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1919年11月16日,茅盾给郭虞裳写了一封信:虞裳先生:今天接到先生的信。我那篇《对于妇女解放问题的感想》,现在想去,简直是乱想。我那时有两个感想:一是根据滑德的话,以为女子解放原来是为社会进化,所以我杜撰的解放定义是不仅做到男女平权,社交公开,是要做成男女在社会上简直毫无二致,同为生产者,同为消费者。一是不取小家庭制,主张废家庭,因为小家庭制尚不能使女子都到社会上做个生产者。这两层我以为

  • 标签: 存世最早 茅盾存世
  • 简介:<正>我至今遗憾不止,一九五八年前后不曾保存茅盾同志写来的一封长信。那是他用毛笔信手写在几张打字纸背面的,也算是废物利用吧。信的内容是对报纸上发表的一位老哲学家文章的不同意见。限于当时报刊和学术界的风气,这信是不便发表的,而且茅公写来也未必想公开发表,主要还是关心报纸工

  • 标签: 书简 茅盾 不同意见 学术界 废物利用 打字纸
  • 简介:《文艺阵地》像股清新的风,给沉寂的香港带来生气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平津后,全力进攻黄埔江畔的中国大都市上海,上海军民奋起抗敌。在弥漫的战争硝烟中,上海文学社、中流社、文季社、译文社这4家最大的文学杂志社联合创办了《呐喊》周刊。该刊在启事中称“四社同人当此非常时期,思竭绵薄,为我前方忠勇将士,

  • 标签: 香港 茅盾 《文艺阵地》 1937年 日本侵略者 《呐喊》
  • 简介: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的名字和鲁迅、郭沫若连在一起,被誉为我国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学的三大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们几十年的文学活动,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作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卓绝贡献。茅盾从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工作,主要在早期,即大约从1916年至1925年之间。这段时间他的文学活动,一是从事文艺理论的建设和文艺批评,一是研究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他说:“……二十年代,我不曾写作,全力从事欧洲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

  • 标签: 新文学作家 外国文学作品 现代文 文艺理论 民族文化宝库 现代中国
  • 简介:<正>抗日战争初期,山城重庆,冠盖云集。在文化界中曾发生过这么一则小小插曲:老舍对于凤子,颇多称誉,凡其言论行动,辄表同意;胡风则深爱高龙生之画,每于大庭广众之间评其作品,高遂因之屡受“考试”。一日,茅盾先生将此事撰成一联:

  • 标签: 山城重庆 高龙生 抗日战争初期 茅盾先生 于凤 胡风
  • 简介:  1921年4月,浦江两岸,春光明媚,微风轻拂.年轻的新文学战士沈雁冰(茅盾)在上海鸿兴坊新租的房子里喜得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看着可爱的女儿,茅盾为女儿取名"霞",沈霞,小名亚男.然后,取好名字后便让母亲陈爱珠照顾夫人孔德沚和女儿.……

  • 标签: 女儿死 茅盾女儿
  • 简介:苏童的《罂粟之家》作为先锋小说的价值早已为人们所公认,而作为家族叙事性文本的意义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苏童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一反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的叙事传统,以人性欲望取代阶级矛盾,以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精神和血缘联系取代两个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对立冲突,枫杨树世界植物的颓败、生存空间的潮湿霉烂与人的精神堕落异形同构地交织在一起。

  • 标签: 苏童 罂粟之家 叙事传统 颓败家族 生存世相
  • 简介:〔摘要〕《子夜》是茅盾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样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意义非凡的作品。对于《子夜》文学的价值以及主体倾向进行研究和反思,现在以及过去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以及认识,从本质上来说,茅盾的《子夜》是我国当代的政治小说,《子夜》的价值以及倾向具有历史合理性,十分符合政治文学所提出的诸多要求,因此,人们必须要对《子夜》进行承认以及尊重。但是,与此同时,《子夜》也存在着由创作方法以及政治化追求所带来了局限以及失误,所以说,《子夜》也是政治小说局限以及价值交融并存的产物,为我国文学史提供了值得人们进行认真总结的经验教训。本文中,笔者就茅盾作品《子夜》进行讨论。

