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获采用催化乙醇法制装的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木素的脱除分两十阶段:大量脱除阶段和残余脱除阶段;(2)木素脱除与碳水化台物的脱除和黑液的pH值关系很大;(3)成浆中保留了原料中的大部分灰分,而有机溶剂抽出物的古量则很低;(4)蒸煮至纤维分离点时浆中仍古有较高量的木素,应继续保温。

  • 标签: 制浆 木素 纤维分离 蒸煮 乙醇法 反应历程
  • 简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麦草催化乙醇制浆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蒸煮温度195℃、液比1∶8、保温70min(升温120-130min)、乙醇和水的比例为55∶45。蒸煮脱木素历程分析表明麦草乙醇蒸煮可分为两个阶段:大量脱木素阶段和残余木素脱除阶段。

  • 标签: 乙醇制浆 麦草 残余木素 蒸煮温度 脱木素 反应历程
  • 简介:针对杨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成分复杂、副产物价值高等特点,对废液中的有机酸进行分析。首先制取杨木催化乙醇制浆废液,对分离出木素的废液用乙醚萃取,将萃取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仪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废液中的各成分复杂而且都很微量,主要是一些酸、酯、低分子术素等,约25种,其中乙酸和甲酸含量较高。其次对杨木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来分离木素,对全部馏分采用容量分析的方法测得总酸含量为0.043mol/L,同时用气相色谱定量测得乙酸含量为1.864g/L、甲酸含量为0.665g/L。

  • 标签: 自催化乙醇制浆 废液 有机酸 杨木
  • 简介:研究了利用PES超滤膜处理杨木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时,膜通量及膜滤阻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超滤过程中的膜截留分子质量、温度、乙醇浓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超滤过程的影响,确定超滤过程的最佳操作条件:PES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10^4,压力0.20MPa,搅拌速度600r/min,温度30℃;研究结果表明膜污染主要是由膜面颗粒沉积层决定的。

  • 标签: 自催化乙醇法 超滤 膜通量 污染阻力
  • 简介:针对催化乙醇制浆的技术特点,介绍了催化乙醇制浆所得浆料及各种副产物如木素、糠醛、醋酸、碳水化合物的性能.以Repap公司的大量中试研究结果为基础,概述了废液中各种组分的分离方法、主要应用及其后续的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 标签: 自催化乙醇法制浆 |
  • 简介:研究了乙醇麦草浆纤维表面的形貌学特征、化学组成和木素的分布。AFM研究结果表明,未洗涤乙醇浆纤维表面被无定形的木素完全覆盖,木素颗粒的数量和大小随洗涤逐渐减少减小;洗涤四段的乙醇麦草浆纤维微细纤维清晰可见,但仍然可见木素颗粒。研究还表明,乙醇浆纤维表面木素为球状颗粒,这是木素分子内聚力作用的结果。木素在纤维表面沉积所产生的木素颗粒的大小、分布和形貌学特征与木素性质和浓度有关。XPS分析结果表明,乙醇麦草浆纤维表面O/C比远离纤维素O/C比的理论值而接近木素O/C比的理论值,证明乙醇浆纤维表面存在木素。同时对乙醇浆卡伯值的变化进行了测定,表明快速冷却洗涤法乙醇浆卡伯值高的原因主要是在蒸煮和洗涤过程中溶解木素在纤维表面二次吸附和沉积造成的。

  • 标签: 乙醇制浆 木素沉淀 AFM XPS 麦草
  • 简介:因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麦草酸催化乙醇制浆的外界因子是乙醇体积分数、蒸煮温度、催化剂用量和保温时间。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建立了细浆得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各因子的交互作用和最佳水平范围;优化出细浆得率取得最大值的外界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蒸煮温度190℃,催化剂用量0.8%,保温时间52.5min。

  • 标签: SAS软件 响应面法 麦草 乙醇
  • 简介:一、原实验存在的问题1.实验中产生的乙醛量太少,许多学生将乙醇的气味与乙醛气味混淆而难以分辨,如做银镜反应实验,难以出现明显现象。2.乙醛催化氧化反应中的第一产物水没有得到证实。

