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 BIC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 2007~ 2009年 BICE患儿 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 3~ 24个月( 88.71%)。主要在秋冬季发病。惊厥发生在病程 1~ 5天,一般发作 1~ 2次,惊厥容易控制。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70.97%阳性。血生化、 EEG、脑脊液及头颅 CT无明显异常。随访均正常。结论: BICE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惊厥容易控制,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近期预后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BICE诊断标准的10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ICE患儿全身症状不重,脱水程度轻~中度或无,惊厥多以强直一阵挛形式发作,每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短,在一次病程中可发作多次,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儿经止惊、补液处理后惊厥容易控制,预后好,无需持续抗惊厥治疗。108例患儿中,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70例(64.8%);52例脑脊液检查均正常;100例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76例常规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经临床治疗患者全部治愈,随访3~6个月,患儿均未再有惊厥发作,生长发育良好,智力发育正常。结论BICE临床症状、体征不重,发病多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无需长期抗癫痫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血清炎症因子在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婴幼儿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肠胃炎伴良性惊厥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McAb-APAAP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与IFN-γ水平。结果研究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α与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发病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6、TNF-α与IFN-γ和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了儿童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发病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高热惊厥患儿以及50例发热但无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儿展开观察、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对治疗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无惊厥组的血钠指标为(142.45±3.23)nmol/L,血钾为(3.89±1.23)nmol/L,血糖(7.09±2.13)nmol/L,各类客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4.0%,无效率为6.0%,说明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措施效果明显。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中,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强化治疗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惊厥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惊厥患儿84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平均分成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抽搐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优质护理组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0%,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0%,优质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惊厥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抽蓄持续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5~2015.4之间我院收治的142例高热惊厥患儿,在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2%(69/71),与对照组的84.5%(60/7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高热、惊厥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71/71),与对照组的90.1%(64/7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全面考虑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需求,护理效果得到了充分体现,有效提高了整体疗效,加速了症状的消退,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我们医院所选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治疗配合护理,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实施环境护理、高热护理、惊厥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急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高热惊厥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患儿惊厥症状消失时间、高热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实施环境护理、高热护理、惊厥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急诊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惊厥和高热症状的消退,从而有效提高其整体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发病原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道感染、扁桃体炎。立即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及时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地西泮控制惊厥,使用药物和物理的方法降低患儿体温,同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结果82例患儿经过治疗后痊愈55例(67.07%),显效16例(19.51%),好转8例(9.76%),无效3(3.66),总有效率为96.34%。住院时间3~12d,平均住院时间5.4d。随访3例患儿转为癫痫。结论小儿高热惊厥要早期诊断,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 我院儿科 2015 年 7 ~ 2016 年 7 月 收治住院 FC患儿 65 例的诊治体会。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 65 例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 1年, 1例出院后反复多次抽搐脑电图诊断为癫痫, 1例抽搐持续时间较长半小时以上,出院后 38摄氏度以内发生多次抽搐出现智力低下,其 余预后良好。结论 在小儿发热还未引发惊厥之前,要密切观察,及时控制体温,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高热惊厥,给予最及时的抢救,将疾病对小儿大脑的损伤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