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癌葡萄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1983年至2014年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肺癌葡萄膜转移癌患者14例1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4.5±9.6)岁。单眼11例,双眼3例。病理检查均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13例(肺腺癌、肺鳞癌、肺腺鳞癌分别为10、2、1例),小细胞肺癌1例。就诊前已确诊肺癌者4例(28.6%),因眼部症状而首诊眼科者10例(71.4%)。出现眼部症状至诊断为肺癌的病程为1周~6个月;确诊肺癌至眼科就诊时的病程为10~60个月,平均病程为(29.5±19.0)个月。主诉视力下降、视物遮挡、视物变形者分别为7、4、3例。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B型超声、UBM检查。行FFA检查8只眼,其中联合ICGA检查2只眼。行眼眶MRI检查5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病理活检1只眼。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特点。结果17只眼中,视力光感者2只眼,手动~眼前数指者3只眼,0.1~0.3者5只眼,0.4~0.6者4只眼,>0.8者3只眼。转移癌位于虹膜1只眼,位于脉络膜16只眼。转移癌位于虹膜者表现为虹膜上"菜花"样肉红色肿物,表面呈不规则形,其上布满细小滋养血管。转移癌位于脉络膜者表现为后极部或赤道部视网膜下黄白色或灰黄色隆起肿物,其中单个病灶14只眼,2个病灶2只眼;伴视网膜脱离8只眼,眼压升高5只眼。B型超声检查可见后极部扁平形或表面不规则波浪形眼内占位性病变,伴局限性或广泛性视网膜脱离。FFA和ICGA检查可见瘤体上点状、针尖状和斑片状强荧光。MRI检查可见T1WI呈与玻璃体一致的中强信号,T2WI呈弱信号。结论葡萄膜转移癌可为肺癌的首发表现,以视力障碍、眼底扁平实质性占位病灶部分可伴有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转移部位多为脉络膜,以单眼和单个病灶多见。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是最易发生葡萄膜转移的类型。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葡萄膜淋巴瘤的临床、影像特征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2年至2018年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临床及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葡萄膜淋巴瘤患者4例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均为单眼发病。平均年龄(54.00±13.58)岁。初诊至病理确定诊断的平均时间为(18.50±9.29)个月。行眼球摘除3例,组织活检1例。患眼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眼眶MRI检查。行UBM、OCT、FFA、ICGA检查分别为2、3、3、2只眼。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和病理学改变。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初诊时,患眼BCVA 0.6、0.02、0.01者分别为1、2、1只眼。脉络膜、睫状体、虹膜均受累3只眼;脉络膜受累1只眼。眼底表现为脉络膜"豹斑"状黄白色浸润,病灶越过血管弓至赤道及周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所有患眼脉络膜弥漫增厚呈带状低回声,伴巩膜外浸润(ESE),呈巩膜后对应的低回声区。其中,ESE呈新月形增厚1只眼,结节状增厚3只眼。UBM检查可见全周睫状体回声增厚,内部回声降低,虹膜受累。OCT检查可见RPE呈波浪状隆起,局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FFA检查可见病灶早期呈斑驳状强弱荧光,晚期荧光素渗漏。眼眶MRI检查可见眼球后壁增厚,增强后强化。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结论葡萄膜淋巴瘤多累及脉络膜;临床表现多样;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特征性表现,ESE呈新月形或结节状增厚具有诊断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葡萄膜转移癌的超声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1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葡萄膜转移癌患者25例(29只眼),分析超声检查中病变的位置、形态、隆起高度、基底-高度比率、内回声及其特点、有无挖空征和脉络膜凹陷征、有无继发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混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检查病变内血流情况等。其中14例(14只眼)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25例(29只眼)葡萄膜转移癌患者,累及左眼8例(32.0%)、右眼13例(52.0%)、双眼4例(16.0%);位于虹膜睫状体4只眼(13.8%)、脉络膜25只眼(86.2%);7只眼(24.1%)病变超声表现为扁平隆起回声、7只眼(24.1%)为半球形隆起回声、15只眼(51.7%)病变表面回声不规则(可见切迹或呈波浪状);病变隆起高度平均为(3.5±2.2)mm,基底-高度比率平均为3.7±2.1;27只眼(93.1%)病变内回声表现为低于相邻眶内组织的低回声;2只眼(6.9%)挖空征阳性,5只眼(17.2%)脉络膜凹陷征阳性;21只眼(72.4%)出现继发视网膜脱离,11只眼(38.0%)合并玻璃体混浊。CDFI检查显示,21只眼(72.4%)病变内可见树枝状血流信号。14例(14只眼)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13只眼(92.9%)病变的时间-强度曲线表现为快进快出型。结论:葡萄转移癌超声检查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膜用于口腔粘膜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缺损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60例,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常规性治疗;联合组患者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腔修复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情况、患者满意度、愈合时间等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对于口腔黏膜缺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口腔修复膜治疗,临床疗效好、无不良症状及体征、治疗愈合时间短,安全性较高,为口腔粘膜缺损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口腔粘膜缺损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女性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Idiopathicuvealeffusionsyndrome,IUES)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青年女性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IUES)的临床病案。