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多方面来说明胃肠肿瘤的易患因素,并对营养与胃肠肿瘤关系进行了综述,初步分析了营养支持对恶性肿瘤的意义,提出了胃肠肿瘤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期营养的重要性。

  • 标签: 营养 胃肠道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肿瘤临床特点。方法收集GIST患者23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3例患者手术切除率100%,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成功获得随访19例,随访率82.6%,随访时间1~2年,随访的19例患者中有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均存活至今。结论GIST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多见于胃,其次为小肠,外科手术时主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中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及超声诊断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均表现为有包膜,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质或不均质的实质性肿块,血供丰富。结论超声检查对胃肠间质瘤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肠道 间质瘤 超声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诊断胃肠间质瘤的方法以及有效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4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诊断并采用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出腹部胀痛、不适,采用MRI和CT作为重要影像学帮助检查,通过手术治疗之后,免疫组化检测CD34和CD117呈阳性率分别为55.6%和92.5%,手术治疗后一、三、五年内存活率分别是93.7%、84.8%、77.7%。结论胃肠间质瘤在临床表现上没有特异性症状,因此进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难度,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切除,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癌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胃肠间质瘤是一种胃肠非上皮性肿瘤,来源于胃肠间质干细胞。胃肠间质瘤病人症状没有特异性,且无特异的肿瘤学标志或实验室检查方法,故术前诊断率低。病理诊断定性主要依靠CD117阳性和(或)CD34阳性,前者比后者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研究结果显示DOG-1、PKC可作为诊断GIST的高敏感性、特异性指标,特别对诊断KIT阴性表达的GIST是一重要补充,联合KIT检测能有效提高GIST的诊断率。分子靶向治疗将成为今后治疗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因此对于胃肠间质瘤肿瘤学标志等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标签: 胃肠道 间质瘤 诊疗
  • 简介:目的概述胃肠影像学的检查选择.方法从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方面概述胃肠影像学的选择.结果各种胃肠检查手段各具特色,应该根据病人情况、医疗条件及临床需求做出相应的选择.结论根据具体情况作者选择可以提供更安全、有效、准确、快捷的检查方法,为临床对于治疗方案抉择、外科医生术前分期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影像学检查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胃肠急性穿孔的X线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并诊断。结论X线检查发现气腹是诊断本症的重要征象,但非直接征象。发现气腹后首先应排除非胃肠穿孔所致之气腹。气腹只能诊断胃肠穿孔,不能定位。有不少病例穿孔后无气腹,故X线检查未见气腹不能排除胃肠穿孔。

  • 标签: 胃肠道急性穿孔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所谓急腹症是以剧烈的腹痛急性发作为其首要特征的,需要急诊、内科或外科治疗的一组临床综合症。这种临床综合症病情危重,并且恶化速度极快,及时正确地诊断、治疗可以极大地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急腹症患者的体格检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不具有特异性。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X线平片在急腹症的诊断当中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辅助诊断的作用,以至于许多临床老医生对其依赖性比较大。但是X线平片自然对比性不足,在检查急腹症方面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近年来,随着螺旋CT的应用普及,极大地改善了急腹症的有效诊断。螺旋CT辅助诊断方式具有密度分辨率较高、可以自由设定断面成像、扫描速度较快等优点。在实践中经证明,除了少数的疾病引起的急腹症以外,螺旋CT已发展为确定急腹症病人的首选的检查方法。本文就以实例来说明急腹症胃肠造影配合CT检查观察以快速确诊的具体方法及相关问题。

  • 标签: 急腹症 胃肠道造影 CT 腹痛 腹疼 医院 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胃肠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自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肠脂肪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为肠腔内肿物,起源于粘膜下层,2例位于胃,起于粘膜下,2例位于升结肠,起源于浆膜下层。结论胃肠脂肪瘤影像学上多表现为肿块柔软、高信号和桥形粘膜等,术前行CT、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胃肠道 脂肪瘤 MRI CT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下高频圈套电凝电切术及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大肠息肉应用钛夹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在电子胃肠镜中及病理证实消化道息肉后,内镜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息肉切除术。结果对60例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胃大肠息肉后,这些患者的息肉都被全部切除,而且没有发生特别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及氩气治疗消化道息肉简单易行、安全系数高、适应范围比较广、痛苦小而且费用比较低,成为目前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高频电凝切,氩离子凝固术,钛夹,胃大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肠内营养(EN)支持组、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组及对照组。结果术后患者肛门排气的恢复时间对照组、EN组及TNP组分别为(80.3±19.5)h、(55.7±10.2)h和(73.6±22.1)h,EN及TNP组肛门排气的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EN组及TN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33.3%,均较对照组(50.0%)显著降低(P均<0.05);术后住院天数也较对照组有所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胃肠肿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天数,节省患者的治疗成本。

  • 标签: 胃肠道肿瘤患者 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仪陇县人民医院2001年1月----2013年1月2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以腹部不适或者腹痛为主要表现的8例,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5例,腹痛伴出血4例,贫血3例,病程1月-----5年。诊断方式剖腹探查18例,腹腔镜探查2例。手术方式胃部分切除12例,全胃切除1例,小肠部分切除7例。结论GITS是消化道最多见的间叶肿瘤,手术切除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胃瘫是腹部术后相对少见的近期并发症,由禁食禁饮、麻醉、体力耗损、疼痛、活动受限等因素诱发,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胃吻合口水肿或肠输出袢机械性梗阻。本文介绍了胃瘫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重点论述了胃瘫的预防和护理,旨在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胃瘫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捏脊对新生儿体重增长、吃奶量增加,大小便次数改变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6月对51名新生儿分别进行捏脊与不捏脊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进行捏脊的新生儿较不进行捏脊新生儿体重增长快,吃奶量增加,大小便次数增多。

  • 标签: 捏脊 新生儿 胃肠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消化道金属异物所致的胃肠穿孔会引发多种复杂的病理改变。时至今日,外科教科书中尚未见到有关论述。如何妥善处理金属异物所致胃肠穿孔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方法通过对21例金属异物所致胃肠穿孔的治疗,根据其穿孔部位和性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21例全部治愈。

  • 标签: 胃肠道金属异物 穿孔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随访6—36个月,无瘤生存者8例,高度恶性者5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8个月、11个月、13个月、16个月死亡,另有3例于术后复发未继续治疗。结论胃肠间质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无法切除及术后复发的病例可联合伊马替林治疗。

  • 标签: