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结肠腺癌数据集,分析GPX4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总生存(OS)的预测价值。选取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供的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结肠腺癌组织93例及其配对癌旁组织87例,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PX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GPX4蛋白表达情况与结肠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OS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建立和绘制预测OS率的列线图。结果对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380例结肠腺癌患者中GPX4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位每千个碱基的转录每百万映射读取的片段数(FPKM)值:85.654(20.351~356.237)比56.230(48.783~63.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50,P<0.05);GPX4高表达组(FPKM ≥83.614)的OS较GPX4低表达组(FPKM<83.614)差(中位OS时间84.40个月比94.03个月,5年OS率58.6%比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结肠腺癌组织GPX4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8.0%(35/92)比7.3%(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27,P<0.01);GPX4在左半结肠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高于右半结肠腺癌组织[47.2%(25/53)比25.6%(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36);GPX4高表达组患者的5年OS率低于低表达组患者(25.7%比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1,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N1~N3期)(HR=2.241,95% CI 1.242~4.046,P=0.007)和GPX4高表达(HR=2.783,95% CI 1.598~4.848,P<0.01)是结肠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上述因素建立预测结肠腺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C指数为0.739,提示该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GPX4在结肠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其高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不良预后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M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行瓣膜置换术的9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瓣膜病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浆MPO和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脂蛋白a水平,并与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O、NT-proBNP和脂蛋白a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脏瓣膜病组MPO、NT-proBNP和脂蛋白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8.36 ± 39.25) mg/L比 (89.16 ± 26.09)mg/L、(698.97 ± 154.65) ng/L比(47.95 ± 9.05) ng/L和(315.82 ± 79.96) mg/L比(153.37 ± 42.3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随访1年,其中发生MA 36例(MA亚组),未发生MA 56例(非MA亚组)。MA亚组MPO、NT-proBNP和脂蛋白a明显高于非MA亚组[(163.37 ± 29.11) mg/L比(105.86 ± 26.32) mg/L、(797.79 ± 113.54)ng/L比(635.45 ± 144.45) ng/L和(369.86 ± 45.27) mg/L比(281.08 ± 78.3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O、NT-proBNP和脂蛋白a是影响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0.937、0.994和0.982,95% CI 0.904~0.972、0.988~0.999和0.968~0.996,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O预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NT-proBNP和脂蛋白a(0.934比0.813和0.830,Z = 2.441和2.299,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MPO异常升高,血浆MPO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MA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M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行瓣膜置换术的9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瓣膜病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浆MPO和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脂蛋白a水平,并与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O、NT-proBNP和脂蛋白a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脏瓣膜病组MPO、NT-proBNP和脂蛋白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8.36 ± 39.25) mg/L比 (89.16 ± 26.09)mg/L、(698.97 ± 154.65) ng/L比(47.95 ± 9.05) ng/L和(315.82 ± 79.96) mg/L比(153.37 ± 42.3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随访1年,其中发生MA 36例(MA亚组),未发生MA 56例(非MA亚组)。