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英国因其自身在远东实力不足,迫切希望与美国采取联合外交行动,抑制日本。美国在远东利益较少,且受国内孤立主义影响,只同意英美各自对日采取平行的外交行动。以下一组外交函电①反映了中日战争爆发初期英美不同政策、立场以及英国在中国、日本之间交涉的大致情况。

  • 标签: 英美交涉 联合外交行动 平行外交行动
  • 简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英国和中国围绕香港的战后地位问题展开激烈斗争.美国政府支持战后由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罗斯福总统为此作出许多外交努力.英国拒绝战后将香港主权交还中国.这样,蒋介石将希望完全寄予美国的支持上.但是在战争结束前夕,美国与苏联开始进行冷战,美国需要英国的支持,因此放弃了原来的政策.其结果是英国在战争结束时重新占领香港.

  • 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蒋介石 英美 香港地位
  • 简介: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面临几次边疆危机。其中1880—1881年中俄伊犁危机,两国交涉签订《圣彼得堡条约》,虽然清政府对俄赔偿数目增加到900万卢布,俄国的商业特权也得到增加,但俄国愿意把所得的土地大大减少,总比《崇约》对清有实利。1880—1885年中法越南交涉,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内容规定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中国修建铁路须同法国人

  • 标签: 交涉 清政府 边疆危机 圣彼得堡 年代 伊犁
  • 简介:晚清以降,中外交涉日益频繁,随着西方国际法逐渐传入中国,国人很自然地把国际法和外交活动联系起来,公法交涉思想应运而生。甲午以后,民族危机日蹙,唐才常在前人认知的基础上,由理论而实际,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公法交涉思想,呼吁国人学习和研究国际法,力图争取国家主权,从而在晚清的国际法观念上走在了历史和时代的潮头,这也奠定了其公法交涉思想的应有地位。

  • 标签: 公法交涉思想 唐才常 清朝 国际法 国家主权
  • 简介:在滇案交涉中,李鸿章始则积极关注,继则奉旨就近在津会商,终以全权身份主持订约。虽然他借助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促成了案件的议结,但进退两难的处境以及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复杂矛盾心态,使其在交涉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妥协性大大超过了抗争性。另一方面,滇案交涉中李鸿章体现出的外交认识与策略,对其日后的外交活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滇案交涉 李鸿章 总理衙门 威妥玛
  • 简介:英国出于其殖民利益的需要,意欲染指西藏,作为缓冲地带。因而中英在西藏问题上的冲突不可避免。如何既能维护中国在西藏的主权,又能协调战时中英关系,防止中英关系恶化,成为摆在宋子文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在康印公路交涉中,宋子文为保障我国国际交通线的畅通殚精竭虑。在一九四三年西藏危机交涉中,宋子文凭借其出色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外交才智,纵横捭阖,成功地维护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

  • 标签: 宋子文 抗战时期 康印公路 西藏危机 交涉
  • 简介:1894年8月,法国税务司李约德在越南芒街被匪徒绑架。这本是一桩普通的刑事案件,但在处理的时候,却升格为关系中法条约的交涉。在交涉中,法国粗暴干涉中国的内政,蛮横地向中国索赔,几乎将这一偶发事件导致为战争。李约德事件的交涉,体现了近代中国弱国地位的苦楚。

  • 标签: 李约德事件 交涉 条约 法国
  • 简介:在收集整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有关档案的基础上,描述了民国时期荷属东印度泗水地区华侨升旗案的发生和交涉过程;分析了其给海外华侨对中国认同、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外交关系发展变化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并总结了本涉侨案件的三点历史意义。

  • 标签: 荷属东印度 泗水 民国政府 历史事件 涉侨案件 升旗案
  • 简介:苏联解体前夕,特别是“八一九”事件后,苏美交涉频繁。其中有关核问题的交涉,双方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布什1991年9月27日的讲话和戈尔巴乔夫10月5目的回应,奠定了双方有关核问题尤其是战术核武器处理的基础。苏联转型时期的核安全得到了较好维护。

  • 标签: 战术核武器 苏联 美国 核裁军
  • 简介:银坑事件是1921年9月16日葡兵向我银坑防军挑衅从而引起中葡双方长达半年交涉的事件,是葡萄牙非法扩展界务这一传统政策的延续。中葡双方各种力量都积极参与了交涉,其他外国势力也曾介入并扮演了重要角色。基于内外因素影响,中葡交涉于次年3月陷入停顿不了了之,给后人留下深沉的反思