  • 标签: 〔〕《子夜》政治小说倾向 价值民族工业
  • 简介:眼下或许不是一个“茅盾热”的时代,但茅盾对于一个时代的辛勤书写,仍真切地留存于文学史册,任多少人不以为意,都磨灭不了现代文学画廊中那些各具特色的鲜活形象。从大资本家到小地主,从女特务到流浪儿,从工人、农民到知识分子,从市镇小商贩到革命者……茅盾笔下的人物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之广,是鲁迅、巴金、老舍、曹禺等现代文学大家所不及的,也是萧红、张爱玲、沈从文、木心等时下备受热议的名家难以相比的。

  • 标签: 茅盾 人物 现代文学 知识分子 社会领域 文学史
  • 简介:在审美风范上,茅盾与巴金一个偏于客观,一个趋于主观,他们这种审美分野在对审美对象的择取与把握上体现得尤为鲜明。茅盾十分注重审美创作的客观性,它的突出表现就是追摹再现生活的“写实性”。茅盾的“写实性”的独到之处是:一、展呈“全般社会的机构”;二、揭示错综复杂的茅盾;三、表现重大的社会事件。巴金的趋于主观则倾慕“写意”,它的主要特点是:一、以“我”作为倾

  • 标签: 写实性 喷火口 社会事件 审美对象 叙事过程 内心感受
  • 简介:2018年6月8号,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浙江桐乡采风,开启了心仪已久、安静美好的茅盾先生故乡之行。亲爱的乌镇,江之南兮,太湖东南隅。水流冲击兮,从远而来。

  • 标签: 故乡 茅盾 中国作家 代表团
  • 简介:茅盾的编辑风格,在于它体现了茅盾作为文艺先锋的本色,也反映在其多样可读的风貌上;茅盾的编辑风格既突出了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编辑应该具有的谦虚品质;茅盾的编辑风格,不仅是一个时代编辑思想的表现,更是其个性凤采的映照。

  • 标签: 茅盾 报刊 书籍 编辑风格
  • 简介:文章从茅盾的代表作的文本入手,分析都市空间、历史事件与虚构情景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出其明喻性的叙事方式,社会批判的具体锋芒所指,对其作为"‘新形式'的历史小说"特色提出了新的阐释.

  • 标签: 茅盾 《子夜》 历史小说 现实主义 叙事方式 长篇小说
  • 简介: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七日,是茅盾同志逝世四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北京后圆恩寺胡同十三号,举行了茅盾故居的揭幕仪式。北京茅盾故居是茅盾同志从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到一九八一年工作、生活的地方。茅盾同志在这里度过了他最后的六年。自中央批准建立茅盾故居后,经过整修,完全保存了原来的面貌。北京市已把故居定为文物保护单位,邓颖超同志亲笔题写了“茅盾故居”四个字。上午九时,夏衍同志为故居揭幕并讲了话。他简略地介绍了茅盾同志的一生,特别强调了他早期的革命活动。夏衍同志最后说:茅盾同志为中国的革命,为中国的新文艺工作献出毕生精力,作了许多工作,直到生命

  • 标签: 茅盾故居 这一天 一九 夏衍 从一 文艺工作
  • 简介: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者,对社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学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生。

  • 标签: 语文老师 茅盾 文化科学知识 承上启下 社会文明 学术造诣
  • 简介:茅盾先生的翻译思想独到精辟,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茅盾对其翻译思想和理论逐步总结和探索,发表多篇文章探讨关于文学翻译理论的问题,提出了多个关于文学翻译标准和方法,是中国现代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茅盾与翻译、茅盾的文学翻译理论、茅盾对译者的要求等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其构成了茅盾翻译思想的宏观框架。通过中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茅盾翻译思想并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茅盾翻译理论,指出茅盾翻译思想理论对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卓越贡献和对当下翻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茅盾 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