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样本放置温度与时间对血浆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个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两份/人的样本,一份放置于室温作为观察组,另一份放置于4℃冰箱中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0h、0.5h、1h、2h、3h时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浆氨的浓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升高,观察组结果在0.5h的结果与对照值(0h)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氨结果和对照组在1h、2h、3h结果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置0.5h与1h时检测值与样本0h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h与3h检测结果与样本0h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氨样本采集后应低温立即送检,并于0.5h检测,如因故不能及时检测,应将标本放置与4℃冰箱冷藏于2h内完成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血液培养阳性率,细菌分布及科室分布进行的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多依据。方法血培养标本用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和DL-96Ⅱ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2109例血标本中196例血培养阳性标本分离出细菌1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7株,革兰阳性菌54株,真菌7株。感染率最高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葡萄球菌。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和葡萄球菌是血培养中的主要病原菌,多见于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探究的是末梢血与静脉血样本在血常规检验中对检测结果影响中的应用分析。通过不同的采集部位,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误差的发生,确保检验结果精确而可靠。方法:本文将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该时间段本院采集的120例血液样本,再将采集的血液样本分成同等份的两个组,设置不同的采集方式和不同部位。以了解末梢血及静脉血是否会对血常规检查的影响。根据检验结果汇总和比较,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末梢血液及静脉血液对血液常规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使用静脉血液时,能更好地改善血液检查的精度,对诊断和治疗患者病情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论:由此可见收集静脉血比末梢血液更能确保检测的精度,并且在采血过程中不会引起疼痛、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和感染,确保病人对采血的满意度,还能够为临床医学提供有价值的精准数据。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有积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对末梢血与静脉血样本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血常规检验的对象80例,根据采血位置的不同将选取的所有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进行末梢血血常规检验,乙组患者进行静脉血血常规检验,观察不同采血部位对血常规检验患者的影响。结果:研究显示,采血位置不同,检验者的HCT、PLT、Hb、RBC、WBC、MCV水平之间存在差异,且乙组实验者的水平高于甲组,两组实验者在满意度、感染率发生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两种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均有一定价值,使用静脉血样本的方式可更好的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降低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感染率及疼痛程度,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使用末梢血与静脉血样本所得到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7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本资料回顾,将采集静脉血的35例受采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将采集末梢血的35例受采者作为参考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检验数值高于参考组,白细胞检验数值低于参考组,差距在本次研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数值对比差距在本次研究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与静脉血样本在血常规检验中都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相比之下,静脉血的检验结果更具有准确性,且放置时间对结果影响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样本在血常规检验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7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本资料回顾,将采集静脉血的35例受采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将采集末梢血的35例受采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检验数值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检验数值低于对照组,差距在本次研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数值对比差距在本次研究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NRS评分比较,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末梢血与静脉血样本在血常规检验中都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相比之下,静脉血的检验结果更具有准确性,且放置时间对结果影响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与手工配制血培养液进行血液培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3年2月-2023年6月接收800份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手工配制血液培养、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培养,分析其培养效率。结果:各菌种的系统培养阳性显像时间均明显短于手工培养;800份血液标本经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培养后获得83份阳性结果,阳性率为10.38%。各菌种中,大肠埃希菌、念珠菌属、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珠菌等阳性率均明显较高。结论:相比于手工配制血液培养,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血液培养效率、效果均更显著,可在临床高效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血培养阳性时间(TTP)在区分血培养阳性是感染或污染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血培养阳性,同时又监测PCT的106份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PCT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有显著增高。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比较有缩短,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PCT与TTP可作为血培养阳性结果是感染或污染的辅助判别指标,但PCT较TTP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