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胫神经肌支切断术(SMTN)在痉挛性马蹄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本院2023.06-2024.06期间20例痉挛性马蹄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SMTN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分析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疗效评估中,优12(60.00%)例、良8(40.00%)例。20例马蹄足痉挛、13例足内翻得到完全矫正,85.00%的踝阵挛、90.00%的 Babinski 征阳性得到显著改善。术后患儿肌力、行走能力恢复良好。结论:SMTN可有效解除马蹄足痉挛,纠正患儿足部畸形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胫神经肌支切断术(SMTN)在痉挛性马蹄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本院2023.06-2024.06期间20例痉挛性马蹄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SMTN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分析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疗效评估中,优12(60.00%)例、良8(40.00%)例。20例马蹄足痉挛、13例足内翻得到完全矫正,85.00%的踝阵挛、90.00%的 Babinski 征阳性得到显著改善。术后患儿肌力、行走能力恢复良好。结论:SMTN可有效解除马蹄足痉挛,纠正患儿足部畸形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治疗足痉挛畸形的方法,即显微镜下选择性胫神经肌支神经束切断术。方法:该手术通过显微镜的引导下,有选择地切断胫神经肌支神经束,从而达到矫正足痉挛畸形的目的。为了评估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对一组20名患有 足痉挛畸形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并进行了术后随访观察。结果:显微镜下选择性胫神经肌支神经束切断术在矫治足痉挛畸形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术后观察发现,在手术后的一定时间内,患者的足部痉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步态得到了改善。此外,术后并未观察到明显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显微镜下选择性胫神经肌支神经束切断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足痉挛畸形的方法。然而,由于样本量较小且随访时间有限,进一步研究仍然是必要的,以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简介:目的:目前较为流行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儿童脑瘫的手术中,选择低阈值的神经亚束进行切断是手术的关键。但手术中发现神经后根亚束阈值变化很大、为更好理解这一方法的理论根据和解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我们用狗为实验动物模型进行去大脑、慢性脊髓化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riveposteriorrhizotomy,SPR),前后神经后根兴奋性和肢体肌肉反应级别变化的研究。方法:将动物分成三组,分别进行SPR手术,进行脊神经后根亚束阈值的测定,并对阈值的两倍刺激效应和阈下刺激的时间空间总和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在去大脑操作中短时间内阈值有大范围波动,部分脊神经后根切断后其阈值变化于5~10min内可达其基值的10倍左右。30s内用阈值量恒定的电流刺激后根,同侧下肢肌肉反应级别差异较大。另外,两倍阈值量刺激常使肌肉病理级别反应增加,这在对照组也有表现。邻近神经后根阈下刺激的时间,空间总和效应使对照组刺激阈电流变小,而肌肉反应级别并未变化。结论:这一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广泛应用的SPR手术神经后根阈电流的不稳定因素来自脊髓本身,临床应用的阈值往往超过实际阈值,两倍阈电流刺激使病理反应级别增加。因此SPR手术判断神经阈值的电生理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简介:目的观察并比较脑瘫患者实施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和神经根部分切断并逆行交叉吻合术(SPA)的疗效。方法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和解放军第88医院全军骨科中心自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手术治疗96例脑瘫患者,其中47例患者行双侧L3~S1SPR,49例患者行SPA。术后2周、1年测定患者下肢肌张力以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周行2种术式的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的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行2种术式的患者肌张力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施SPA患者运动功能改善优于SP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SPA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较好,短期内治疗效果不明显,而长期随访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FSPR手术联合矫形术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次随机抽取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均采用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functionality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FSPR)辅以足部矫形术(FSPR组,n=32),并随机抽取既往2年28例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的传统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n=28),疗效参照马若飞标准评定。结果经90d治疗,FSPR组半年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半年总有效率为71.4%,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腰骶部FSPR联合足部矫形对脑瘫足的疗效持久,较其他传统方法为优。
简介:目的:总结11例脑瘫病人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显微手术显露L2~S1脊神经根。应用隔离电刺激仪来确定需切断的脊神经根,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结果:11例病人术后均取得良好疗效,痉挛解除,肌张力降低,步态改善,对感觉功能影响小。9例病人经2年以上随访疗效明显,2例病人失访。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疗效较好,其优点具有解除肢体痉挛.不影响运动和感觉功能,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SDR)联合多模式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SC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青岛大学上海临床医学院上海德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单椎板入路的SDR联合术中肌电监测、显微神经外科等微创、精准的多模式技术治疗的31例SCP患者,所有患者术后接受规律的物理治疗。评估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徒手肌力检查(MMT)分级、改良Ashworth分级(MAS)、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评分、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3、6个月患者的MMT分级增加,MAS分级降低,GMFM-88评分增加,BBS评分增加,FIM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的MMT分级增加,MAS分级降低,GMFM-88评分增加,FIM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的MAS分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下肢一过性肌无力、感觉麻木。结论SDR联合微创、精准的多模式技术是治疗SCP有效、安全的外科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采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出血量低,无患者死亡,住院时间6~13天,平均住院时间(9.25±2.17)天,术后随访切口愈合良好;1例患者术后溃疡复发,经治疗后康复。结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较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48例.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胃酸下降情况及胃排空和溃疡复发情况,并按Visick标准进行分级.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12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9年,术后3年基础酸排出量(BAO)、最高酸排出量(MAO)、高峰酸排出量(PAO)仍保持术后低水平.Visick分级,Ⅰ级102例(810%),Ⅱ级15例(119%),Ⅲ级5例(40%),Ⅳ级4例(32%).有2例患者溃疡复发(16%).结论改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