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艾滋母婴阻断传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1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64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各 32例孕产妇。对照组孕产妇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孕产妇施行母婴阻断特殊护理。护理后,观察两组孕产妇孕期发现 HIV感染情况、终止妊娠情况、顺利生产情况、婴儿存活率情况以及婴儿 HIV感染情况。 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孕期发现感染率 59.4%,终止妊娠率 25%,均比对照组患者数据;观察组孕产妇顺利生产率 75%,婴儿存活率 100%, HIV感染率为 4.2%,均比对照组患者数据低。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母婴阻断特殊护理在艾滋病孕产妇中的正确应用,可以保证孕产妇的顺利生产率,大大提升婴儿的存活率,一定程度上减少婴儿感染 HIV的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普及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阻断传播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阻断方案的改进及推广,使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慢性HBV感染率大幅下降,但仍未能达到完全阻断。目前,HBV母婴阻断仍有一些问题还没完全解决,比如HBV母婴阻断失败的因素、宫内感染的因素、母乳喂养问题、隐匿性HBV感染问题等;另外,近期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HBV高流行区域育龄期女性HBV感染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要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灭乙型肝炎的伟大目标,HBV母婴阻断还需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母婴阻断 失败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佛山市乙肝母婴阻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进一步工作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以2017年佛山市HBsAg阳性产妇13 672例及其所分娩13 982例活产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病历采集及前瞻性的随访追踪的方法,全面了解影响乙肝母婴阻断工作的主要因素。结果2017年佛山市产妇HBsAg阳性率为10.14%,感染孕妇中HBeAg阳性率为24.13%,孕期HBV DNA检测率约5%,其中抗病毒治疗63例;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99.84%;婴儿在出生后1年内完成乙肝疫苗三针接种的比率为81.71%,在完成三针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中按照0-1-6程序接种的比率为62.65%;母婴阻断结果追踪率为40.16%,追踪儿童中母婴阻断失败34例,失败率为0.61%;产妇年龄低、HBeAg阳性、HepB未全程及规范接种是母婴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儿童明确未检测的主要原因是拒绝检查、不知道要检查、提前检查和检测未提供结果,占99.07%。结论加强信息沟通及健康教育,落实乙肝病毒感染产妇孕期DNA检测及抗病毒治疗,提高儿童乙肝疫苗的规范接种率,将暴露儿童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纳入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是实现全市乙肝母婴零传播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疾病传播,垂直 肝炎疫苗,乙型 传染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 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中心门诊部治疗的 80 例 HBV 感染者母亲及所生的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 n=40 )和常规组( n=40 ),分别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进行阻断和单独的乙肝疫苗阻断,对比分析两组阻断方式的失败率,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结果:两种阻断方式的失败率对比,实验组( 5.00% )<常规组( 25.00% ),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且主要影响因素为孕妇血清 HBeAg阳性和孕妇血清 HBV DNA≥1. 0×107 IU/ ml。 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是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可用方法,但是需要关注 孕妇血清 HBeAg阳性和 HBV DNA值,并进行有效预防。

  • 标签: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天等县 2011--2017年梅毒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我县在2011年至 2017年进行共有 23138例孕妇进行梅毒检测,诊断梅毒感染产妇 246例,梅毒产妇活产 239例(早产后死亡及死胎 7例),均规范驱梅治疗等方法进行母婴阻断,对活产儿先天梅毒的发生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天等县2011年至 2017年间母婴传播率明显下降 。结论: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较薄弱,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及孕产妇梅毒筛查可提高防护意识,发现感染者及早采取治疗等手段能有效阻断梅毒的母婴传播。

  • 标签: 梅毒感染 母婴传播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孕妇应尽早使用联合抗病毒治疗阻断HIV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时间越早、越长,阻断效果越明显。但在临床上常见部分HIV感染孕妇直到妊娠晚期或临产前才来就诊,对这部分患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进行抗病毒治疗快速阻断HIV母婴传播,在选择药物时,除了考虑快速强效抑制病毒,还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脐带血药物浓度及新生儿药物洗脱等问题。