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65例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32例)患者予以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SH评分与H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H评分与H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CAVs(收缩期血流速度)、MCAVsm(平均血流速度)、PI(搏动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MCAVs、MCAVsm、PIM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状态,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运用激光多普勒技术观察耳神门穴埋针24小时对脑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用50%FeCl_3化学诱导制造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耳针组采用锨针针刺耳神门,假针组将祛除针的锨针片胶布固定在神门穴上,药物组阿司匹林灌胃60mg/kg一次,利用经颅激光多普勒检测缺血区脑血流,24小时后采用行为学评分测定神经运动功能,TTC技术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50%FeCl_3贴敷后,脑血流迅速下降,20分钟下降至22%,脑血栓闭塞模型制作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针刺耳神门穴20分钟可显著提高脑血流量(174%),改善脑缺血后神经运动功能,减少脑梗死体积(28.3%),P〈0.01。阿司匹林和假针亦有效,假针效果最差。结论针刺耳神门穴治疗急性脑卒中,能迅速提高脑缺血后脑血流量,从而改善神经运动功能,减少梗死体积,效果优于药物和假针。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镜下脑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对脑血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内血肿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研究组采用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脑血流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分别为(45.86±4.31)mL、(67.32±30.14)min、(81.43±2.4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6.74±43.29)mL、(204.58±53.22)min、(69.61±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平均血流速度(Vmaen)、平均血流量(Qmean)分别为(54.93±4.22)cm/s、(51.42±3.84)mL/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18±6.73)cm/s、(30.76±3.27)m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镜下清除脑内血肿,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脑血流相关指标,提高手术总有效率,是一种创伤性低、安全性高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血塞通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供血不足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观察组91.49%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1%,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方案都没有产生明显不良反应,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具有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气清脑方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8例,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益气清脑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5.45%较对照组的79.55%高(P<0.05);观察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应用益气清脑方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流速度,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随机选择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200 例慢性脑部供血不足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病情得到一定改善,在 LVA 、 RVA 、 BA 血流速度上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长春西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CEUS评价不同时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HAE)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采用CEUS观察70只成功感染HAE的大鼠在接种后不同时期(9、28、50周)的血流灌注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接种9周时55个(55/70,78.57%)病灶表现为高回声,15个(15/70,21.43%)病灶表现为混合性回声,病理表现为乳白色单/多囊泡样结构。随接种时间的延长(28、50周),病灶最大径逐渐增大,病灶内部实性成分及钙化灶逐渐增多,部分病灶可出现液化坏死。镜下病灶周边纤维组织逐渐增厚,周边见微血管聚集区。接种9周时CEUS显示病灶呈环状强化及分隔样强化,28周及50周时呈环状强化或伴细线样强化及无强化。CEUS后病灶边缘增强带最大宽度与病灶最大径比值随接种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小(P=0.02)。结论接种后不同时期大鼠HAE病灶的超声征象渐趋复杂,坏死区及钙化灶增加,CEUS可显示不同时期病灶周边及内部的血流灌注特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头晕发生频率、头晕持续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头晕发生频率、头晕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供血不足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脑细胞及缓解脑血管痉挛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一年,统计两组患者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两组间差异显著,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后,对照组患者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为9.1%,实验组患者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为5.5%;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供血不足患者,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较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脑缺血事件发生,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增加,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1}。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纳入89例。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诊断为非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健康者168例作为平行对比。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脑血清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和非慢性脑供血不足者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未患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健康者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脾气暴躁、饮食的不规律、七情过激、年龄、劳逸失调等有关,治疗方式可选择在治疗此病的基础用药上联合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究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认知功能及脑血流量,并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MoCA检测评分为(16.5±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7±2.3)分(t=7.214,P〈0.05)。观察组脑深部白质、丘脑、枕叶、顶叶、颞叶、额叶的区域性脑血流(rCBF)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高龄、有脑白质疏松症、脑血流量异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Ⅱ级病变以上是脑供血不足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因CCCI长期缺血缺氧常使额叶、颞叶、深部白质受损,而易诱发认知功能障碍,且年龄、脑白质疏松症、脑血流量异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Ⅱ级病变是其独立风险因素,对CCCI患者诱发认知功能障碍可产生直接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用于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全面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患者的头晕发生次数及头晕持续时间。结果全面护理观察组的头晕发生次数及头晕持续时间均少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患者头晕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