MA亚组MPO、NT-proBNP和脂蛋白a明显高于非MA亚组[(163.37 ± 29.11) mg/L比(105.86 ± 26.32) mg/L、(797.79 ± 113.54)ng/L比(635.45 ± 144.45) ng/L和(369.86 ± 45.27) mg/L比(281.08 ± 78.3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O、NT-proBNP和脂蛋白a是影响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0.937、0.994和0.982,95% CI 0.904~0.972、0.988~0.999和0.968~0.996,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O预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NT-proBNP和脂蛋白a(0.934比0.813和0.830,Z = 2.441和2.299,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MPO异常升高,血浆MPO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MA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线粒体过氧化物酶分裂缺陷致死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DNM1L基因变异进行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确诊的1例线粒体过氧化物酶分裂缺陷致死性脑病患儿,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DNM1L基因变异情况。结果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随即出现抽搐及进行性意识障碍;脑电图示背景波慢化,广泛性尖或棘(慢)波、多形慢波发放;头颅MRI示脑沟加深、侧脑室扩张,脑内多发斑片状信号异常;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DNM1L基因存在c.1207C>T( p.Arg403Cys)杂合错义变异,Sanger测序验证其父母均未检测到该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c.1207 C>T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S1+PS2+PM2+PP3)。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线粒体鸡尾酒疗法"及抗癫痫治疗后,患儿癫痫发作较前减少,意识水平好转。结论DNM1L基因c.1207 C>T变异可能为患儿的致病原因,基因检测结果为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MPO-ANCA-glomerulonephritis,MPO-ANCA-G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肾脏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72例MPO-ANCA-GN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肾活检病理特征,且对患者的肾脏预后进行随访。分析所有患者不同肾脏预后的临床特征及接受肾活检的112例患者的病理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影响肾脏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172例患者中男81例,女91例,年龄为66.0(59.0,72.0)岁,诊断时的血清肌酐为343.7(174.2,606.6)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为15.81(7.61,38.04)ml·min-1·(1.73 m2)-1。76例(44.2%)患者接受了初始肾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经过20(3,60)个月的随访,73例(42.4%)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需依赖透析,其中包括6例(8.2%)随访过程中进入RRT的患者和67例(91.8%)初始即接受RRT的患者。接受肾活检的112例患者中,硬化型组进展为ESRD的患者比例最高(15/25,60.0%)。非透析依赖组的基线血清肌酐水平(P<0.001)、尿红细胞计数(P=0.012)和球性废弃比例(P=0.002)均明显低于透析依赖组,而eGFR(P<0.001)、血清白蛋白(P=0.002)和血红蛋白(P<0.001)水平均高于透析依赖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局灶型组患者的肾脏生存率最高(χ2=19.488,P<0.001),而硬化型组的肾脏生存率显著低于新月体型组(χ2=5.655,P=0.017);较高的血清肌酐(>320 μmol/L,χ2=77.229,P<0.001)和尿红细胞计数(>300个/μl,χ2=8.511,P=0.004)水平,较低的类风湿因子(<20 IU/ml,χ2=8.610,P=0.003)、血清白蛋白(<30 g/L,χ2=11.060,P=0.001)和血红蛋白(<90 g/L,χ2=21.921,P<0.001)水平与较低的肾脏生存率相关;在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加霉酚酸酯组的肾脏生存率显著高于糖皮质激素加环磷酰胺(χ2=5.056,P=0.025)和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组(χ2=16.459,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血清肌酐水平>320 μmol/L(HR=8.803,95%CI 3.087~25.106,P<0.001)和血清白蛋白<30 g/L(HR=2.566,95%CI 1.246~5.281,P=0.011)是患者进展至ESRD的影响因素。结论MPO-ANCA-GN患者诊断时的血清肌酐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是影响患者肾脏预后的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SD17B4突变相关的过氧化物酶体D-双功能蛋白缺乏症(PDBPD)的临床与基因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一家系2例HSD17B4突变致PDBPD的临床及基因情况。结果男性先证者及同胞姐姐均伴新生儿癫痫、精神运动发育障碍、共济失调、肌无力、听力损害、足部畸形,血清极长链脂肪酸正常,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小脑半球萎缩,肌电图:多发性周围神经神经源性损害肌电改变,听觉诱发电位:重度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基因检测显示HSD17B4复合杂合突变(c.1171G>C,c.686-2A>T),临床确诊为PDBPD,年龄分别为8岁和14岁。结论报道2例HSD17B4突变致PDBPD,均符合典型临床表现。新发现HSD17B4基因c.1171G>C和c.686-2A>T突变,丰富了HSD17B4突变谱。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PGC)1β表达与病理滑膜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0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的确诊RA患者并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改良Sharp评分(mTSS)评估双手正位X线片关节破坏程度。膝关节滑膜活检获取滑膜组织并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滑膜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GC-1β表达及炎症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数量。相关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RA滑膜PGC-1β表达与病理滑膜炎、临床病情活动及影像学关节破坏程度的关系。结果共纳入83例RA患者,男20例(24.1%),女63例(75.9%),年龄(54±14)岁。