本文就国内外孕妇感染HIV的现状、HIV母婴阻断用药现状及妊娠晚期HIV母婴阻断常用ARV药物等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HIV感染 妊娠晚期 治疗,抗病毒 传染性疾病传播,垂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在阻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及其所生产的新生儿各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孕妇及其所生产的新生儿35例)与对照组(孕妇及其所生产的新生儿35例);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 h内均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同时按照"0-1-6"程序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对孕妇及其所产新生儿均采取对症治疗与护理措施;对观察组采取随访干预措施,对照组则不采取随访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6个月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新生儿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阳性率,同时调查两组孕妇的随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肝功能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HBV-DNA定量检查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孕产妇采取随访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降低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从而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随访干预 阻断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母婴垂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艾滋病(AIDS)家庭分娩新生儿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性随访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取历史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病房住院且进行HIV母婴阻断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入的3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入的3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门诊随访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性随访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母婴阻断成功率、母婴阻断依从性、发育营养指标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婴幼儿在18月龄时的头围、身长、上臂围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母婴阻断成功率均为100%,然而其母婴阻断依从性方面却存在差异,观察组婴幼儿母婴阻断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诊失约率、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监护人对阻断治疗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性随访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婴幼儿母婴阻断的依从性,降低其复诊失约率,减少再住院率,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营养水平的健康正常发展。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母婴阻断 以家庭为中心 随访 延续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仍是传染病发病率中较高的一位,母婴传播是该疾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在妊娠期,如果孕产妇没有应用抗病毒药物联合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式,则会提高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可能性。针对此问题,本文对乙型肝炎的孕产妇对母婴阻断传播知识知晓率、替诺福韦联合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行乙肝母婴阻断的作用机理、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这 4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降低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率提供依据。

  • 标签: 替诺福韦 乙肝疫苗 母婴阻断
  • 简介:摘要:戴口罩是阻断“飞沫”传播的有效手段,本文在了解口罩作用的基础上,对几种常见口罩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最后详细分析了口罩在阻断“飞沫”传播中的功能。

  • 标签: 口罩 飞沫 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HIV阳性母亲接受预防艾滋母婴传播(PMTCT)后对18月龄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为改进PMTCT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广西艾滋病疫情位居前3位的钦州市灵山县、柳州市鹿寨县、南宁市横县作为研究现场,按照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研究对象为实施了PMTCT的每年新报告HIV阳性母亲及其所生HIV阴性儿童,来源于全国PMTCT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HIV阳性母亲历史卡片以及其所生HIV阴性儿童,共554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为2017年健康母亲及其所生的健康儿童,共1 109例。收集PMTCT相关资料及其18月龄儿童的身高、体重和头围等体格发育资料。儿童体格发育不良的定义为身高、体重和头围的3项主要指标中至少1项指标低于正常值范围。结果病例组的HIV阳性母亲及其所生儿童分别为667例和554例,其PMTCT率分别为91.15%(608/667)和96.57%(535/554),儿童的HIV阳性率、死亡率和HIV母婴传播率分别为1.44%(8/554)、3.07%(17/554)和1.91%(8/418);18月龄儿童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体格发育不良者占30.51%(169/554);对照组儿童1 109例,体格发育不良者占9.83%(109/1 109),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体格发育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V阳性母亲及其所生儿童的PMTCT率均超过90.00%,但是18月龄儿童的体格发育不良者超过30.00%。PMTCT政策对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体格发育不良的可能影响,需做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预防母婴传播 抗病毒治疗 体格发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阻断在乙型肝炎孕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纯母乳喂养率、乙肝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治疗的乙型肝炎孕妇82例,使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替比夫定阻断治疗,观察组接受替比夫定联合拉米夫定阻断治疗。