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胸内孤立性纤维瘤影像表现,发现其相对特征性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完整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胸内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胸部X线片和CT表现,并结合文献资料加以总结。结果6例胸内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其中良性5例,恶性1例;位于右侧胸腔3例,位于左上纵隔1例,位于左侧胸腔2例。术前影像诊断正确2例,误诊为左上纵隔胸腺瘤1例,误诊为周围型支气管肺癌3例。其相对特征性CT表现为胸腔内边缘光整的单发肿块;邻近肺组织受压;增强扫描见肿块内增强血管影;肿块与胸膜相连的“蒂”征或肿块与胸膜广基相连;不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征象。结论胸内孤立性纤维瘤有着相对特征性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术前正确诊断还是可能的。
简介: 我是踏着这些人用脊梁搭成的阶梯挤进文帮的.按理说我不应该与文学结缘. 我出生于农民之家,1958年我父亲招工到了和田,我与母亲和兄妹坚守家园,等着父亲从新疆发财回家.……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胃-食管预制机器人胸内手工分层吻合(PRILA)的技术特点。方法术前活检确诊为食管癌并愿意接受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RAMIE)的患者为本研究纳入对象。胃食管吻合前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以胸骨角为标志在体外完成管状胃的预制;吻合前采用冷造口的方法在胃前壁造口;采取保护性胃包裹及传动法拖曳管状胃进入胸腔的方式;采用腔内阻断的方法夹闭食管近端,以减少吻合时食管端出血。术后每半年随访一次以追踪患者转归。结果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12名食管癌患者采用PRILA术式顺利完成了肿瘤切除及消化道重建,均未发生中转开胸。所有患者取得R0切除,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9天,出院时所有患者可耐受半流质饮食,术后随访1年均未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胃-食管PRILA在食管癌的外科治疗中安全可行。该术式通过对食管及管状胃的预处理,为术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术野,保证了手术的流畅性和分层吻合的精确性。该方法为胸外科医师应对胃-食管胸内吻合的挑战提供了一条新策略。
简介:本文作者郑建军已于2002年5月27日抵达狮泉河(阿里地委所在地),在神山圣湖(岗仁波齐山、玛旁雍错)转了一圈,并为越野者的朋友们祈福。预计4-5天至叶城(新疆),值得我们骄傲的姐妹,让我们一起给她加油吧!!!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三管法与传统三管法在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瘘时的临床效果,为食管癌术后胸内瘘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传统三管法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瘘为传统组,以改良三管法为改良组,以上消化道造影时造影剂无外溢及患者能正常进食作为治愈标准。通过收集不同时间段在我院采用两种治疗方法的食管癌胸内瘘患者的相关资料(传统组为2008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例患者;改良组为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病因等因素)、治愈时间等方面指标,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瘘方面的优劣。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吻合口瘘位置、发病时期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愈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改良组治愈时间为(38.08±11.97)天,明显优于传统组的(95.60±7.79)天。结论相对于传统三管法,改良三管法治疗食管癌术后胸腔内瘘患者时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胸内结节变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呼吸内科应用胸腔镜取胸腔内淋巴结活组织、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支气管针吸活组织、支气管取肺组织、支气管镜取支气管黏膜、浅表淋巴结、皮肤结节等方法确诊病例40例,归纳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血钙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值的变化。结果肺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并无特异性,有些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较典型,同时血生化指标升高,胸腔镜或支气管镜肺活检等检查能确诊。结论结节病诊断是一种排他性诊断,需详细的询问病史,仔细分析影像特征,临床高度怀疑结节病时早期进行活检是确诊的依据,血钙、ACE等升高对肺结节病诊治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