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丁苯酞与负荷剂量血小板药物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纳入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负荷量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组间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丁苯酞与负荷剂量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可取得理想临床疗效。

  • 标签: 丁苯酞 负荷剂量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服血小板药物的分类和应用现状以及市场份额进行分析,进而了解中国口服血小板药物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二手数据库分析方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样本数据采用量化分析,对中国的口服血小板药物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在国内市场中,阿司匹林是唯一拥有众多国内外众多指南推荐使用的血药,仍作为临床一线用药。结论未来新型口服血小板药物的开发,在于寻找出有效性高、安全性大,性价比高,且患者依从性高的口服血小板药物

  • 标签: 口服型抗血小板药物 分类 应用现状 市场特点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丁苯酞和负荷剂量血小板药物联合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科接诊急性脑梗死病人(n=263)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133人用丁苯酞和负荷剂量血小板药物,对照组130人用负荷剂量血小板药物。对比NIHS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NIHSS评分改善情况和疗效: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联用丁苯酞和负荷剂量血小板药物,病人的疗效更高,神经功能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疗效 抗血小板药物
  • 简介:【摘要】摘要:本文综述了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血小板药物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传统的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虽广泛应用,但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新型血小板药物不断涌现,本文主要针对抗血小板药物进一步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心脑血管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血小板药物药物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30例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治疗,对比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A以及心输出量、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冠脉动脉综合征效果显著。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目的: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是神经介入术后缺血事件再发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可能导致药物抵抗的风险基因和位点。方法:以神经介入常用的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为研究对象,对遗传因素导致的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结果与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结果间存在争议,目前没有公认的基因位点变异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CYP2C19弱代谢是氯吡格雷抵抗的重要因素,但CYP2C19仅能解释约12%的药物抵抗,因此临床并不推荐常规进行该基因的检测,氯吡格雷抵抗的主要因素仍在研究当中。此外,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心血管病患者,在脑血管病患者中药物抵抗的研究有待加强。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药物抵抗 基因变异 CYP2C19
  • 简介: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中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根据循证医学的要求,重点介绍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5类血小板药物中的4个代表性药物,包括其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联合用药等。

  • 标签: 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阿那格雷 噻氯匹定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通过阿司匹林及双嘧达莫的干预对患者血小板数量有无显著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术78例患者临床资料,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术后不给于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给与口服阿司匹林100毫克及双嘧达莫40毫克日1次,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曲线。结果术后5天血小板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血小板由高峰恢复至安全值(血小板值≤500×109/L)时间治疗组平均12.25天,对照组平均22.37天,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在脾切除术后治疗过程中能有效缩短血小板数量恢复正常时间,并减少血栓性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脾破裂 脾切除 阿司匹林 双嘧达莫 血小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服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患冠心病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普拉格雷片,34例)和对照组(硫酸氯吡格雷片,34例),对比两组患者血小板反应指数、血小板聚集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反应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反应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小板药物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小板反应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普拉格雷片 硫酸氯吡格雷片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冠心病(CAD)患者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2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需行CABG术的冠心病患者,连续口服100mg肠溶阿司匹林和75mg氯吡格雷1周,观察停药后1、2、3、4、5、6、7、9天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采用光学血小板聚集仪(LTA)测定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A)和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DP).结果停药后第1天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效应最强[(5.4±1.6)%],血小板功能在停药后第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76.6±4.0)%];停药后第1天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效应最强[(29.5±12.1)%],在停药后第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69.7±3.5)%.结论冠心病患者口服100mg阿司匹林和75mg氯吡格雷1周,停药后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第4天恢复至正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在第7天恢复至正常.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小板聚集率 花生四烯酸 二磷酸腺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用不同血小板药物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2015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7人,随机分为四组1)AC组阿司匹林0.3g联合氯匹格雷300mg;2)AG组阿司匹林0.3g联合替格瑞洛180mg;3)ACTF组阿司匹林0.3g、氯匹格雷300mg联合替罗非班;4)AGTF组阿司匹林0.3g、替格瑞洛180mg联合替罗非班。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2小时、服药后24小时、服药后7天测血浆二磷酸腺苷(ADP浓度)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随后使用药物常规剂量,观察7天内出血发生率。结果1)ACTF组、AGTF组在服药后2小时、7天时血小板聚集率分别较AC组、ATG组明显降低;2)服药2小时,AG组、AGTF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分别较AC组、ACTF组减低;3)服药后次日清晨及服药后第7天,AC组和ATG组、ATGTF组和ACTF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4)ACTF组、ATGTF组,7天内出血率较AC组、ATG组高;5)AG组、AGTF组,7天内出血风险分别较AC组、ATG组略高。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前,使用替格瑞类联合其余血小板比氯吡格雷起效快。在出血风险小的患者,尽量联合替罗非班血小板治疗,可以更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 替罗非班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本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病患,都予血小板药物治疗,按照用药的差异把病患分成治疗组A与治疗组B各42例,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A的总有效率是76.2%,治疗组B是92.9%,治疗组B比治疗组A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B病患的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降低幅度均比治疗组A低,对比差异显著义(P<0.05);治疗组A的不良反应诱发率是9.5%,治疗组B是2.4%,治疗组B比治疗组A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明显降低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且不良反应诱发率低,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 普拉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疾病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最近3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聚集以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组间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聚集对比,p<0.05。结论血小板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药物 临床效果
  • 简介: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血小板药物,但是它有许多不足。氯吡格雷口服后需要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生物转化,转化率不一致,受伴随疾病治疗时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变异性制约,血小板抑制作用差异大,不同的患者对其反应性差异较大,药物转化率低的患者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均分四组,每组患者比例20例。予以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75mg阿司匹林、100mg阿司匹林和150mg阿司匹林治疗患者分别设为研究组A、研究组B和研究组C,最后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经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研究组A、研究组B和研究组C的血小板聚集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研究组A、研究组B和研究组C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另外两组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在75-150mg最佳,可以起到血小板的作用。

  • 标签: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老年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治疗中口服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对 2018年 1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100例 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 口服血小板药物,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2%,恶心呕吐患者 5例,便秘患者 6例;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 6%,恶心呕吐患者 1例,便秘患者 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7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于冠心病采用口服血小板药物,能有提高治疗有效率,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