比较两组孕妇阻断后的纯母乳喂养率进而乙肝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阻断前后的乙肝病毒载量。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阻断后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χ2=8.467,P=0.031),HBsAg转阳率、HBV感染慢性化率和HBV-DNA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χ2=7.943、6.581、5.387,P=0.036、0.039、0.041),阻断后观察组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HBsAg和HBeAg定量均低于对照组(t=8.646、5.491、9.667,P<0.001);阻断后观察组孕妇的恶心呕吐、腹泻、皮疹、早产和低体重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654,P=0.041)。结论替比夫定联合拉米夫定阻断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的乙肝感染率、乙肝病毒载量和阻断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母婴阻断 乙型肝炎 纯母乳喂养率 病毒载量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就 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随访对母婴家庭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 2018年 6月~ 2019年 8月 我院接收的产妇及新生儿,对其实施母婴健康护理站随访。结果:产妇及新生儿接受 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随访后,产妇及新生儿产褥期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母婴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开展 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随访服务,直接影响着母婴家庭护理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随访 母婴家庭 护理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产妇在新产程标准下第二产程时间>2 h对其母婴阻断效果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1日在北京佑安医院分娩的100例HBV携带产妇的病例资料,将第二产程>2 h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将第二产程<2 h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新生儿均随访至7月龄,比较两组的主要观察指标(HBV母婴阻断率)及次要研究指标(手术助产情况、会阴侧切率、产时及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产时HBsAg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7月龄时均无HBsAg阳性检出;观察组的会阴侧切和手术助产数量、产时出血量较对照组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下第二产程时间>2 h的产妇不会增加乙肝母婴传播率,但是时间>2 h后,更容易增加手术助产和会阴侧切的概率,增加产时出血量。因此对乙肝产妇实行新产程管理时要综合考量,以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产妇 新产程 第二产程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妊娠期急性弓形虫感染可继发胎儿宫内感染,导致死胎或胎儿先天发育异常,生后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可遗留长期后遗症,需要重视弓形虫的母婴传播,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弓形虫病,先天性 传染性疾病传播,垂直 妊娠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与挑战,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进步,各个领域对脓毒症的研究探索越来越深入。尽管多年来国际上对脓毒症采取积极的"拯救"措施,但是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根据目前国际指南对脓毒症定义的更新,脓毒症被定义为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进而导致循环功能障碍及器官功能损害。感染是引发脓毒症的最初源头,而从感染发展到脓毒症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包括病原体的侵入、细胞因子的释放、毛细血管渗漏和微循环功能障碍等,最终导致器官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在目前国际采用的Sepsis-3指南推荐中,以感染+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2分为脓毒症诊断标准,应对脓毒症的策略更多侧重在器官功能的"拯救"治疗上。经过近20年的努力,"拯救脓毒症运动"并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急诊医学作为急危重症的前沿学科,能够最早收治急性感染患者。如果能够在感染早期从人群特点、感染病原体和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来预测脓毒症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细胞因子检测及时发现"炎症风暴",利用有效的临床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对脓毒症高危患者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防止和阻断感染向脓毒症发展的进程,将有可能大大降低急性感染患者的脓毒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基于此,中国急诊医学专家提出"预防与阻断"脓毒症的概念,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预防脓毒症行动"(PSCC),提出在"脓毒症前期"及"围脓毒症期"开展针对性的诊断、检查和处理,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降低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三早两降",为急性重症感染患者的诊治提出一个新的思路。本共识由急诊医学领域的4个学(协)会及5个相关杂志出版机构共同倡导、探讨、撰写,由来自急诊医学、重症医学、感染病学、药学及检验医学等专业学科的40余名专家多次讨论形成。共识内容包括急性感染患者的确定识别、抗感染治疗、脓毒症高危患者的排查筛查、"炎症风暴"的发现和应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和凝血功能的调控、液体支持方案及器官功能保护策略等,不仅总结归纳了临床常用的西医诊断治疗措施,也将祖国医学在脓毒症防治中的优势融入共识,期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的诊疗参考,为减少感染患者发展为脓毒症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 标签: 脓毒症 预防 阻断 早预防 早发现 早干预 降低发病率 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