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胆道(hemobilia)系因创伤、结石、感染、肿瘤、血管疾病或其他因素致使肝内、肝外血管与胆道、胆囊相通.血液经胆道入十二指肠。临床表现以周期性胆绞痛、上消化道出、黄疸三大症状为其特点。

  • 标签: 胆道出血 临床特点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胆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根据不同的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提高胆道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胆道出血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因创伤、结石、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胆道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20例由于因创伤、结石、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胆道的入院患者,对其施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采取肝动脉结扎术、肝叶、段切除,分析临床手术资料,结果经手术治疗患者均康复出院,降低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术后伤口无感染迹象,临床无并发症出现,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通过肝动脉结扎术、肝叶、段切除的方法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加重,及时挽救胆道患者的生命,手术治疗降低了胆道的死亡率,临床手术效果良好,回访患者效果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胆道出血 手术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道手术后胆道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00年7月份到2013年7月份的20例胆道手术后胆道患者为对象。临床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胆道手术后胆道的原因包括了胆道蛔虫病合并感染、胆道结石合并感染、术后肝硬化门脉高压以及外伤感染。治疗结果显示17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治疗后复发,1例患者死亡。结论胆道术后胆道的原因主要为感染以及外伤,临床医师需要结合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从而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胆道手术 胆道出血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进行胆道手术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的统计,分析并探讨胆道术后出血的临床症状以及处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胆道手术后胆道的患者78例,对这78例患者的出血部位和出血处理方法进行统计,手术结束后对患者住院康复期间的出血情况详细了解并记录,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1-5年的随访调查。结果在本研究中的78名研究对象均在手术中成功止血,在术后的住院期间仅有一例再次发生大出血而死亡,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并且在随访时间里无出血情况发生。结论在胆道手术时患者发生大出血情况时应快速定位出血部位并迅速的依据不同出血部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止血,确保出血部位在最短的时间内止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胆道手术 胆道出血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胆道(hemobilia)系因创伤、结石感染、肿瘤、血管疾病或其他因素致使肝内、肝外血管与胆道、胆囊相通,血液经胆道入十二指肠,谓胆道。目的讨论胆道全科诊疗心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本病应与溃疡病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胃癌出血相鉴别。

  • 标签: 胆道出血全科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胆道外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变化,如病人出现呕血、便血或引流管有血性液体流出,每小时达100ml,连续3小时,且血压进行性下降,提示有活动性出血;意识状态的观察,病人若出现意识不清、烦躁、淡漠,甚至昏迷,提示休克;腹部体征的观察,如病人出现腹痛加剧,并扩散为全腹疼痛,出现腹肌紧张、反跳痛,提示病情加重。

  • 标签: 胆道出血 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道出血发生原因及病情转归,总结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17例急性胆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中,12例治愈(占70.59%),5例死亡(占29.41%)。结论急性胆道的病因以胆道感染继发出血较多,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 标签: 胆道出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胆道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创伤性胆道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血原因、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保守治疗、肝动脉栓塞及手术治疗有29例治愈,其中1例行肝动脉结扎术,术后因肝衰死亡。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可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其次为手术治疗,病情轻微者可试行保守治疗。

  • 标签: 创伤性 胆道出血 出血原因 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取石术后再发胆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1年~2010年收治胆道取石术后大出血16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3例,再手术治疗3例。结果16例术后大出血中,多次胆道手术11例(68.75%);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者2例(12.5%);治愈14例;死亡2例,死于循环衰竭,肝功衰竭及并发DIC。结论胆道取石术后大出血,经奥曲肽等综合治疗后止血率高。

  • 标签: 奥曲肽 胆道取石 术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患者胆道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探究分析外科治疗胆道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2年-2013年间入院治疗胆道病例200名,依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100例,研究组专门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医治,辅以药物控制。经过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进行治疗后没有出血的现象发生,后期也没有并发症的出现,而观察组使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效果不大,不能对胆道感染和休克有效的控制,治疗后仍出现胆道反复出血现象。研究组胆道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为98.32%,明显比对照组的55.6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胆道的具体原因以及出血的位置进行详细的调查,使用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法去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胆道的症状,而且能有效地减少后期反复出血的症状。

  • 标签: 外科治疗 胆道出血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从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中检索胆道的患者的资料,抽取了12例胆道的患者病例分析研究。结果:本组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7例,12例均成功止血,未发生任何死亡事件。结论:胆道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胆道出血 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非医源性胆道在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10年12月~2015年3月对26例经内镜证实的非医源性胆道,根据出血原因及症状严重程度分别采取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ENBD)、胆道支架置入术和胆道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进行治疗。结果26例中胆道结石15例,胆道感染8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内镜下可见十二指肠乳头新鲜出血18例,8例在胆管内取出血凝块。26例均行内镜下治疗,其中15例行ENBD,8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3例行RFA。术后出血停止,胆道引流通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非医源性胆道可经内镜治疗,内镜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解除胆道梗阻,同时可以进行止血治疗。

  • 标签: 胆道出血 内镜 胰胆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PTBD)术后胆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3例PTBD术后胆道患者的病例资料,对首次出血时间、出血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例患者首次出血时间1-2天,胆道造影提示肿瘤组织出血,经保守治愈。15例疑似血管损伤患者首次出血时间6.9±2.7天,均行胆道造影、针道造影或血管造影检查。其中,肝动脉分支出血10例,均行动脉栓塞一期治愈9例,1例术后再出血并肝左叶脓肿形成。2例门静脉出血及3例出血部位不明患者经调整引流管,保守治愈。余5例患者胆道考虑与瘤组织出血及凝血障碍有关,首次出血时间40天-11月,3例经胆道支架置入、PTBD或ERCP治愈,2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PTBD术后胆道首次出血时间与出血原因相关,选择合理的介入造影不仅可明确出血部位,亦可施行有效治疗。

  • 标签: 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胆道出血,介入放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凝血酶治疗胆道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寻求最佳护理方案,促进患者康复,杜绝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本院2009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8例凝血酶治疗胆道患者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回顾总结并作分析。结果7例患者经T管冲洗后凝血酶灌注治疗痊愈,另1例为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患者,经冲洗灌注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在治疗胆道患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护理工作是促进疾病痊愈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凝血酶 胆道出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胆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胆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监护与住院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监护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手段,缩短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有一定推广意义。

  • 标签: 恶性梗阻性黄疸 接入治疗 弹道出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