PGC-1β在RA滑膜衬里层及衬里下层多种细胞胞核中表达,滑膜PGC-1β+细胞比例与病理滑膜炎评分及衬里下层CD3+T细胞、CD20+B细胞、CD38+浆细胞、CD68+巨噬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333、0.259、0.320、0.342、0.309,均P<0.05)。滑膜PGC-1β表达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mTSS显著正相关(r=0.219~0.301,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示滑膜PGC-1β表达与mTSS显著正相关(β=0.312,P=0.004)。结论RA滑膜PGC-1β表达与滑膜局部及全身炎症水平、关节破坏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可能参与RA滑膜炎症及关节破坏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辅助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结局及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平阳医院诊治的ICP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辅助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血清TPOAb、IL-1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38/40)比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14,P<0.05)。观察组治疗后黄疸、瘙痒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ST、ALT、TBA与TPOAb、IL-1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57.49 ± 11.45)U/L比(83.70 ± 13.57)U/L、(87.61 ± 29.03)U/L比(126.24 ± 33.28)U/L、(13.24 ± 5.48)μmol/L比(21.39 ± 7.20)μmol/L、(9.18 ± 2.41)kU/L比(12.97 ± 2.73)kU/L、(11.37 ± 2.05)ng/L比(18.26 ± 2.54)ng/L];两组治疗后血清IgM、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1.40 ± 0.09)g/L比(1.28 ± 0.11)g/L、(1.96 ± 0.14)g/L比(1.82 ± 0.12)g/L、(11.53 ± 2.80)g/L比(9.37 ± 2.5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地塞米松辅助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患者可提高肝功能与免疫功能,降低血清TPOAb、IL-12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辅助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结局及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平阳医院诊治的ICP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辅助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血清TPOAb、IL-1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38/40)比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14,P<0.05)。观察组治疗后黄疸、瘙痒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ST、ALT、TBA与TPOAb、IL-1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57.49 ± 11.45)U/L比(83.70 ± 13.57)U/L、(87.61 ± 29.03)U/L比(126.24 ± 33.28)U/L、(13.24 ± 5.48)μmol/L比(21.39 ± 7.20)μmol/L、(9.18 ± 2.41)kU/L比(12.97 ± 2.73)kU/L、(11.37 ± 2.05)ng/L比(18.26 ± 2.54)ng/L];两组治疗后血清IgM、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1.40 ± 0.09)g/L比(1.28 ± 0.11)g/L、(1.96 ± 0.14)g/L比(1.82 ± 0.12)g/L、(11.53 ± 2.80)g/L比(9.37 ± 2.5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地塞米松辅助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患者可提高肝功能与免疫功能,降低血清TPOAb、IL-12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过氧化氢及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消毒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遵循范围综述的研究思路,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Ebsco、ProQuest、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对消毒剂浓度、实施方法、评价指标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1篇单中心RCT和19篇类实验性研究。以消毒剂种类划分为过氧化氢组和过氧化氢银离子组。实施方法为持续消毒、定期消毒、定期结合持续消毒;用于定期消毒的消毒剂浓度为0.1%~10%,用于持续消毒的消毒剂浓度为0.008%~0.250%;常用评价指标为菌落总数、合格率、致病菌检出率和生物膜。结论2种消毒剂均可有效控制DUWLs污染,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的抑菌效果更好。可以将持续与定期消毒相结合,定期检测口腔诊疗用水水质并及时调整消毒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患者胆道梗阻程度与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胆道梗阻患者140例,未行胆道穿刺引流,年龄40~64岁,性别不限,BMI 18.5~23.9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参照Child-Pugh分级总胆红素(TBIL)浓度,按照胆道梗阻程度将患者分为4组(n=35):A组TBIL浓度<17 μmol/L;B组17 μmol/L≤TBIL浓度<34 μmol/L组;C组34 μmol/L≤TBIL浓度<51 μmol/L组;D组TBIL浓度≥51 μmol/L组。测定患者血清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和丙二醛(MDA)浓度。血清MDA浓度与胆道梗阻程度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和D组血清DBIL、IBIL、ALT、AST、TBA和MDA浓度增加(P<0.05),A组和B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血清DBIL、IBIL、ALT、AST、TBA和MDA浓度(P<0.05)。血清MDA浓度与胆道梗阻程度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患者胆道梗阻程度可用于反映脂质过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