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工”字型防足下护具在脑卒中患者预防足下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康复训练中使用的足下预防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足下垫方枕法,观察组则采用“工”字型防足下护具预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足下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伸肌痉挛、踝关节足趾屈、无背屈功能、背屈功能减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工”字型防足下护具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足下的发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ldquo 工&rdquo 字型防足下垂护具 脑卒中 足下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发病后,遗留各种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达到75%左右,而在各种功能障碍中,较为常见步行障碍。造成步行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即为足下,行走时,患者足尖向下,由于步行稳定性较差,导致增加跌倒风险,使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临床防治脑卒中患者足下时,除各种治疗措施外,康复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康复护理的良好开展,可最大限度的恢复其步行功能。针对脑卒中患者足下的康复护理,学者开展大量相关的研究,本研究即对其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足下垂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足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足下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予以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胫前肌肌力及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评分、胫前肌及腓肠肌外侧头积分肌电值(iEMG)。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足下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肌力,可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 康复训练 脑卒中 足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三维步态系统观察脑卒中后偏瘫足下患者的廓清策略。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足下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观察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最小足廓清(MTC)及其变异性,绘制摆动相足趾运动轨迹,并对脑卒中后偏瘫足下患者的步态参数与MT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偏瘫侧和非偏瘫侧的MTC分别为(12.01±3.36)mm和(22.38±5.51)m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6.94±3.0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偏瘫侧和非偏瘫侧的MTC变异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偏瘫侧的MTC和MTC变异性与组内非偏瘫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偏瘫侧的MTC与其步速、步长、摆动相百分比、最大伸髋角度、最大屈膝角度、最大踝背屈角度、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ROM)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足下患者廓清能力显著下降,步行稳定性降低,需要针对髋、膝、踝等多个因素进行干预,以减轻其廓清障碍程度。

  • 标签: 脑卒中 足下垂 三维步态 足廓清
  • 简介:摘要肌内效贴疗法一经问世,简便快速的治疗方式,快速稳定的治疗效果就令其得到广泛应用。脑卒中是困扰健康的重要疾病,因其不可逆性导致脑损伤后出现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尤为显著。卒中后出现的步态异常主要是足下和内翻,纠正这些异常状态是治疗的主要部分之一。本次临床观察主要是评价肌内效贴扎技术在纠正步态异常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有提升步速和改善步行姿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足下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足下患者,根据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各组别均28例患者,其中研究组均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均单纯行针刺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卒中足下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后足下垂 针刺 康复训练 临床疗效
  • 简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遗留有步行功能障碍.典型表现为“划圈步态”。主要是由于小腿前群肌(胫前肌)及外侧肌群(腓骨长短肌)激活不足,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导致足背伸困难。这种足背伸肌与跖屈肌间肌力的不平衡.使得患肢足下、内翻,足跟不能正常着地,同时由于髋、膝关节屈曲不充分,导致典型的代偿性“划圈步态”.严重影响患者步行、

  • 标签: 反复促通技术 脑卒中 足下垂 积分肌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足下患者开展康复治疗技术并研究分析其临床症状及疗效。方法:收治80例脑卒中足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9年8月-2023年8月,收治后,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展开分组,对照组40例采纳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采纳康复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其治疗效果。结果:康复治疗后,其中观察组的下肢功能恢复评分较高,治疗效果较优异,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经过此次康复治疗,可发现其下肢功能恢复较好,且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康复治疗技术 脑卒中后足下垂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FES的技术发展从单一通道发展到多通道,从皮肤表面电极刺激到人体植入式电极,从最初的单一电极刺激到肌电反馈刺激和微处理器驱动设备的广泛应用等,历经数十年,其应用发展已经日趋成熟。本文其主要对其电刺激技术原理及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足下垂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MED术后致足下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例MED术后致足下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7例患者腰腿痛及感觉麻木区域明显减轻或消失,足下表现经予营养神经及指导患肢功能锻炼3~6个月后恢复.结论:MED手术时术中对腰5神经根的牵拉损伤及各方面因素对腰5神经根的刺激是引起足下的关键.

  • 标签: MED 足下垂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 简介:报道防止足下支足用具的研制及使用方法。该用具由2块侧板及1根可伸缩杆连接而成。主要材料采用塑胶板、不锈钢管和棉质固定带。该支足用具同时实现保持患足功能位及固定作用。且具有设计合理,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及体位调节长度及方向,又便于收纳等优点,既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更利用医护人员对患足功能位的保持促进康复。

  • 标签: 卧床患者 足下垂 支足用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创伤并发足下患者在接受护理时选择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52例手术创伤并发足下患者的基本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有系统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单组内随机挑选26名患者,系统随机对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将术后康复护理应用其中,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状况,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当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并且实验组内患者的出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创伤并发足下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有助于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控制,将其应用于手术创伤并发足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可用价值。

  • 标签: 术后康复护理 手术创伤并发足下垂护理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联合站立床训练对脑卒中足下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足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站立床训练干预。采用同一关节角度计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测量踝关节背屈主动活动度(AROM)、被动活动度(PROM),采用简式Fugl-Meyer(FMA)量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踝关节运动、跟腱反射及步行能力进行评分,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康复护理 站立床训练 脑卒中 足下垂
  • 简介:摘要制作一种防足下垫,可调节长度,充分考虑到病人卧床时足跟与床尾的间距,病床床尾有无床挡;护士方便观察病人足趾末梢的颜色、温度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更有利于病人更换卧位,减少骶尾部压疮的发生。可调节防足下垫由支架和垫两部分组成,使用时置放于床尾,根据病人的身高相应调节长度,让足底与垫充分接触,防止脱节现象,又便于观察足底末梢循环,易于保暖,充分起到防止足下,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可调节 防足下垂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足下患者86例,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电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主动踝背屈活动度、Holden步行功能评分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症状,能促进患者卒中后尽快康复。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电针 康复训练 足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足下患者86例,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电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主动踝背屈活动度、Holden步行功能评分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症状,能促进患者卒中后尽快康复。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电针 康复训练 足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对比实验原理验证早期介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足下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并发足下患者纳入实验范围,筛选其中90例,为患者详细讲解实验目的后指导患者自行选择研究组(早期介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最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对比,观察数据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低,生活质量数据显高、日常生活能力显优,组间P值表明<0.05,统计学意义确切。结论:早期介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足下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整体疗效更佳,体现优质推广价值,建议临床科学应用。

  • 标签: 早期介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 现代康复训练治疗 脑卒中 足下垂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