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建立规范统一的IM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4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并符合IM诊断的180例病例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IM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IM临床上常见8个中医证型,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类肝(胆)胃郁热证>类脾胃湿热证>类虚实夹杂证>类胃阴不足证>类脾胃虚弱证>类胃络瘀血证>类肝胃不和证>类肝郁脾虚证。结论通过因子分析法初步揭示了IM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可为中医规范化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简介:摘要萎缩性胃炎(Atrophicgastritis,AG)与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AG和IM的发病率因国家而异,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结果也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AG是IM的前期病变,但是AG和IM的病因并不总是相同。AG和IM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是不同的。而且,AG和IM的治疗策略还没有建立。现在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AG和IM的主要原因。因此,根除HP可以预防胃癌的进展,而胃癌在癌症中占据着很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因此,加深对AG和IM的理解以及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一些胃癌高发的地区。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香苏散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集的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病例50例,将香苏散作为基本方,证像结合论治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治疗1至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86.00%,其中复查胃镜21例,胃镜提示好转18例,好转率85.71%。结论加味香苏散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具有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香苏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6月收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将香苏散作为基本方,证像结合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予胃复春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至2个疗程后。分别从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指标以及疗效标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组减少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香苏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四君子汤加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60例CAG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服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30例针灸上、中、下脘及足三里并服四君子汤加味,28天一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后,复查胃镜并取组织活检,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