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应用自体血回输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 方法 对 93 例择期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京精自体血液回收机 3000P 型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并对患者自体血回输前、回输后 15min 抽血检测 pH 值及血钾、钠、氯,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 24h 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PLT) 。 结果 自体血回输量为 (2683±203) 。术后 24h 患者 PT 、血小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10±0.53)s 比 (12.35±0.73)s 、 (175.73±63.45)×10 9 /L 比 (230.86±85.58)×10 9 / L , P<0.05] ,自体血回输后 15min 患者 pH 值、血氯与自体血回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35±0.03 比 7.43±0.04 、 (107.2±5.8)mmol / L 比 (100.5±6.0)mmol / L , P<0.05] ;手术前后 APTF 及自体血回输前后血钠、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大量自体血回输存在导致高氯性酸中毒的趋势,也有可能导致血小板明显降低,在临床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时应注意避免其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输洗涤式自体血应用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心脏搭桥手术患者50例,均于术中使用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并比较术前及术后24 h患者炎症介质水平、携氧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γ-干扰素及白介素-6水平为(4.29±1.25)mg/L、(11.42±3.38)pg/ml、(67.85±21.22)pg/ml,低于术前的(9.96±2.37)mg/L、(15.57±3.36)pg/ml、(95.19±21.3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为(4.01±0.59)×1012/L、(138.47±26.82)×109/L、(109.48±20.15)g/L,低于术前的(4.65±0.73)×1012/L、(191.42±37.33)×109/L、(131.29±20.66)g/L,动脉血氧分压为(14.65±2.31)kPa,高于术前的(12.43±1.87)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术后血氧饱和度、酸碱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纤维蛋白原为(1.69±0.55)g/L,低于术前的(3.16±0.8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0例患者中出现1例血压下降,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回输洗涤式自体血不会引起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炎症应激反应,且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安全可靠,利于加快患者恢复。
简介:[ 摘要 ] 目的:分析患者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其自身红细胞功能形成的影响,探究其术中自体血液会输的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在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114 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 n=57 )行异体输血,讨论组患者( n=57 )行自体血液回输,对比两组患者红细胞功能。 结果:研究发现,讨论组患者输血学前 WBC 指标、 RBC 指标、 Hb 指标、 HcT 指标以及 PLT 指标与参照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讨论组患者输血后 WBC 指标、 RBC 指标、 Hb 指标、 HcT 指标以及 PLT 指标情况好于对照组,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发现,讨论组患者输血学前 RBC-C3bR 、 FEER 、 ATER 、 NTER 、 FEIR 与参照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讨论组患者红细胞 RBC-C3bR 、 FEER 、 ATER 、 NTER 、 FEIR 免疫状态情况好于对照组,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患者术中自体血液回输能够稳定患者自身红细胞功能,同时此种输血方法可以降低血液实际使用量,在不对患者凝血功能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凝血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术并且术中有输血的单胎产妇114例,根据术中输血血液来源不同将产妇分为自体组(57例)及异体组(57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检测并记录两组凝血标志物、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输血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两组P65 mRNA表达及P65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P<0.01),但自体组低于异体组(P<0.01);两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均出现明显升高,但自体组低于异体组(P<0.01);两组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均略高于术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自体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3/57),明显小于异体组的17.54%(10/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P=0.04)。结论剖宫产术中行自体血液回收处理并回输后对产妇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但相较于异体输血,自体血液回输更能有效降低产妇术后炎性反应,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亦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有利于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自体血回收回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录入中国心外科数据库(CCSR)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1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中使用自体血回收装置并回输(n=76);对照组术中未使用自体血回收装置并输注库存血(n=76),因术中被排除4例,实际对照组72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活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术后24 h引流量、库血输注量、肺功能、肾功能等参数,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输血量、输血相关不良反应、肺功能、肾功能改变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库血输注量减少,肺功能、肾功能等显著改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天的血液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未发生输血相关性发热、过敏反应等,而对照组出现严重发热反应3例、过敏反应1例。