  • 标签: 银坑事件 澳门交涉
  • 简介:关于李鸿章在晚清对外交往中的表现,一直以来褒贬不一。本文试图以史学界较少涉及的晚清与秘鲁关于华工问题的交涉为研究个案,分析李鸿章在其中的表现,并试图以此来较正确地评价李鸿章。

  • 标签: 晚清 秘鲁 华工 李鸿章
  • 简介:1929年9月,中国留日学生为反对国民政府收回中东铁路、声援苏联,在东京参加日中朝三方联合发起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示威游行,遭到日本警察的大肆逮捕,史称东京事件。事件发生以后,中日之间进行了频繁地交涉。期间,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国民政府以区别对待的方针,坚持外交手段谋求日方释放逮捕的国民党员和一般留学生,并将其中的共产党员设法引渡归国、依法惩办。其将政党利益高于国家权益的做法,实为此次交涉之贻误。与此同时,中共为声援在东京被捕的党员和留学生,在国内的主要城市发动群众示威游行,客观上起到了声援苏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作用,国内舆论对中日交涉又增加了砝码。然而,东京事件是为保卫苏联而发动,忽略了自身的国家利益,是对共产国际盲从的表现。

  • 标签: 东京事件 国共两党 国民政府 中日交涉
  • 简介:在美国,旅客在路上,特别是在高速公路(highway)上是很难找到厕所的。因为美国公路边的厕所—般都设在加油站(fillingstation)内。其实过路人不管是否需要加油,都可以向管理员索取钥匙使用。在市内如果一时找不到厕所,也可以到任何一家旅馆、咖啡馆或影剧院借用。

  • 标签: 英美厕所 闲话英美
  • 简介:在美国,旅客在路上,特别是在高速公路(highway)上是很难找到厕所的。因为美国公路边的厕所一般都设在加油站(fillingstation)内。其实过路人不管是否需要加油,部可以向管理员索取钥匙使用。在市内如果一时找不到厕所,也可以到任何一家旅馆、咖啡馆或影剧院借用。国外最常见的厕所标志是:Toilet(盥洗室),Lavatory(厕所),Washroom(洗手间),Rest

  • 标签: 英美厕所 闲话英美
  • 简介:14世纪初,在明朝的支持下,满刺加取得独立,并迅速发展成为东南亚国际贸易的中心。然而,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侵入东南亚,占领了满剌加,导致东南亚国际形势发生剧变,从根本上动摇了以“朝贡”制度为基础的“华夷秩序”。面对这一空前的变局,明朝最高统治者愚昧无知,不了解世界大势,做出不合时宜的反应与决策;加之明朝国力式微,缺乏坚强的实力作后盾,在对葡交涉中软弱无力,其结果只能是坐视满剌加的灭亡,从此我国丧失了在东南亚原有的地位,东南亚逐步沦为西方的势力范围。

  • 标签: 满刺加 中国:葡萄牙
  • 简介:摘要反荷运动是发生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一次国民外交运动,笔者通过探讨“萧案”的解决,进一步分析国民对推动外交的作用,对于推动国民外交研究的深入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反荷运动 &ldquo 萧案&rdquo 交涉
  • 简介:宗藩关系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延伸。在中法越南交涉中,中法两国有政治权力意义上的外交冲突,也有中西两种文明的碰撞。体现在文化方面的碰撞主要有:宗藩权与保护权之争:天下观念与主权观念的冲突。在天下观念与主权观念的冲突中,又包含皇权观念与主权观念的冲突、“大信不约”与“社会契约”的冲突。实质上,就是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越宗藩关系和西方近代外交原则下的法越殖民关系之间的冲突。

  • 标签: 中法交涉 宗藩关系 天下观念
  • 简介:<正>19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不断高涨,帝国主义国家惶恐不安.英帝国主义如坐针毡,为保护其在华利益,采取了新的对华政策.1926年12月18日,英国发表对华新政策的备忘录,声明“情愿将修改条约问题,及其它尚悬未决之问题,俟华人自己立有政府时,即行与之交涉”.

  • 标签: 蒋介石 香港问题 英国政府 中国收复香港 废除不平等条约 租借地
  • 简介:外语教学中,学生文化知识的建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环节.英美影视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为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提供了平台.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以英美影视为素材开展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构建学生的英语文化认知,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 标签: 英美影视 建构主义 英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