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1月~ 2020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概率,并根据所得数据对脂肪液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体型肥胖者、营养不良者、术中使用电刀者、糖尿病患者和术后切口暴露时间过长者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概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非营养不良者、未使用电刀者、无糖尿病患者和切口暴露时间较短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致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主要有体型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电刀使用情况和切口暴露时间;在手术前应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在手术后应及时找出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进行对症处理,从而加快患者的切口愈合速度。

  • 标签: 外科 腹部手术 切口脂肪液化 原因 防治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择 2019 年 7-11 月在本院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 60 例患者作为实验样本,根据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30 例进行的是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组 30 例进行的是手术室护理干预,评比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 结果:干预组切口感染、出血、切口疝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出血、切口疝发生率,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腹部外科手术 手术室护理干预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并提出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 - 2018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行腹部切口手术治疗的 189 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对象范围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相关因素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189 例患者中,有 10 例患者发生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 岁、体质量指数> 23kg/m 2 、 ASA 分级Ⅲ级、手术时间> 120min 、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 7d ,是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结论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较多, 在临床护理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以有效降低患者 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收治时间在 2014年度 1月 -2019年度 1月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有无感染分为 2组,观察组 50例发生感染、对照组 50例未发生感染,分析引起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再实施预防对策。结果:观察组 IL-6( 168.23±2.64)pg/ml、 CRP指标( 8.12±1.03)mg/L高于对照组( 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 60岁、手术时间≥ 120min、 ASA分级Ⅲ级、非主刀医师缝合为影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后,再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 标签: 妇产科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调查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 200例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切口感染的 10例患者做为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 19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偏高、血红蛋白偏低、手术时间延长、围术期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口感染发生率 5%;结论,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术前完善准备工作,缩短手术时间,不断加强手术操作及用药规范等措施,提高医生及患者感染防控意识,重视围术期健康教育,是有效预防和降低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 标签: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讨论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之劳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与体会。 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 100 例为其提供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切口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程度。 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 10.1±1.3 ) d ,住院恢复时间( 16.3±2.4 ) d 显著优于对照组( 14.1±2.0 ) d 、( 20.2±3.7 )且总满意率 98.0% 显著高于对照组 88.0% ( p < 0.05 )。 结论 对腹部手术切口脂肪夜液化患者提供封闭式负压引流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可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对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腹部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护理干预 价值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预防性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进行改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FAP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改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术中游离全结直肠系膜,裸化直肠至肛提肌平面后闭合器离断直肠,置入保护套经直肠断端拉出全大肠;距离回盲部5 cm离断回肠,于回肠末端置入吻合器钉砧;外翻直肠处理远端直肠息肉;随后行端端吻合。收集并分析患者性别、身高、体重及病理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排便情况。结果4位患者均顺利完成改良NOSES术,行腹腔镜下无辅助切口全结肠加部分直肠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所有患者顺利康复,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大出血等术后重大并发症。无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距离肛门的距离与排便频率尤其是夜间排便频率有负相关趋向。结论本术式符合无菌无瘤原则,无较大手术后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较好。后期仍需进一步大规模研究证实手术效果。

  • 标签: 息肉 排便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排便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患者的及早康复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2例,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22例,在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微波照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81.82%),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波照射治疗手段,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能够及早痊愈。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患者的及早康复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2例,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22例,在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微波照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81.82%),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波照射治疗手段,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能够及早痊愈。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后的小切口手术对甲状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 162例来我院接受甲状腺瘤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切口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切口、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的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手术当中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具备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手术切口比较小,对患者的其他组织结构创伤比较小,住院时间也适当缩短,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并缓解患者的住院经济压力。

  • 标签: 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瘤 治疗效果 手术切口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腹内疝以后天性较为常见,多是由于手术后腹腔粘连或腹腔解剖结构改变所致,是临床并不罕见的术后并发症。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腹内疝术前诊断率低,延误治疗可造成肠管缺血和坏死,导致短肠综合征等灾难性后果,因此临床应重视腹部手术后腹内疝的预防。本文结合文献和笔者的经验介绍几种常见腹部胃肠道手术后腹内疝预防的措施和方法。

  • 标签: 疝,腹部 外科手术 吻合术,Roux-en-Y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对照组采用开放切口疝修补术,研究组应用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各5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22.8±4.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1.7±5.6)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手术当天VAS评分为(5.7±0.6)分,术后1、2、3 d的VAS评分为(4.7±0.7)分、(2.8±0.5)分、(1.2±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2/50),低于对照组的22.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07)。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可有效减轻腹壁切口疝患者的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恢复。

  • 标签: 疝,腹部 腹腔镜 疗效比较研究 切口疝 小切口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