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药品GSP管理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公司自2013年执行新版GSP后的药品质量管理情况与执行旧版GSP之时做对比,比较其出现假劣药率和国家、省药品抽检不合格率。结果自2013年始执行新版GSP后,我公司出现假劣药率为0%,国家、省药品抽检不合格率为2.5%;执行旧版GSP时,出现假劣药率为1.2%,国家、省药品抽检不合格率为5.6%;执行新版GSP后的药品质量明显高于执行旧版GSP之时,两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品GSP管理对药品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医药公司在药品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新版GSP能够大大提高药品的质量。
简介:摘要麻醉药品在临床治疗上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与巨大的价值。然而麻醉药品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使用能够救人,滥用不节制使用会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威胁社会治安。本文笔者对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了解各级医院及麻醉药品经营单位的麻醉药品使用管理进行情况考察了解,总结麻醉药品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简介:目的:探讨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正确判断ADR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3年收集到的36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03种;≥50岁的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189例,占51.6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334例,占91.25%);最易引发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87例,占23.77%),其次为心血管药物(73例,占19.95%);ADR损害类型主要以心外血管系统损害为主(106例,占22.80%),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00例,占21.50%).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简介: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收集到的11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40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39例,占33.62%);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109例,占93.97%);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53例,占45.69%),其次为中药制剂(44例,占37.93%);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80例,占68.97%),其次为全身性损害(以过敏性反应为主)和神经系统损害;新的ADR为18例,占15.52%,以中药注射剂为主(10例);严重的ADR有1例,为抗菌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结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重视和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保障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0-2013年收集到的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2例ADR报告中,女性占总例数的61.32%(130例);18-60岁年龄段占65.56%(139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占30.66%(65例),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占20.75%(44例);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过敏反应(31.30%)、胃肠道反应(19.56%)和全身性症状(17.39%);静脉滴注给药(69.81%)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211例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得以减轻或恢复。结论应重视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定期向相关科室进行反馈,防范药品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对策。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集上报的210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以4~10岁患儿ADR发生率最高为44.3%;男女比例10.60;按给药途径分布,静脉滴注诱发ADR的发生率最高为83.8%;按药物剂型分类,粉针剂诱发ADR的发生率最高为69.5%;联合用药ADR发生率为16.7%;按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抗菌药物引起ADR的发生率最高为75.2%;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91.4%;经对可疑药物停药并对症用药治疗,210例ADR患儿中,治愈180例(85.7%),好转30例(14.3%),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动力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药物、剂型、给药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异常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疑ADR患儿,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集并上报的164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职业、患者性别及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品种及ADR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4例ADR报告中,以医生报告为主,占81.10%;发生ADR患者中,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占39.02%;静脉滴注引发ADR为主,占58.54%。164例ADR报告涉及186种药品,抗微生物药物最多,占32.26%;皮肤及附件损害例数最多,占45.73%。结论中老年患者需慎重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成药,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我院临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集的93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为依据,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及药品不良反应表现、联合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转归等用表格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因素、给药途径、药物自身特性、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结论我们医务人员应增强用药风险意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以达到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