了典范,为文学创作拓展了新的道路。从此,很多法国作家追随他的足迹,使这类题材日渐成熟和丰富。《费米娜·马盖》的情节并不复杂,他只是写了一位从哥伦比亚来的美丽绝伦�
简介:费米(EnricaFermi1901-1954)是20世纪物理学巨擘,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50年某天,费米和另外三位物理学家共赴午餐,路上他们聊着有关地外文明的话题。其他人认为,即使平均起来一个行星产生文明的可能性很小,但因宇宙的古老历史和数目众多的天体,外星文明的总数也应相当可观。在进餐时,他们的讨论已转移到别的方面。“他们都在哪儿呢?”费米突然问道。同伴们马上意识到,那些有关地外文明的讨论引发了费米的思索和疑问:如果真有地外文明存在,为什么我们仍未发觉任何直接支持这一结论的迹象?这一疑问就是“费米悖论”的雏形。
简介:引言熵是热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态函数,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态函数的存在,当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无限小变化时,其熵变为ds≥(?)Q/T(1)式中(?)Q是系统从温度为了的热源吸收的热量,等号对应于可逆过程,不等号对应于不可逆过程。当(?)Q=0时,(1)式变为ds≥0(2)由此可见,在绝热过程中,系统的熵永不减少,在可逆绝热过程中,熵的数值不变,在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系统的熵总是增加。这个结论称为熵增加原理,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根据熵增加原理,任何自发的不可逆过程,只能向熵增加的方向进行,于是熵函数给予了判断不可逆方向的共同准则,上述结论无论系统是处在平衡状态还是非平衡状态都是成立的,而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