结论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自体血回收回输可明显减少异体血输注量和输血不良反应,肺功能、肾功能均得到更好保护,术后凝血及恢复情况与输注库存血患者无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胆道手术患者中使用胆汁回输和护理效果。 方法 : 选取 2019 年 8 月 -2020 年 3 月 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胆道手术患者 50 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25 例。 对参照组予以胆汁回输常规营养液回输和 常规 护理,对实验组予以胆汁回输和针对性护理 。计算 2 组胆道手术患者的白蛋白、总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气时间、 胃肠功能 恢复时间等。 结果: 实验组胆道手术患者的白蛋白、总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高于参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差异性显著( p < 0.05 );实验组胆道手术患者的排气时间、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 , 2 组数据有显著差异( p < 0.05 ) 。 结 论 : 在胆道手术患者中使用胆汁回输和护理,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结束时,应用改良密闭式回血方法以减少凝血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透析室接受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例,共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60例次,对其进行回顾性自身对照分析。其中改良密闭式回血法30例次,纳入试验组;其余密闭式回血法30例次,纳入对照组。观察无肝素血液透析结束时透析器凝血发生情况,对比密闭式回血时间、加压次数的差异。结果改良密闭式回血法的凝血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密闭式回血时间、加压次数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改良密闭式回血法可有效减少透析器凝血发生。
简介:【摘要】中医学认为便秘是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 难或 便而不畅的病证。骨科手术后因多种因素影响,易发生便秘。骨科手术后患者长期卧床,便秘发生率可达 80% 以上[ 1 ] 。骨科卧床患者的便秘大多属于功能性便秘,是由于生活规律改变、情绪抑郁、饮食因素、排便习惯不良、药物作用等因素所致 [ 2 ]。用力排便引起肛裂、痔疮等肛门疾病或出现深静脉血栓脱落、晕厥、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3 ] 。便秘已成为护理同仁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现将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便秘护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术中血液回收(IBS)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术中血液保护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1例,女50例;年龄27~64岁[(44.6±8.3)岁]。损伤节段:T11~L1 30例,T10~L1 45例,T11~L2 30例,L1~L3 6例。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37例应用ANH进行血液保护(A组),37例应用IBS进行血液保护(B组),37例应用ANH联合IBS进行血液保护(C组)。记录A组和C组放血前(T0)、放血后10 min(T1)、自体血回输前(T2)、回输血结束后30 min(T3)4个时相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B组于麻醉诱导后10 min(T0)、手术开始前(T1)、自体血回输前(T2)及回输血结束30 min后(T3)记录检测相同指标。比较三组术中失血量、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及输注率、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及输注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T0时,三组MAP、CV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A、C组MAP较B组降低(P<0.05);T2时,三组CVP较T0时降低(P<0.05)。T1和T2时,A、C组Hb、Hct较B组降低(P<0.05);T2和T3时,三组Hb、Hct较T0时降低(P<0.05)。T2和T3时,三组PT、AAPT较T0时延长(P<0.05),尚在正常范围内;T3时,A、C组PT、APTT低于B组(P<0.05)。三组术中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35.4±226.8)ml ∶(1 037.8±270.1)ml ∶(1 003.5±198.7)ml](P>0.05)。C组红细胞输注量为(275.0±95.7)ml,显著低于A组[(450.0±119.5)ml]和B组[(487.5±127.5)ml](P<0.05);三组红细胞输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7/37) ∶22%(8/37) ∶11%(4/37)](P>0.05);三组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233.3±60.6)ml ∶(282.9±81.0)ml ∶(216.7±76.4)ml]及输注率[14%(5/77) ∶19%(7/37) ∶8%(3/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感染发生率[5%(2/37) ∶8%(3/37) ∶8%(3/37)]及住院时间[(10.9±2.7)d ∶(12.0±3.1)d ∶(11.0±2.2)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而言,ANH联合IBS可以减少术中异体输血需求,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无不良影响,可以安全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1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给予改良前的穿刺术设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给予改良后的穿刺术设为改良组,各55例。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针眼渗血率及透析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改良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8.2%,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96.4%,改良组的穿刺成功率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改良组患者针眼渗血率为3.6%,对照组针眼渗血率为5.4%,改良组针眼渗血率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改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7%,对照组为41.8%,改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良组的透析效率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中采用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在保证穿刺成功率和透析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