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肉芽肿病(CGD)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于2009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的5例CGD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起病年龄16d至3.3岁。CGD患儿起病年龄早,可表现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及消化系统疾病、皮肤感染等,易出现分枝杆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病原感染。4例直接经基因确诊,1例中性粒细胞呼吸暴发试验阳性,后续基因检查再次证实。CGD患儿需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预防细菌和真菌感染。结论对于自幼反复出现严重肺部、淋巴结、肝脾、骨骼和皮肤细菌、真菌感染,有肉芽肿形成,接种卡介苗后出现感染或怀疑结核而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者,均应考虑到CGD,基因序列测定可以从分子水平明确诊断。CGD的常规治疗包括感染的预防、治疗及并发症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小叶性肉芽肿性炎的临床细胞学特征、细胞学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近5年先行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后经手术切除乳腺肿块,病理诊断为乳腺小叶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例共计23例。对23例小叶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细胞学涂片全部重新复查、分析。对每张涂片随机选择10个高倍视野,仔细观察细胞形态并分别计数各类炎性细胞所占百分比。结果23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19例诊断为乳腺小叶性肉芽肿性乳腺炎。2例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诊断为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各类炎性细胞所占百分比为中性白细胞60~80%、淋巴细胞15~35%、浆细胞0.5~1%、多核巨细胞1-2%、巨噬细胞3~5%;23例乳腺肿块经外科手术并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结果均为小叶性肉芽肿性乳腺炎,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2.6%。结论针吸细胞学诊断乳腺小叶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安全、经济、可行的方法,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术前诊断及治疗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M)分类诊疗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且资料完整的218例G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资料包括临床基础数据、影像学检查、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效果,并采用字2检验分析3种类型(难治型、肿块型和脓肿型)GM棒状杆菌阳性率及高泌乳素血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患者均为非哺乳期育龄妇女,年龄为(33.5±3.9)岁,于宝宝离乳后(3.6±1.6)年发病,其中63郾8%(139/218)患者有不同程度哺乳障碍史,97.2%(212/218)患者表现为乳房肿块.根据首诊临床表现分为肿块型41例、脓肿型126例和难治型51例.有96例患者可取得脓液标本,其中脓肿型GM61例,难治型GM35例;脓肿型和难治型GM相比,棒状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6/61)比8.6(3/35),X^2=0.025,P=0.900].3种类型GM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80,P〈0.001),其中,难治型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发生率比肿块型和脓肿型患者高[58.8%(30/51)分别比17.1%(7/41)和27.0%(34/126),X^2=16.487、15.944,P均〈0.017].类固醇激素在GM的治疗中占95.9%(209/218).21.1%(46/218)患者采用了抗生素及抗分支杆菌药物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中位随访时间15.8个月(6.0-32.0个月),所有患者的总复发率为11.0%(24/218),其中,肿块型复发率最低,为2.4%(1/41).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因不明,类固醇激素为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部分患者对抗生素或抗分支杆菌药物治疗有效.肿块型患者治疗效果最佳.
简介:摘要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NGV)原名韦格纳氏肉芽肿(WG),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上、下呼吸道和肾脏,还可累及耳、眼、关节、皮肤,亦可侵犯心脏、神经系统等1。该病属于罕见病,西医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中医治疗报道罕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大切除手术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4例GLM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WE组(扩大切除术)与EX组(单纯切除术),每组47例,在常规药物短程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开展相应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与复发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WE组有46例痊愈,治疗有效率为97.87%,6例愈后复发,复发率为13.04%,EX组有36例痊愈,16例愈后复发,复发率为44.44%,WE组治疗有效率与复发率均明显优于E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GLM效果更加,复发率更低,整体效果优于单纯切除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鉴别与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导管周围乳腺炎(PDM)和肉芽肿性乳腺炎(G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导管周围乳腺炎2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9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认,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病理诊断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者的差异,并分别进行治疗与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患者经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导管周围乳腺炎的患者病理诊断以乳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的特点为主要表现,而肉芽肿性乳腺炎则多以小叶为中心,叶内合并多种炎细胞浸润的特征为主要表现病变。两种不同类型的患者经临床处理均痊愈,无1例进行乳房全切。结论对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患者要以病理诊断为鉴别依据,并给予合适的处理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acidphotodynamictherapy,ALA-PDT)对体外培养的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的杀伤效应。方法将临床Majocchi肉芽肿患者皮损分离培养出的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活化后制备菌悬液,与5mmol/LALA共孵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原卟啉PpⅨ(ProtoporphyrinⅨ,PpⅨ)产生情况。实验分对照组、单药组、单光组和ALA-PDT组。对照组无处理。ALA-PDT组断发毛癣菌与5mmol/LALA共孵育6h后,采用功率密度为40mW/cm^2的633nm红光以不同能量密度(50、100、150、175、200J/cm^2)照射。单药组断发毛癣菌与5mmol/LALA共孵育6h,不照光。单光组无ALA共孵育,只给予200J/cm^2红光照射。通过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及菌浓度评估ALA-PDT对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砖红色荧光物质PpⅨ产生,当照光能量密度为175、200J/cm^2时,照片显示菌落生长明显受限,数量减少,菌浓度计数分别为(0.53±0.058)×10^5CFU/mL、(0.13±0.057)×10^5CFU/mL,明显低于对照组、单药组、单光组及其他低能量密度ALA-PDT组(P〈0.05)。结论ALA-PDT对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有明确的杀伤效应,可为临床ALA-PDT治疗皮肤癣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