结果3例IUES患者均为青年女性,并对这3例患者进行组织学检查巩膜增厚,巩膜组成纤维增粗,并且排列疏松紊乱。病案2右眼实施巩膜瓣下巩膜切除手术3周以后,其矫正视力至0.25,并且隆起的脉络膜以及视网膜均恢复至平伏状。结论IUES亦可发生在青年女性中,该病的发病原因与巩膜异常病变有关系,而巩膜瓣下巩膜切除手术是有效治疗IUES的一种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膜用于口腔粘膜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缺损患者 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常规组患者 60例,进行常规性治疗;联合组患者 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腔修复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情况、患者满意度、愈合时间等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对于口腔黏膜缺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口腔修复膜治疗,临床疗效好、无不良症状及体征、治疗愈合时间短,安全性较高,为口腔粘膜缺损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口腔粘膜缺损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膜用于口腔粘膜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缺损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60例,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常规性治疗;联合组患者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腔修复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情况、患者满意度、愈合时间等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对于口腔黏膜缺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口腔修复膜治疗,临床疗效好、无不良症状及体征、治疗愈合时间短,安全性较高,为口腔粘膜缺损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口腔粘膜缺损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目的总结"夹心饼"法连续缝合修补膜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umdefect,VSD)的经验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夹心饼"法连续缝合修补膜周VSD5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手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中位数为55(33~75)2、8(22~34)min,均获6个月以上随访,术后一周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2例术后有残余漏,均为限制性,直径小于3mm;无一过性或永久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不完全阻滞10例。术后3月复查时2例残余漏均自愈;术后6月复查,三尖瓣轻度返流4例,无中度返流以上者。无手术死亡。结论"夹心饼"法连续缝合修补膜周VSD安全、疗效显著,操作方便,且可节省手术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4年8月我院147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ventricularseptaldefect,pmVSD))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147例患者男,68例,占46%,女,79例。占54%。年龄3-55岁。平均年龄12.45±0.99。其中56例封堵术后出现新的心律失常,28例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12例出现一过性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交界区逸搏心律,6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出现早博。1例术后第五天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外科取出封堵伞并行外科修补术。结论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经过阳极氧化、循环预矿化、加热处理钛膜(APHTM)的生物活性,采用组织学分析和显微CT扫描(Micro-CT)比较APHTM和未处理钛膜(NTTM)的引导骨再生能力。材料与方法:制备APHTM样品并浸泡于模拟体液中2天,然后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接着用X射线能谱分析钙和磷酸盐的沉淀情况。体内实验中,在大鼠颅骨构造临界尺寸缺损(直径8mm).用APHTM或NTTM覆盖处理(每一组n=14)。在2周和4周后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n=3)。将骨荧光标记物在第3周(茜素红)和第5周(钙黄绿素)分别注射入每组三只大鼠,在第7周进行组织学分析,第8周进行Micro-CT扫描(n=5)。结果:APHTM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于模拟体液浸泡2天后.APHTM表面特征性地遍布致密的纳米片状晶体、钙磷浓度增加。在2周和4周,APHTM组显示新生骨紧密贴附于膜上.而NTTM样品组在膜和新生骨之间形成结缔组织间隔。在荧光分析中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Micro-CT分析显示.APHTM组较NTTM组骨量低,但骨矿化密度更高(P〈005)。结论:结果表明,用APH处理钛膜可促进膜与新成骨之间紧密贴合,从而提高骨再生结构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体内和体外实验验证该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