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药品GSP管理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公司自2013年执行新版GSP后的药品质量管理情况与执行旧版GSP之时做对比,比较其出现假劣药率和国家、省药品抽检不合格率。结果自2013年始执行新版GSP后,我公司出现假劣药率为0%,国家、省药品抽检不合格率为2.5%;执行旧版GSP时,出现假劣药率为1.2%,国家、省药品抽检不合格率为5.6%;执行新版GSP后的药品质量明显高于执行旧版GSP之时,两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品GSP管理对药品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医药公司在药品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新版GSP能够大大提高药品的质量。

  • 标签: 药品 药品质量 GSP 质量管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房出现的药品调剂差错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药品调剂错误率,提高病人的用药安全。方法查看我院2010年至2012年的药房药品调剂记录表,分类记录药品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及案例数量,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2010年至2012年三年的平均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率为0.057%,导致药品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发药数量差错和包装相似差错。结论通过了解差错出现的原因找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提高药剂师的责任心,促进药剂师和医师的及时沟通,保证发药时有其他工作人员复核确认。

  • 标签: 药品调剂 调剂差错 原因及对策
  • 简介:药品的储存是战备药品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在特殊的野战环境下,药品储存保管不当会影响药品质量,难以保证用药安全。本文结合分队野外训练的经验和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野战环境下影响药品储存的各种因素及解决办法,以提高野战医疗的效率和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野战环境 药品储存 影响因素 解决办法
  • 简介:摘要麻醉药品在临床治疗上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与巨大的价值。然而麻醉药品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使用能够救人,滥用不节制使用会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威胁社会治安。本文笔者对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了解各级医院及麻醉药品经营单位的麻醉药品使用管理进行情况考察了解,总结麻醉药品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 标签: 麻醉药品
  • 简介:目的:探讨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正确判断ADR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3年收集到的36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03种;≥50岁的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189例,占51.6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334例,占91.25%);最易引发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87例,占23.77%),其次为心血管药物(73例,占19.95%);ADR损害类型主要以心外血管系统损害为主(106例,占22.80%),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00例,占21.50%).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西药房将药品派发给患者时如出现药品差错,则不但会对药房服务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必须重视防范药品差错。药品差错问题的发生可受到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药品差错问题,则首先应明确药品差错发生的具体原因。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西药房药品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药品管理不当等,同时探讨了解决药品差错的办法,包括规范化管理药品,做好药品发放工作。

  • 标签: 药品差错 西药房 原因 解决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上报的58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85例ADR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以静脉滴注为主;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位于前三位的是抗结核药、头孢菌素及复方制剂、喹诺酮类;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 标签: 不良反应 统计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收集到的11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40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39例,占33.62%);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109例,占93.97%);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53例,占45.69%),其次为中药制剂(44例,占37.93%);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80例,占68.97%),其次为全身性损害(以过敏性反应为主)和神经系统损害;新的ADR为18例,占15.52%,以中药注射剂为主(10例);严重的ADR有1例,为抗菌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结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重视和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 中药注射剂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2~2013年度汇总的255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12~2013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不良反应中心(ADR)上报的255份报表,分别从患者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药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55例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68.6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4.12%);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保障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0-2013年收集到的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2例ADR报告中,女性占总例数的61.32%(130例);18-60岁年龄段占65.56%(139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占30.66%(65例),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占20.75%(44例);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过敏反应(31.30%)、胃肠道反应(19.56%)和全身性症状(17.39%);静脉滴注给药(69.81%)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211例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得以减轻或恢复。结论应重视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定期向相关科室进行反馈,防范药品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对策。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集上报的210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以4~10岁患儿ADR发生率最高为44.3%;男女比例10.60;按给药途径分布,静脉滴注诱发ADR的发生率最高为83.8%;按药物剂型分类,粉针剂诱发ADR的发生率最高为69.5%;联合用药ADR发生率为16.7%;按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抗菌药物引起ADR的发生率最高为75.2%;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91.4%;经对可疑药物停药并对症用药治疗,210例ADR患儿中,治愈180例(85.7%),好转30例(14.3%),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动力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药物、剂型、给药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异常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疑ADR患儿,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 标签: 儿童 药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药品名称及探讨药品说明书。方法了解我国药品名称及其分类,熟悉药品说明书主要内容及其专业术语。结果正确识别药品名称,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药物,避免重复用药带来的药物伤害。药品说明书的基本作用是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结论考察我国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发现药品名称及药品说明书有着更加广泛而重要的法律意义。

  • 标签: 药品名称 药品说明书 主要术语
  • 简介:摘要药品监管码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采购药品的质量,能够有效预警预存,提高缺陷药品召回的效率,增强患者的信任度,本文综合概述和分析药品电子监管码对医院药品采购的影响,并对今后的医院药品采购及电子监管的实施提出政策展望。

  • 标签: 药品电子监管码 医院药品采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集并上报的164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职业、患者性别及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品种及ADR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4例ADR报告中,以医生报告为主,占81.10%;发生ADR患者中,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占39.02%;静脉滴注引发ADR为主,占58.54%。164例ADR报告涉及186种药品,抗微生物药物最多,占32.26%;皮肤及附件损害例数最多,占45.73%。结论中老年患者需慎重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成药,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与规律,分析其原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538例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538例ADR报告中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但老年人儿童多见②抗感染药物是发生ADR的主要药物;③静脉给药途径是发生ADR的主要途径,占98.1%④ADR引发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39.5%)。结论对本院ADR进行分析,可明确ADR发生的规律,为临床规范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常见调剂差错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以提高药剂人员服务水平,避免医疗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009~2012年我院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的60例处方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差错原因,并进行归纳整理,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原因主要有四大类型处方错误者25例,占41.6%;调剂错误者16例,占26.6%;管理不善者10例,占16.6%;投药错误者9例,占15%。结论只有建立系统化的操作规程和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同时培养一颗为病人服务的良好素养和责任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药品调剂 差错 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我院临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集的93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为依据,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及药品不良反应表现、联合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转归等用表格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因素、给药途径、药物自身特性、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结论我们医务人员应增强用药风险意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以达到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ADR) 报告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35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及探究防范措施。方法分析研究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35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其联系并探究防范措施。结果研究得出,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等均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影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既有患者本身又有药物本身,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加强对药物和使用者的监控。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研究 防范措施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本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为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本院2012年1~12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ADR61~80岁年龄段多发,静脉给药导致ADR占绝大多数,抗微生物药尤其头孢菌素类是引起ADR的高危药物,累及皮肤和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结论重视ADR工作,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的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抗微生物药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药品质量标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药品检验工作中执行药品质量标准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药品标准能更好的为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服务,为国家对药品质量监督提供有力的法定依据。

  • 标签: 药品标准 管理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