  • 标签: 三口瓶 催化氧化 燃烧匙 银镜反应 橡胶塞 红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对乙醇的氧化剂氧化和催化氧化做了比较分析。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乙醇性质实验——红热螺旋铜丝与乙醇反应,当属于氧化剂(CuO)直接氧化,而乙醇的(Cu)催化氧化其本质是脱氢氧化。文章设计了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在排尽空气(无氧)的条件下观察铜丝与乙醇蒸气的反应,并成功检验到乙醛。

  • 标签: 红热铜丝 乙醇 乙醛 氧化铜 催化氧化(脱氢氧化) 氧化剂氧化
  • 简介:研究了麦草乙醇法蒸煮工艺中坍塌空间对乙醇蒸煮工艺的影响,并对用充氮方式能否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充氮蒸煮实验.结果表明:初始无料空间和坍塌空间对蒸煮的成浆质量有很大影响,随初始无料空间的增大及坍塌空间的产生,成浆的质量降低,蒸煮均匀性也降低.通过充氮实验表明:充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乙醇的挥发,使成浆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蒸煮的均匀性得到改善.

  • 标签: 麦草 乙醇制浆 初始无料空间 坍塌空间 成浆质量 充氮
  • 简介:摘要:教材中的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略有不足,无法检验反应产生的水和乙醛,也无法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针对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研究只做到了反应产物的检验,还是没有说明这个反应是放热过程。受到氨气催化氧化实验的启发,本实验设计了铜丝灯芯的乙醇蒸气灯,能够让铜丝在空气中悬挂在乙醇液体上方保持红热状态,从而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并且,本实验对人教版教材实验进行简单优化,由红热的铜丝与乙醇液体反应,改为与乙醇蒸气反应,反应放热能够让铜丝保持温度,能够反复进行铜丝的氧化和氧化铜的还原,从而出现红黑两种颜色交替的现象。而且,反应产物水和乙醛比较多,便于检验。水能用白色硫酸铜粉末进行检验,乙醛也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或者银氨溶液进行检验。本实验具有美丽、有趣、简便和奇效四大优点。

  • 标签: 乙醇 铜丝 催化氧化 实验改进
  • 简介:本文以具有特殊基团的小分子,合成了具有催化活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并研究了其用量对初始粘度,固化时间的影响,发现其活性不随时间变化,具有永久催化性能,对合成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自催化;聚氨酯胶黏剂;单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热置换麦草乙醇制浆黑液中的溶出木素进行了分级分离提纯,并采用FT-IR、^13C-NMR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出木素中由于温度变化析出的部分占有很大比例,当温度降至50℃时,黑液中可溶解的木素达到了总量的29.7%。一部分β-O-4结构的木素随着木素大分子的溶出转移到乙醇溶液中,而不是在发生断裂后再溶于蒸煮液中。在溶出木素中,低分子质量部分中包含了更多的羟基和羰基结构,其中包括大量的共轭羰基结构。伴随着α-O-4键的断裂,部分Cα上发生了与芳香环的缩合反应。

  • 标签: 溶出木素 分级 结构 乙醇法制浆 热置换
  • 简介: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SiO2修饰的碳纳米管(SiO2-CNTs)为载体材料,利用微波辅助加热化学还原方法制备Pt/SiO2-CNTs电催化剂。然后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散射谱仪对Pt/SiO2-CNTs电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在酸性介质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t/SiO2-C电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与商用催化剂PtRu/C电催化剂相比,在相同催化剂载量和实验条件下,Pt/SiO2-CNTs电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抗CO中毒能力。

  • 标签: 二氧化硅 电催化剂 纳米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探究性实验的意义在于它的人性化教学观和丰富的学习体验,是学生认识化学规律、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也是增强学生主体学习过程体验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教材在实验编制方面有新的突破,但部分实验操作与结论基本上沿用了我国传统教材的方法与描述,文本资源不能很好地配合新课程改革。本文就“乙醇催化氧化反应实验”的探究性教学作一探讨。

  • 标签: 催化氧化实验 探究性教学 乙醇 新课程标准要求 引导学生 化学规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