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在脑卒中患者预防足下垂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康复训练中使用的足下垂预防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足下垫方枕法,观察组则采用“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预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足下垂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伸肌痉挛、踝关节足趾屈、无背屈功能、背屈功能减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发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三维步态系统观察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患者的廓清策略。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观察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最小足廓清(MTC)及其变异性,绘制摆动相足趾运动轨迹,并对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患者的步态参数与MT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偏瘫侧和非偏瘫侧的MTC分别为(12.01±3.36)mm和(22.38±5.51)m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6.94±3.0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偏瘫侧和非偏瘫侧的MTC变异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偏瘫侧的MTC和MTC变异性与组内非偏瘫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偏瘫侧的MTC与其步速、步长、摆动相百分比、最大伸髋角度、最大屈膝角度、最大踝背屈角度、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ROM)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患者廓清能力显著下降,步行稳定性降低,需要针对髋、膝、踝等多个因素进行干预,以减轻其廓清障碍程度。
简介:摘要肌内效贴疗法一经问世,简便快速的治疗方式,快速稳定的治疗效果就令其得到广泛应用。脑卒中是困扰健康的重要疾病,因其不可逆性导致脑损伤后出现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尤为显著。卒中后出现的步态异常主要是足下垂和内翻,纠正这些异常状态是治疗的主要部分之一。本次临床观察主要是评价肌内效贴扎技术在纠正步态异常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有提升步速和改善步行姿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创伤并发足下垂患者在接受护理时选择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52例手术创伤并发足下垂患者的基本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有系统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单组内随机挑选26名患者,系统随机对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将术后康复护理应用其中,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状况,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当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并且实验组内患者的出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创伤并发足下垂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有助于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控制,将其应用于手术创伤并发足下垂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可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联合站立床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站立床训练干预。采用同一关节角度计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测量踝关节背屈主动活动度(AROM)、被动活动度(PROM),采用简式Fugl-Meyer(FMA)量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踝关节运动、跟腱反射及步行能力进行评分,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对比实验原理验证早期介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并发足下垂患者纳入实验范围,筛选其中90例,为患者详细讲解实验目的后指导患者自行选择研究组(早期介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最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对比,观察数据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低,生活质量数据显高、日常生活能力显优,组间P值表明<0.05,统计学意义确切。结论:早期介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整体疗效更佳,体现优质推广价值,建议临床科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