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VT-O术式配合围手术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重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1月20例女性重度SUI患者按随机分配表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采用TVT-O术式配合围手术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B组10例单纯采用TVT-O术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愈率90%、显效率10%、无效率0。B组治愈70%、显效20%、无效10%。结论TVT-O术式配合围手术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重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就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纯TVT-O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早期行盆底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产后42天复查的产妇318例,所有产妇均进行电刺激疗法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产妇治疗前后各项主要参数的变化。结果产后早期行盆底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的有效率为100%。结论电刺激疗法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联合治疗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妇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讨类似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妇科门诊收治的6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症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服用补中益气丸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只服用补中益气丸,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5.5%,显效30.3%,有效15.2%,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治愈率为33.3%,显效21.2%,有效15.2%,总有效率为69.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补中益气丸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显著提高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频药物导入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54病例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进行疗效对照。两组病人一经确诊一周内开始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同时向患者作好情志、饮食及相关健康知识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便次、便质、排便间隔及排便费力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临床痊愈5例,显效9例,好转11例,无效2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1.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频药物导入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在便次,便质,伴随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单纯性生物反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指导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效果及优点。方法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治疗5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MMSsolar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系统,对照组给予单纯盆底肌训练,1疗程10天,每天2次,每次30min。通过尿垫试验,病史问卷,尿流动力学及盆底肌肉肌电测量评价效果。结果56例患者均完成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研究指标包括尿垫试验,病史问卷,盆底肌肉肌电测量值及尿动力学检查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尿失禁症状改善在第三至八天出现。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较传统的盆底肌锻炼更为有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能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对3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使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法国USB4)进行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2次/周,20~30min/次,10~15次为1个疗程,同时结合盆底肌肉训练,2次/d,15min/次。根据患者临床参数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后半年效果,36例患者治疗结束时,治愈25例(70%),有效8例(22.7%),无效0例(0%);治疗后半年治愈29例(80.5%),有效10例(27.7%),无效0例(0%)。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有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无痛,治愈率均较高的治疗方法,盆底肌锻炼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简介: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高血压史较长,且血压波动较大、脉压差增大,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1].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身体功能衰退、社会角色的改变,可出现多种心理反应,以焦虑抑郁最常见[2].针对老年人情绪的干预是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组成部分或是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的组成部分[3].近年有研究证明,生物反馈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性治疗手段[4].本研究观察了老年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的患者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心理干预,降压疗效及动态血压参数取得了较好疗效.
简介:目的从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的角度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脑电变化的特征。方法选取MCI患者19例,其中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10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患者9例。MCI患者经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体衰退量表(GD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Hachinski缺血指数(HI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脑电信号后行非线性分析并与10位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人(HE)行组间比较;同时,VCIND亚组与aMCI亚组行MCI组内比较。结果MCI组与HE组比较,脑电非线性参数关联维数(D2)、点关联维数(PD2)、复杂度(Cx)平均值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CI亚组与VCIND亚组比较,脑电非线性参数Cx平均值增高,李亚普诺夫指数(LE)平均值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电非线性分析能够较早客观判断脑功能的改变,对MCI的诊断及亚型的判定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脑电监测(AEEG)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9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HIE病例51例,均行AEEG监测,分析其临床特征并做近期随访研究。结果:HIE患儿EEG异常率为72.5名。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EEG异常率分别为40%、83.9%、100名,中度及重度HIE与轻度HIEL比较,EEG异常率有极显著性差异。EEG异常程度越重,患儿不良预后(死亡或遗留后遗症)的发生率越高。结论:AEEG能正确反映HIE患儿的脑功能状态,可作为HIE的分度及脑损伤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对于HIE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AEEG尤其适用于NICU中不宜搬动的危重患儿,可降低临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