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肾移植手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100.00%),与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86.67%),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为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促进该类患者早日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介入治疗之后,患者产生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工作内容,展开有效分析和探究,希望本文的护理探究能够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之后并发症相关护理实现有效的预防,并全面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总数量有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20名冠心病患者,采取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针对护理举措。对照组的区域20名冠心病患者,则是采取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护理举措,对两组患者产生并发症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当中,对比两组患者产生并发症的相关情况来看,观察组仅仅有一名患者存在了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而对照组有十名患者存在着手术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症。同时在组间数据比较方面,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IJV)作为搭桥血管的Rex手术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0月至2019年8月54例接受初次Rex手术(采用IJV作为搭桥血管)治疗肝前性门静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19例;中位年龄5岁(0.8~14岁)。观察其临床表现、脾大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恢复情况,应用Pearson χ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对手术前后脾长径、脾厚度、血小板计数及胃镜静脉曲张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4例患儿中,无血管并发症47例患儿术后均无消化道出血,脾大脾功能亢进缓解或消失,患儿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108.49±100.98)×109/L和(171.54±92.22)×109/L比较,数值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脾长径[(133.93±32.91)mm和(111.89±35.21)mm]和脾厚度[(44.88±11.03)mm和(34.72±9.04)mm]比较,数值均有所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2-F3食管静脉曲张比例由术前73.9%(20/23)降至术后13.0%(3/23)。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7例(13.0%),其中血管栓塞2例(3.7%),血管狭窄5例(9.3%)。术后出现血管栓塞2例分别表现为脾功能亢进无缓解和消化道出血,均再次行Rex手术,术后血管通畅。血管狭窄5例表现为脾大、脾功能亢进缓解不良或消化道出血,超声及CT检查可见吻合口直径<3 mm、流速增加3~4倍。其中,2例行球囊血管扩张成功;1例行球囊血管扩张后效果不佳而行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均血管通畅,症状缓解;余2例暂未接受治疗。结论IJV搭桥Rex手术效果良好,可以达到根治的手术目的。血管栓塞和吻合口狭窄是影响IJV搭桥Rex手术术后效果或导致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出现血管栓塞患儿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吻合口狭窄患儿行血管介入治疗并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简介:摘要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移植肝功能障碍和移植物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率为5%~25%,病死率高。供受者复杂多变的血管条件、吻合技术、感染和移植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等,均可引起肝移植血管并发症。血管并发症的类型多元、复杂,按血管构造可分为动脉并发症和静脉并发症;按血流特征可分为流入道(肝动脉、门静脉)障碍和流出道(肝静脉、腔静脉)障碍;按病变性质可分为破裂出血、狭窄、血栓形成及假性动脉瘤等;按发生时段可分为早期和晚期。手术方案设计与外科操作技术等,是治疗肝移植术后早期血管并发症的技术因素;而血管并发症的类型及其伴随的临床表现与诊治策略的选择及临床转归密切相关。因此,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围手术期管理学组特制定《肝移植围手术期血管并发症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旨在规范与优化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常见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诊治。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中采用介入护理干预,观察该种方式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采用介入护理干预)和二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结果:(1)一组和二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中,一组分别为94.87%、7.69%,二组分别为82.05%、20.51%,(x2=6.210,p=0.000),两组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对照中,一组分别为39.17±4.91(分)、91.43±3.18(分),二组分别为56.73±4.64(分)、82.49±3.66(分),(t=11.801,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对脑血管介入治疗中采用介入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对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FMEA前后分为两组,观察组(FMEA实施后)采用FMEA方法计算出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指数确定护理计划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FMEA实施前)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优先风险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健康宣教、护理行为专业程度、护理要求满足程度、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MEA方法通过分析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使操作流程更规范与科学,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将主要分析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之后其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进行探讨护理策略。方法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选自于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进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共计选取300位患者。将所有患者在进行股动脉穿刺行血管手术之后并发症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有效的避免并发症出现的对应措施,并且还需要在手术之后的护理过程当中注意的要点。结果 通过试验数据统计,有60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青紫,有32例患者出现血肿,有19例患者出现了假性动脉瘤,有2例患者出现动静脉瘘,有11位患者出现了迟发性出血,有4例患者出现了腹膜后血肿,还有4例患者出现了腓肠神经丛血栓,完全康复。结论 通过分析析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之后其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对于相关护理外周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应当采用积极的护理措施来规避并发症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在患者进行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出现的急性低血压并发症与给予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观察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于我院以介入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96例患者。在这96例患者中,其中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48例患者给予特殊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急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并发放医院自制的评判表计算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理心理能力的得分,以此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急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来看,给予特殊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急性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小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并且根据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心理能力得分来看,观察组患者得分较高,并且各项能力均处于高得分状态,说明给予特殊护理更有助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术患者的恢复。结论:给予心血管疾病介入术患者特殊护理,第一可以帮助降低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临床护理风险,第二可以帮助患者较快恢复生理心理各项机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